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3 题号:163992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欢乐与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五四”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的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年长,其余人如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胡适27岁,他们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也都很年轻。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也都青春勃发。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从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看出,《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猛进》《狂飙》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材料二:

音乐是艺术中的最美者,它比诗歌更能打入人深微的心灵。它不仅如跳舞能颤动人的身体,并且能激起人的精神。它不但能建筑数十层的高屋,而且能建筑宇宙的大观。它的音中有图画,调中有雕刻,谱中有一切变幻不测的风景,离奇无常的情怀,它能模仿鸟鸣、风号、流泉泠泠、波涛澎湃。它是最科学化的艺术。它又是最职业化者,人人皆知移风易俗,莫善于音乐,变更性情,陶养德行,也莫善于音乐。故音乐是一种用力最少而收效最大的陶冶人的艺术。

(摘编自张竞生、张培忠《美的人生观》)

材料三: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审美教育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总体来看,审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等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将道德教育贯串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染。

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善于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美启智、以美扬善,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社会审美教育应充分运用文艺形式,以美的形象感染人,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接受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摘编自张弓、乐中保《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作家以“青春教”为信仰,将欢乐、光明与青春相融合,开辟出一条反对封建文学自虐、黑暗、老年心态的审美战线。
B.“五四”文学的审美表现出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特征,具有浓厚的青春气息,《少年中国》《狂飙》等杂志的命名,能体现出这种审美倾向。
C.“五四”文学在创作内容和文体方面体现青春气息,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五四”文学是青年的文学。
D.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教育、心灵教育、动态教育的特征,它可以美化心灵、提高素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是最职业化者,是就音乐移风易俗、陶养德行的功用来说的。
B.音乐是最科学化的艺术,是就音乐打动人心、激发精神的感染力来说的。
C.美育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重要目的。
D.将道德教育通过情感感染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这是审美教育潜移默化的结果。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荀子》重视音乐的作用,认为音乐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也能够十分迅速改变人的情感。
B.《墨子》认为耳朵感受快乐,不符合圣王事迹、万民利益,统治者不应天天歌舞升平,不顾百姓生死。
C.《礼记》明确了乐内在的精神是和谐而不混乱,乐的功能是让人欣喜欢爱,乐表现天地间的和谐。
D.据《尚书》记载,舜任命夔掌管音乐方面的事务,夔负责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大坚忍,刚毅简约。
4.材料一是怎样论证“‘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这一观点的?请从论证思路的角度进行阐述。
5.你认为“00后”可以借助怎样的路径提升审美趣味?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文明的起源和发生是一个复杂和互动的过程,整体上的观察和解释不排斥某种并行性事物的存在。埃及、西亚和印度等几大古文明均孕育于大的河流之中(尼罗河、两河和印度河),同样,中国古文明也主要孕育于黄河流域。新近考古学的发现,确实扩大了人们认识中国古文明和文化(如长江流域)的眼光和视野,但黄河文明是中国文明重要源头的这一说法依然能够成立。

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的起源非常久远和古老。传说和早期中国古文本有许多记载,许多考古新发现又提供了大量新证据。早于夏代、比传说的五帝时期更早的文化很多就发生在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如新石器晚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之后的龙山文化,大致处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从反映这些文明和文化的遗址中,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古老的宗教意识和仪式。公共性的政治伦理和理性,从传说的五帝时期,特别是尧舜下延到殷周的转变再到周公,已经有相当的发展。天道、阴阳、五行和气等自然哲学观念也产生了。记载中商汤的执政官伊尹和仲虺、周初的鬻熊和姜尚以及西周末的太史史伯、伯阳父等,他们对事物和政治世界已有高明的见解。《书》《国语》和《左传》都留下了他们的思想记忆。

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具有高度的创造性。经过史前文明、传说的五帝时期和三代的长期演变、积累,在春秋战国的大转变中,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这是一个最具创造性的时代。一批开明的政治家管仲、晏婴、子产、李悝、吴起、商鞅等,既是政治革新的担当者,又是新思想的创造者和提供者。诸侯国家竞争和需求催生了一个新的士阶层。的自由流动和自主选择,使他们周游于政治和思想创造的广大空间中。他们都成为百家子学的创建者和重要的发展者。

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黄河文明和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连续性,同时在质和量上又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整体上的连贯性和差异性,反映了它的包容性和竞争性。从秦到北宋,帝国的都城主要是在黄河中游的咸阳、西安和黄河下游的洛阳、开封。帝国虽然经历了魏晋的分裂和南渡的东晋及南北朝,但黄河流域仍然有政治和文化上的中心性。这使得黄河文明和文化前后既表现出差异,又具有统一性和绵延不断的连续性。

黄河文明的思想文化、哲学、学说、观念和信念蕴含着一系列为中国人提供动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精神和重要价值。如它以普遍文化价值和文明为基础,奉行薄来厚往万邦协和的人类理想共同体,具有高远的天下主义世界大同的精神与价值;它具有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向上精神,也具有厚德载物的包容性;它反对财富的独占和土地集中,追求以均贫富耕者有其田为核心的经济安排与共同生活愿望,具有强烈的正义、公正精神与价值;它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主张顺应民意,以德为本,行王道而治,主张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主张贤人政治和君子社会,具有强烈的人民本位精神和公共理性;它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天下使命感和责任感精神等。

(摘编自王中江《大河文明的思想创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的起源和发生是复杂和互动的过程,黄河文明是中国文明重要源头的说法一直被考古学界质疑。
B.古老的宗教意识和仪式的发展是天道、阴阳、五行和气等自然哲学观念产生、发展的直接原因。
C.春秋战国时期新的士阶层的出现离不开诸侯国家之间的竞争,“士”既参与政治也创造新的思想。
D.从秦到北宋,帝国虽然经历外裂,但都城一直在黄河流域,未曾改变黄河流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黄河文明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源头”的论点,后文以此展开具体分析论述,思路清晰。
B.文章第二段列举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伊尹、仲虺、姜尚等来论证黄河文明和文化起源久远和古老。
C.文章第三段举管仲、商鞅等人,旨在说明当时他们在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革命性突破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末段论述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时,大量引用,内容丰富全面,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文明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源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包含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思想、观念。
B.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和积累,在春秋战国大转变中发生一次革命性突破,有其历史必然性。
C.黄河文明和文化前后有差异,整体上具有连续性,这种连贯性和差异性也正反映了其包容性和竞争性。
D.黄河文明的一系列精神和价值,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其现代价值才最为重要,是中华复兴的动力源泉。
2021-06-01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对革命年代提出和实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革命人道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提出的口号,并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把作为伦理原则的革命人道主义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拿我们的军队来说,人民军队的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亲如一家,团结友爱,世所仅见。对俘虏也不虐待,愿意留的欢迎,愿意回家的发放路费。这一切都是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质决定的。同时,也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的伦理。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比起革命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又扩大了范围和丰富了内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理所当然地要求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发展,并为在全社会的广大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这种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从伦理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民的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出绝大多数人民对共同利益的共同关心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友爱和关心。尤其是在一方人民遭到重大灾害的时候,社会主义祖国、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的关爱,会立即凝聚成为紧急救援的举国行动。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救灾斗争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全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艰险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了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服务。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伦理体系中最高层次,是现时代人类的最高道德。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而奋斗,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这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为特征的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只能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则属于这个总体中的较低层次,它以提倡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助人为乐、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为特征,比起共产主义道德具有大得多的广泛性。在我国广大农村,连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也知道要把人当人看”“这个人不是人之类的道德评价,说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要求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心理习惯,能够也应该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摘编自林泰主编《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材料二:

当地时间26日,土耳其、叙利亚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强烈地震,截至目前,余震已造成两国数万人遇难。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派出中国救援队参与救援,向灾区运送抗震救灾物资。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百废待兴的困境下对外提供援助伊始,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便成为中国援助的根本出发点。在七十余年的对外援助历程中,中国全面回应不同时期的国际人道主义需求,在第一时间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应对各类灾难。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多重挑战,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正确义利观的指导下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事业,中国优势与中国力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人道主义援助日渐成为中国应对全球挑战、参与全球治理的崭新名片。

在此次土耳其地震发生后,中国官方和民间救援力量迅速奔赴灾区一线,争分夺秒开展搜救工作。几乎在每一个受灾严重的省份都有中国救援人员的身影。中国的救援队则克服一切风险挑战,日夜奋战搜寻幸存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中国的万里驰援和执着坚守充分体现了胸怀天下的大国情怀和守望相助的道义追求。

当前,全球人道主义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自然灾害、粮食危机、难移民危机、气候危机、恐怖主义、流行性传染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人道挑战已演变成长期发展挑战,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为此,国际社会呼吁将人道主义援助与发展援助相结合,但尚未转化为全球性的有效实践。

不同于国际上普遍存在的两者割裂问题,中国始终将人道主义援助与发展援助紧密结合,构成发展与安全双轮驱动的中国援助优势。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发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总钥匙。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国家治理层面拓展到全球治理层面,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当前复杂的全球形势下,中国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必将在全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姚帅《万里驰援土耳其中国援助彰显大国担当》,《光明日报》202321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人道主义既是我党在革命年代提出的口号,又是革命斗争目标的体现,并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B.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继承了革命年代我国处理军民、官兵、敌我等关系的伦理原则,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丰富了内容。
C.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都处在社会主义伦理体系中,但二者在体系中所处的层次不同,要求的对象也完全不同。
D.土耳其、叙利亚遭遇百年一遇的强烈地震后,中国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援助机制,每一个受灾的省都有中国救援人员的身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这是由我国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的。
B.我国广大农村,连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也有“以人为本”之类的道德认识与实践,说明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具有广泛基础。
C.中国全面回应不同时期的国际人道主义需求,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发扬,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代价值的体现。
D.中国救援队万里驰援土耳其,克服风险,搜寻幸存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彰显了生命至上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3.下列与材料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世所仅见”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的“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都饱含情感,洋溢着自信心和自豪感。
B.《长征胜利万岁》中所说的“长征”具有三大意义,材料二中中国七十余年的对外援助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C.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材料二也采用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穿插安排的写法,也注重细节描写和场景的转换来体现现场感和历史感。
D.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一样,材料二没有多着笔墨讲述人物事迹,而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结合在一起,来探寻事件背后的意义。
4.材料二第2段使用了“根本出发点”“第一时间”,请分别简析其作用。
5.我国当下实行的人道主义,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分别有何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4-02-28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过年贴年画,曾是中国人古老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起,年画开始淡出国人的春节生活。在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让年画重回春节”的呼声不断。我们已进入21世纪,那些年复一年赋予年画以意蕴的社会生活场景巳烟消云散,我们能做的并不仅仅是将年画收进博物馆,还可以与时俱进,在新的生活场景中为年画找到用武之地。

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整个中国传统工艺行业,都面临着“接班人培养难”的问题,年画也不例外。最近,桃花坞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达志先生离世,但是桃花坞木版刻印却没有中断。桃花坞年画社2001年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每年选派在校生进入年画社学习,迄今已学成21位,有6位留社工作。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融合的成功案例。在职业教育体系之外,年轻一代年画传承人如开封木版年画李力、佛山木版年画刘钟萍、滩头木版年画钟星琳等,也都在参与非遗研培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传二代”中的佼佼者。

随着现代印刷术的出现,传统的印刷术变成了一种“低技术”。现代印刷工艺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手工刻印,但这是否意味着,在年画制作中,一定要用“高技术”替代“低技术”、用数码印刷替代雕版印刷?想想陶瓷和纺织行业,虽然早就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但缂丝、手工陶瓷,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来越为高品质生活所需要。再来看看传统印刷业,手工印刷在西方也并没有完全被机器取代,而是转变为一种更为艺术化、个性化的创作形式。可见传统技艺并不必然被现代技术全面替代。

从西方传来的手工版画,在中国成了一个大的专业门类,而源自本土的年画却濒临灭绝。这固然与外在的体制性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也有年画从业者自身的原因。放眼国内年画界,只会印不会刻、只会刻老版不会刻新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思进取的现象是值得业界反省的。复兴年画不能单靠情怀,年画传承人要有技艺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消费升级,民众对生活品质越来越关注。传统工艺所使用的天然原材料,越来越受当今消费者的青睐。年画用的颜料,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化工颜料。在生活越来越讲究的今天,能不能恢复使用矿物质颜料?用于印刷年画的纸张,能不能采用手工造纸,融合两项或多项非遗技艺?年画的历史意蕴是丰富的,因此对年画的创新不能是扁平化、单向度的。以往对年画的创意开发多数只注重图案,比如将年画图案印到马克杯或T恤衫上,以为这就是创新。承载这些“创意”的载体,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贬损了年画的价值。所以,年画创新,不能仅寄希望于其他载体,而应将年画的文化意蕴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内在气质上实现产品品质的转型升级。

年画上的图案是民间信仰和价值观的视觉化呈现,人们相信,印在纸上的吉祥图案会带来好运。毋庸讳言,这里面难免会有现代人难以接受的糟粕,如对封建统治秩序的肯定、对升官发财的向往等。不过,“五子登科”等图案的寓意,除了反映当时的社会等级秩序,也包含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不能全盘否定。

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古今其实是相通的。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刘钟萍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她在年画老店举办的“和合二仙脱单专场”年画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众多单身人士。她的“状元及第”年画体验活动,也“保佑”了不少参加考试的朋友。在这里,古老的年画,成了美好生活的见证和祝福。

(摘编自陈岸瑛《年画如何走进新年俗场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工艺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年画所受影响尤为严重。
B.源自西方的手工版画对传统年画造成巨大冲击,原因在于年画界不思进取,阻碍了年画技艺水平的提高。
C.当下人们更重视商品质量,以化工颜料为主的年画发展缓慢、影响式微,恢复使用矿物质颜料成为大势所趋。
D.“传二代”代表人物刘钟萍举办的“和合二仙脱单专场”和“状元及第”活动,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论前提,从年画面临的现状入手,提出如何让年画走进现代生活的论题。
B.文章从接班人、技艺核心竞争力、原材料和产品品质、人们的情感生活需要等方面对中心论题展开论述。
C.文章将年画行业与陶瓷、纺织行业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了传统技艺在现代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具有巨大的优势。
D.文章分析问题客观理性,在论述年画图案寄寓的民间信仰和价值观时,做到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坞木版年画依托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传承的案例,是现代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值得其他年画产区借鉴参考。
B.年画发展离不开创新,但创新不是要改变其载体,而是想办法让年画的意蕴更贴近日常生活,使年画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C.从历史上过年贴年画到年画被收入博物馆,再到将来年画可能重新回归大众生活,年画的命运走向,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许多传统技艺的发展历程。
D.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并没改变,这成为年画在新时代重新走进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
2021-05-10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