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2 题号:166615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2.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话语权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引领社会舆论、塑造良好社会政治心态,对外能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影响国际舆论。话语权是国之重器。大国兴起,往往伴随着话语的崛起。21 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国话语崛起的世纪。新时代的中国既是行动的巨人,也必将成为话语的引领者。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有追求、有深度、有成功实践的国度,中国完全有理由讲好中国故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书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国故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历史性转折的中国故事,书写了创造时速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稳定奇迹的中国故事,书写了贡献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中国故事,这为中国话语建构提供了最坚实的底气、最深刻的基础、最厚重的源泉。中国故事来源于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环境中。当代中国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一个世界级的伟大样本,超长时间的历史纵深超大规模的经济体量、超大幅员的国土面积、超大数量的人口规模、从未间断的文化血脉和文化传统,正在经历着我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宏阔最为广泛的实践创新。事实胜于雄辩,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模式等,都不可与中国故事同日而语。中国故事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蕴含着中国的独特创造。以中国故事为源头活水的中国话语体系,一定会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崛起是历史大趋势。放眼世界,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解局?如何布局?作为一个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发展中大国,国际社会期待聆听中国发出的声音,看到来自中国的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为了应对百年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过去的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已经激荡起全球的广泛共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赞同这一中国理念,他说:“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发出更加响亮的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必将成为国际舆论场上的一个最强音。

我们之所以有这个信心和底气,是因为中国的学术界理论界正在摆脱对西方话语的路径依赖,不断增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体自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试图通过西方理论的植入和西方话语的中介来讲述中国,最终呈现的不过是不着边际、不伦不类的中国形象。如今,是否能够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是看是否符合西方的价值逻辑、贴近既有的历史经验,是否有某些政治人物、思想人物的概念作话语基础;而是看是否能够从中国实践中升华出中国理论、展示中国思想、提出中国主张,是否能够讲好中国故事、解码中国样本、破译中国密码。讲好中国故事,不能简单延续中华古典话语的母版,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的模板,不能简单复制“苏东”国家话语体系的样版,更不能沿袭西方话语体系的翻版,东拼西凑、东搬西挪是无法建构起中国话语的宏伟大厦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脚踏中国大地,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写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新版本”,形成纵贯古今、融通内外的中国话语体系,开创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

(节选自何毅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话语的崛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1世纪是中国话语崛起的世纪,中国故事为此提供了最坚实的底气、基础和最深厚的源泉。
B.依托于富有独特创造性的中国故事,中国话语体系一定能够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C.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话语的模板,更不能沿袭西方话语体系的翻版。
D.中国的理论工作者使命在肩,要立足于中国的伟大实践,构建纵贯古今、融通内外的中国话语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21世纪是中国话语崛起的世纪为论点,按并列式结构展开了层次分明的论述。
B.文章从国家复兴、国际社会的期待和国内学术界理论界的努力三个方面来阐述论点成因。
C.文章引用联合国秘书长的言论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D.文章末段通过驳立结合探讨了如何摆脱对西方话语的依赖,开创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故事是世界级的超大样本,所以它的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模式、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拉美模式。
B.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的崛起既是自身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C.中国学术界理论界曾依赖占据国际主导地位的西方话语路径,没有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集体自觉性。
D.如果不是一度通过西方理论的植入和西方话语的中介来讲述中国,中国的国际形象就不会被扭曲。
2020-06-19更新 | 1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期)、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因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无我之境”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有明显体现,而小说则限于自身特点,并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关仝的《大岭晴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但其在“无我之境”的表现上并未超过陶诗。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五代和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宋元山水画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或偏好任何一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我之境”主要是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往往更为宽泛、广阔。
B.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诗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所以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鼎足而立,各擅胜场。
2020-03-19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找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找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跟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然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1.依据文本,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
2.文中运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022-10-22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