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朱光潜(1897-1986)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55 题号:166606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学,是一门以言达意的艺术。但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文艺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拿艺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关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挟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含蓄不露。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屑”,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梅特林克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赞无言之美的话不能比此更透辟了。

我们要问何以说得越少,引起的美感反而越深刻了?何以无言之美有如许势力?

首先,艺术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现实界决没有所谓极乐美满的东西存在。因此我们的意志就不能不和现实发生冲突。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就是超现实的生活,艺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换句话说,我们有艺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对待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狭窄。这句话应稍加改正,我们应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其次,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所以欣赏艺术作品,要注重在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

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

材料二:

有一句文艺理论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一切文章都必须虚实相结合。但我们从中国人以“神似”为最高境界这点来看,他们更倾向于虚的表现力。你看过齐白石画的虾吗?活的一样。活的虾生活在哪里?水中。那他画了水吗?没有。可仍然活的一样。而正因为虾是活的一样,你就觉得空白处满纸是水,而且这水说有多清,就有多清。这就是“计白当墨”。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差不多。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平常说“有距离才会有美”,有了距离,隔得远远的看,朦朦胧胧的,就引发人许多美好的想象;空白也一样,,提示是有一些了,但其他的东西什么也没有,你要怎么想就怎么想。而他的提示部分又那么美妙,可美妙的东西只给你一点点,你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搬来许多美好的东西。其次,所谓:“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有了距离,艺术品与现实生活隔开了,艺术品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人们的注意力也完全集中。而且任何东西只要专注地欣赏,总能发掘出美来的。贾平凹的名篇《丑石》,竟从很丑的石头身上发掘出了达到极致的美,使读者从中得到了十分愉悦的审美享受。第三,“虚写”这样简淡的笔墨、疏朗的风格,又造就了一种空灵飞动的美,而这正是中国人的个性气质。从庄子开始,“无为即有为,任性自由”的思想就一直活动在人们的血液里,人们无论做官或受挫折就马上想到归隐。

文学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大家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的是庐山的景色。不过,这一点是背景介绍告诉你的。否则,你哪里知道?李白也写了庐山,其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倒还写了一个景点——香炉峰瀑布。但是,读了以后,还是觉得苏轼虚写的庐山更有吸引力,因为它有神秘变幻的美,看也看不完。还有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哪有一个字是直接写洞庭湖的,但通过侧面描写洞庭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乾坤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中一般,八百里洞庭的浩荡气势就扑面而来了。

(摘自张奇《论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作者说出来的越少,该作品就越美,越深刻。
B.艺术作品如能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它的价值就高。
C.齐白石只画虾没画水,但却能让人感觉到水的存在,虚实结合。
D.“虚写”造就了一种空灵飞动之美,苏轼所虚写的庐山也因此更具吸引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含蓄不露。“菩萨低眉”是无言之美。
B.朱光潜阐述人有两种处世态度,是为了论证超现实到达理想界的重要性。
C.就文学来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更大,是因为诗词的文字更少。
D.文学艺术注重虚的表现力,只要是空白的就都是美妙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的创作者只把拉奥孔苦痛极点前一刻的神情雕刻出来。
B.有人认为,相片比图画更美,因为相片把一切都真实地保留下来,更有纪念意义。
C.《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D.林黛玉在临终前听到外面宝玉与宝钗结婚的锣鼓声,说道“宝玉、宝玉,你好……”。
4.有人认为孔子原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太笼统,于是将其具体化:“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请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原话比具体化后的文字更能引起美感的原因。
5.“虚写”为何能产生“无穷”的美学效果?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

(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材料二:

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作移人之情移我情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诗人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也是如此。

大诗人里尔克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世界

(摘编自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移情作用”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有互相感通之点,这就是“推己及物”“设身处地”,这也是“移情作用”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B.人知觉外物,把自己对外物的感觉投射到外物本身上去,作为外物的固有属性,这种心理活动可以被称为“移情作用”。
C.“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把人的感情赋予无生气的东西,将个人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时,“美感经验”才能产生。
D.艺术和宗教的产生离不开“移情作用”,这种心理活动能够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让人们在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意义。
2.下列诗句反映的心理活动,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所述的“美感经验”的一项是(     
A.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3.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情要有客观的物的条件,要到自然、人生、社会里去找,也要有主观心理条件,需要我们把美的形象反映到心里,再放射出去。
B.“移我情”的消极条件,是当自己与现实生活没有距离时,就很难把握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只有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发现它。
C.《舟还长沙》中,随着观赏的地理位置的改变,珠帘和夕照成为助成美出现的有利因素,使这番景象成为审美对象,这就是“移世界”。
D.“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这句话,说明诗歌创作除了需要诗人的主观心理条件以外,也需要现实生活的条件。
4.请运用材料一中“移情作用”的相关理论,选取姜夔《扬州慢》中的恰当语句进行分析。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5.美感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3-07-24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和实际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有几个事实我觉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没有?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山,即使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地人看来,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不把一条街当作到某酒店和某银行去的指路标。他们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他们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材料二:

封面新闻:你浸润在《红楼梦》里近50年,你觉得自己的人生吸收了哪些营养?或者说,你阅读《红楼梦》,最深的感触有哪些?

俞晓红:不同的年龄段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兴趣点。中学时代主要是关注青春爱情,读《葬花吟》时为林黛玉而哭。到了大学,正好受到中文系的专业教育,开始有自己的一些学术思考。后来我从事高校行政工作,当过教学副院长,会遇到很多管理方面的事情。这个时候,王熙凤、贾探春的一些管理理念给我一些启发。我就会想,这个事情如果她们遇到,会怎么处理?《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但里面有很多的哲学思考。现在60多岁了,读到《葬花吟》为什么还会哭呢?应该不只是沉浸在青春爱情的感伤中,更是《葬花吟》促发了我更多的哲学思考。这不仅是一首青春的诗,更是命运之诗,它有更高的哲学层次。

封面新闻:当下,互联网科技发展很快。出现像 ChatGPT这样的高级人工智能,像《红楼梦》的研究和阅读,应该也有机器不能替代的部分吧。

俞晓红:是的。比如说,当你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去阅读《红楼梦》,收获的是属于个性的、灵动的、鲜活的东西,这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我不知道未来AI能不能完全取代我这些生命经验,至少目前还不能。

(摘编自《<封面新闻>专访俞晓红———研究红楼梦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

相关链接:

葬花吟(节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艺术审美的感受,不过二者论述的对象并无相同之处。
B.不能在美的艺术事物与实际人生中维持适当的距离,就很难被《葬花吟》感动。
C.不同的境遇状态会影响作者的艺术创作,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影响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审美体验。
D.对《红楼梦》的阅读与研究,人工智能很难替代人类,因为人类会带着自己的生命经验去感受。
2.阅读材料内容,下列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初到风景名胜区,常能发现值得玩味的美,这是因为跳开了实用世界,在适当的距离去看事物。
B.因为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儿时曾觉得乡下的“小桥流水人家”单调不已,现在回忆起来却不免有些留恋。
C.旧时一个村人看到舞台上奸诈狡猾的曹操,怒而提棍上台欲打。他这是把实际生活和艺术表演分开了。
D.艺术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它需要结合客观实际,艺术所用的情感是作者客观反省后流露出的情感。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这两句在不明历史的读者看来漫无意义,是因为内容距离读者太远。
B.一位雕塑家的作品如果达到了如同实物一样自然逼真的境地,就会让欣赏者脱离实际人生,从而心生美感。
C.柳树的倒影是虚幻的世界,与实际人生无关联;真实的柳树是实用的世界,可避风歇凉、架屋烧火。二者的美的差别源于“距离”。
D.川剧角色的妆容和动作往往都很夸张,表演时也不用寻常说话语调,这是为了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4.关于“美”,作者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原因。
5.请结合材料,分析林黛玉的《葬花吟》让俞晓红在60多岁还感动落泪的原因。
2023-07-24更新 | 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二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材料二:

《红楼梦》考证与科学方法(节选)

陈维昭

①“红学”从一个戏称到被视为一门严肃的学问,这其间的实质性变化是由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所造成的。一方面,考证方法并非胡适的独创,它是传统学术中的重要治学方法。另一方面,胡适是最早把传统的考证方法引入“红学”里的学者之一,而他的这种引进却又具有较为复杂的文化背景。

②胡适在寻求民主、科学的时代大潮中,在接受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的情况下,把考证作为他所信仰的科学方法的一个实践领域,因而他的考证工作蕴含着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意向。于是,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参照下的产物。

③胡适提倡科学方法、考证方法,原因是复杂的。在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时代洪流中,胡适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旗帜。近四百年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不得不将之归功于科学精神,不得不对中国传统国粹、对儒家的道德文化的无补于事而痛心疾首;而同时,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凌、蹂躏,又使中国的仁人志士不肯对西方文明拱手称臣,不肯对五千年的文明一笔抹杀。胡适同样被这种矛盾心理所纠缠。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所以,对着中国文明,他大讲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着西方文明,他大讲传统考据学。为再造中国文明,他提倡科学精神;为对抗西方文化的盛气凌人,他提倡传统考据学,宣称中国传统考据学极富科学精神。这就是胡适的良苦用心,从中我们可以明白胡适对传统国学的复杂态度的隐衷。

④胡适的“考据癖”与其说是出于对传统的偏爱,不如说是在西方科学精神的感召下,对于科学方法的热爱。有人说,胡适倡扬考据学,只不过是他为兜售杜威实验主义哲学找到一个中国人能接受的表述,只不过是他的洋为中用的策略。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胡适毕竟是一位国学功底深厚的学者,即使在留美期间,他仍阅读大量的中国传统经学、史学著作。他的考证方法不管具有多少实验主义式的表述,毕竟与传统考据学一脉相承;他的考证过程的严密性、科学性与假定性,也是根源于考据学;他的考证结论往往有超过前人之处,他的历史考证、禅宗史考证、《水经注》考证、中国古典小说考证,往往能破旧说、立新说,论证严密,令人信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胡适与乾嘉之学的渊源关系:“而缋溪诸胡之后有胡适者,亦用清儒方法治学,有正统派遗风。”

⑤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一直以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本体论。于是,19世纪末的西方哲学家纷纷寻找改造传统哲学的新途径。这一新途径往往被设定在“回到事物本身”之上。正是这种“回到事物本身”的哲学使胡适可以把历史的态度与实验的态度融为一体。从“实验的态度”这一点上,胡适得到了怀疑与重新估价一切的启示,它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前提。所谓“历史的态度”则是一种历史因果论,它把一切事物、制度看成是一定的因或果,是历史因果链上的一环。对于以往文化来说,历史观念的展开首先要求勘定历史事实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考证学。换言之,如果不过渡到这个“自叙传”的结论上,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就不能使他自己满意;但是,把考证的结果过渡到“自叙传”上,则又使胡适不得不陷入自我消解的境地。

⑥对于考证方法的客观性、科学性,胡适一直抱一种乐观的理性精神。他认为,汉学家的客观方法是重证据的,而证据就是“例证”。实际上,“举例佐证”不过是归纳法的一种。考证作为一种方法,远非“重材料中形成结论”的表述那么简单,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有的材料可以直接形成定论;有的材料虽不能直接形成定论,但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过程,通过旁证仍然可以间接形成定论;还有一类材料,既不能直接形成定论,而无论通过如何缜密的逻辑推理,最终依然不能间接形成定论。归纳法遵循的是归纳概率逻辑,不管其例证有多少,其结论都是或然性的。对于归纳法来说,并不是举例越多,结论就越真实。如果你观察到九十九只天鹅是白的,你能否确证即将看到的第一百只天鹅必然是白的?

(选自《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有删改)

1.材料一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完全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依据材料一,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依据材一,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依据材料二,作者认为胡适倡扬考据学,是为了宣传杜威实验主义哲学,是他洋为中用的策略。
D.依据材料二,《红楼梦》是贾宝玉“自叙传”的结论,既是胡适《红楼梦》考证工作的重要结论,也是其最大挑战。
4.材料二结尾画线句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请分析其作用。
5.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2022-12-04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