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1637087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征为度辽将军。先是羌虏数出攻钞张掖、云中诸郡,百姓屡被其害。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延熹二年,迁河南尹。时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司隶校尉应奉上疏理膺曰: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窃见李膺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膺著威幽、并,今三垂蠢动,王旅未振。乞原膺,以备不虞。书奏,乃免其刑。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乃遣出之。及遭党事,帝怒,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惧,请帝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后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之?乃诣诏狱。考死。时侍御史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

(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
B.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
C.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
D.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青州刺史”和“迁客骚人”(《岳阳楼记》)两句中的“迁”字含义不同。
B.“其见慕如此”和“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个“见”字含义不同。
C.“司隶何愆”和“匪我愆期”(《诗经·氓》)两句中的“愆”字含义相同。
D.“去将安之”和“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两句中的“安”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膺严厉明察,做官疾恶如仇,发现违法犯纪者严惩不贷,当他将担任青州刺史时,那些贪官污吏一听到消息就吓得心惊胆战、弃官而去。
B.鲜卑、羌虏最初肆意进犯,劫掠汉朝百姓,但听到李膺将镇守边境的消息后,无不震惊恐慌,立刻就归服了朝廷,把抓走的人全都送了回来。
C.张朔被处死,其兄长张让在皇帝面前诉冤,皇帝就召李膺入宫予以责备,但听了李膺的辩解后,认为他说的有理,说他无罪,放他出了宫。
D.李膺等人被抓进黄门北寺狱之后,在受审时供出许多宦官子弟,宦官们因此感到害怕,就请求皇帝大赦天下,于是李膺被放回了老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见李膺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
(2)膺免归乡里。后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诏攀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帝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夸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不忘须臾。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天下幸甚。”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耶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成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耶。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持节,与大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遮。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建武十一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之/
B.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C.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成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D.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因汉代常用公家车马接迸应举的人,后也指举人进京应试。
B.“社稷”原指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代指国家。
C.“元年”特指古代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现指政体改变或政府组织上的大变革的第一年。
D.“持节”本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为凭证,后泛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谯玄德才兼备,多次受到举荐。他两次因出现日食被举荐,都被朝廷授职为议郎;元始四年,他又被举荐,与王恽观民风,行赏罚。
B.谯玄敢于劝谏,为国尽职尽责。面对皇后专宠、皇子多夭的情况,他上书劝谏皇上以天下为重;面对多次灾异,他总是直陈灾异变化。
C.谯玄忠于汉室,不屈从于逆臣。王莽专权,他弃使者车,改名变姓,归家隐居;公孙述让太守亲自去劝他出来做官,他宁死也不从。
D.谯玄崇尚学业,重视诸子教育。他年少时喜好学习,熟悉《易经》和《春秋》;乱世中人都废弃学业,唯独他教育诸于要勤读经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
(2)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
2018-03-10更新 | 7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众字仲师。年十二,从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学,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知名于世。建武中,皇太子及山阳王荆,因虎贲中郎将梁松以缣帛聘请众,欲为通义,引籍出入殿中。众谓松曰:“太子储君,无外交之义,汉有旧防,蕃王不宜私通宾客。”遂辞不受。松复风众以“长者意,不可逆”。众曰:“犯禁触罪,不如守正而死。”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八年,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欲胁服众。众拔刀自誓,单于恐而止,乃更发使随众还京师。朝议复欲遣使报之,众上疏谏曰:“臣伏闻北单于所以要致汉使者,欲以离南单于之众,坚三十六国之心也。又当扬汉和亲,夸示邻敌,令西域欲归化者局促狐疑,怀土之人绝望中国耳。汉使既到,便偃蹇自信。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驳议者不敢复言。如是,南庭动摇,乌桓有离心矣。南单于久居汉地,具知形势,万分离析,旋为边害。今幸有度辽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帝不从,复遣众。众因上言:“臣前奉使不为匈奴拜,单于恚恨,故遣兵围臣。今复衔命,必见陵折。臣诚不忍持大汉节对毡裘独拜。如令匈奴遂能服臣,将有损大汉之强。”帝不听,众不得已,既行,在路连上书固争之。诏切责众,追还系廷尉,会赦归家。其后帝见匈奴来者,问众与单于争礼之状,皆言匈奴中传众意气壮勇,虽苏武不过。乃复召众为军司马,使与虎贲中郎将马廖击车师。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会匈奴胁车师围戊已校尉众发兵救之迁武威太守谨修边备虏不敢犯。建初六年,代邓彪为大司农。是时肃宗议复盐铁官,众谏以为不可。诏数切责,至被奏劾,众执之不移。八年,卒官。

(节选自《后汉书•郑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会匈奴胁车师/围戊己校尉/众发兵救之/迁武威太守/谨修边备虏/不敢犯
B.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会/匈奴胁车师/围戊己校尉/众发兵救之/迁武威太守/谨修边备虏/不敢犯
C.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会匈奴胁车师/围戊己校尉/众发兵救之/迁武威太守/谨修边备/虏不敢犯
D.至敦煌拜为中郎将/使护西域/会/匈奴胁车师/围戊己校尉/众发兵救之/迁武威太守/谨修边备/虏不敢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统历》,由西汉刘歆整理而成,是中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对后世历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B.蕃王,文中应为“藩王”,指中国古代皇室中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
C.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分支。
D.和亲,指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如汉元帝将王昭君嫁到南匈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众治学广博,才名远近传扬。他自幼刻苦学习,对历史、历法、儒学都有研究,名声早已传入宫内。
B.郑众为人刚正,处事坚持原则。他恪守政治规矩,谢绝太子的聘请;他不惧皇帝威严,敢提不同意见。
C.郑众威武不屈,誓死维护国格。他出使北匈奴,单于让他下拜,他毫不屈服,匈奴有人拿他与苏武作比。
D.郑众具有远见,洞察敌方阴谋。他认为北匈奴请求交好不怀好意,推脱了皇帝派他再次出使的诏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欲胁服众。
(2)今复衔命,必见陵折。臣诚不忍持大汉节对毡裘独拜。
2021-04-11更新 | 1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少有志操,介特。习《鲁诗》,师博士许晃。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太守刘咸强召之,业乃载病诣门。咸怒,出教曰:“贤者不避害,譬犹彀驽射市,薄命者先死。闻业名称,故欲与之为治,而反托疾乎?”令诣狱养病,欲杀之。客有说咸曰:“赵杀鸣犊,孔子临河而还。未闻求贤而胁以牢狱者也。”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及公孙述僭号,素闻业贤,征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曰:“方今天下分崩,孰知是非?而以区区之身。试于不测之渊乎!朝廷贪慕名德,旷官缺位,于今七年,四时珍御,不以忘君。宜上奉知己,下为子孙。身名俱全,不亦优乎!今数年不起,猜疑寇心,凶祸立加,非计之得者也。”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投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述闻业死,大惊,又耻有杀贤之名,乃遣使吊祠,赙赠百匹。业子翚,逃避不受。蜀平,光武下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形象。

选自《后汉书·列传独行列传》

【注】①鸣犊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鸣犊,后亦泛指贤臣。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
B.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
C.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
D.咸乃出之/因举方正/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绝匿名迹/终葬之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摄,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文中意为王莽代皇帝处理政事。
B.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或者超越自己本来地位的称号:“僭”意为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C.博士,古为官名,是草拟文书奏章、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后也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官员。
D.赙赠,古代丧葬礼极为隆重,耗财力很多,届时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常拿财物助丧家办理丧事,称之为“赙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赶上王葬代替皇帝处理政事,李业托病辞去官职,关起门来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以此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B.太守刘咸慕其名声,强行召其为官。李业以病相辞,激怒刘咸,刘咸欲将其下狱,诛杀他,幸得说客劝解,李业才没有入狱。
C.公孙述羞于不能将李业召来,派大鸿胪尹融带了毒酒捧着诏书来威胁李业:如果他动身,就授予他公侯的爵位:不肯动身,就杀掉他。
D.尹融百般劝说李业应上为侍奉了解自己的人,下为子孙考虑,这样身体和名声都可保全,李业矢志不屈,终不为所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
(2)业曰:“丈夫断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
2019-06-24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