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1 题号:1684248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宋时由船只连成浮桥。②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言浮桥桥面宽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说诗人客中多病久未登临山水,闻南台之名试作一次探访,点明出游缘起。
B.颔联“九轨”、“千艘”是虚指、夸张之词,写出浮桥的雄伟气象,以虚见实。
C.颈联一“自”字,在冷静的叙述中透露感慨:人世与自然都在不断缓缓变迁着。
D.中间两联语言质朴、笔墨简淡,描绘出远近相宜、层次丰富的画面,意趣悠远。
2.同为病中登高,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陆游(1125-1207)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2.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2017-03-14更新 | 4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其一

陆游

风露青冥水面凉,旋移野艇受清香。

犹嫌翠盖红妆句,何况人言似六郎

《荷花》其二

陆游

南浦清秋露冷时,凋红片片已堪悲。

若教具眼高人看,风折霜枯似更奇。

【注】①两首诗歌均为陆游晚年归居山阴镜湖期间所作。②六郎:指粉面六郎,形容面容姣好的男子。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湖面上移动小船,只是为了感受荷花的清香,“旋移”写出了诗人赏荷的迫切。
B.世人常用“翠盖红妆”“六郎”突出荷的艳丽,而诗人认为这样的描绘过于俗媚。
C.秋荷片片凋落,香消玉殒,“已堪悲”直抒胸臆,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D.两首诗歌都符合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严谨,第三句“转”出了新的诗意。
2.两首诗歌都是陆游的咏荷之作,请从内容和主旨两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2024-05-30更新 | 23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拟岘台

宋·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注释】①拟岘(xiàn):在今江西省临川县东隅城垣上。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正月,陆游在抚州做地方官,登临此台。②城堙:音yīn,指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登台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浩荡春色的喜爱之情,抒发了内心的冲淡平和之意。
B.颔联承上启下,以层台高峻方能极目远眺,因春色浩荡,才觉心旷神怡,洗去十年尘虑。
C.颈联纯粹描山绘水,描绘了一幅江水萦回曲折、峰峦平缓起伏的山水图景。
D.尾联表达了有情而无机心,故沙边鸥鹭可与相亲;诗人在春光融融中浑然忘机,与天地万物化为一体的淡泊境界。
2.清代有评论认为,这首诗首联中的“压”字用得十分贴切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022-05-19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