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6881511
阅读下面的小题,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兴起于北欧的简约主义理念,其本质意义是一种思想方法,即寻找事物的本质,就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而言则是寻找和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和本质。这种设计理念与中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提倡的反对过多雕饰和纹饰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以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首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论语》中的“绘事后素”,意为绘画先以素粉地为质,后施五彩,再以素色粉底以修正和定稿。据《考工记》记载:“凡画绘之事,后素功。”可知“素”(即着以素色,古代所谓“素色”就是纯净单一的颜色,“白则正白,黑则正黑”)是“功”(即完成作品)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着素之后,全部工艺也至此完成。《诗经》中还提到“素以为绚”,就是以“素”为“绚”,它包含着用“素”代替“绚”,“素”胜于“绚”的思想。即在美学层次上重朴素而不重浮艳、重本质而不重形式、重功能而不重装饰。

中国艺术以“天真、自然”为关,主要是受到道家“贵真”思想的影响。老子说:“信言不关,吴言不信”,认为未经雕饰的朴者的语言才具有真关,才真实可信。因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成为中国艺术的最理想的目标了。

同时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天”即是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应顺天而行。从而“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密无间互通互融的。在中国的设计观中,好的设计应像自然一样生息自由、灵动变化而又朴素无华。设计和设计实践都应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即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道家认为自然的一切是最和谐、最完善、最关的,人们只能去顺应它、“效法”它(“道法自然”)。“大巧若拙”就是“大巧因自然以成器,故拙也”。

道家贵真也贵淡。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平淡是关中之美,是大美。以绘画为例,水墨画以墨为彩,是通过墨色浓、淡、深、浅、干、湿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光与色的韵律和画者的思想情感,以平淡、朴素、幽远而含蓄的方式表现一种高雅脱俗的情调。作画要求笔简意赅,要以最简练的笔墨塑造生动的形象,表现丰富的内容。庄子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就包含了这个意思。这里的“纯素”决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有至味。

“疏简”也是道家所倡导的一种审美意境。“尚简”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这与简约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法贵天真”“虚静恬然,寂寞无为”,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崇尚和效法。道家思想跟简约主义重视环境、尊重自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重材质自然之关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关》)

材料二:

在“双奥之城”北京,精彩纷呈的冬奥盛会正如火如荼进行。“简约、安全、精彩”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用“简约”理念造就“精彩”——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大到直接服务于竞赛的压雪机、浇冰车、雪地摩托、全地形车、高山滑雪的防护网等体育器材,小到餐饮、交通、火炬接力、医疗防疫等赛事运行和保障所需物资,北京冬奥组委均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能合并采购就合并采购"的原则,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

开幕式历来是奥运会重头戏之一。不同于此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时间相对缩短,把艺术表演自然融入流程和仪式中。相比2008年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更温暖、更从容,简约的同时不失美感。“它的规模不是最大、表演不是最多,但体现出人类在艰难时刻的温暖和一起面向未来的勇气。”谈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如是说。

开幕式的简约,只是北京冬奥会“节俭办会”理念的一个细节。作为北京冬奥会重要的仪式和活动,本届冬奥会火炬接力计划同样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呈现新特点。

“火炬接力计划落实简约办奥需求,在保证接力活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群众关注、支持和参与热情等作用的同时,从实际出发,适应疫情下奥运筹办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简化规模,突出特色,努力把传递活动办得‘简约而精彩’。”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说。

颁奖仪式是奥运赛事中获奖运动员的高光时刻,是向获奖运动员表达祝贺和敬意的最好形式。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仪式以“冰雪荣光”为主题创意,颁奖元素总体设计体现了外观简洁大方、功能贴心实用、材料环保可持续等特点,配合熠熠生辉的奖牌,展现出中国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

(摘编自韩秉志《简约办赛呈现精彩冬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欧简约主义理念的本质意义即寻找事物的本质,这与中国古代所提倡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一致。
B.《论语》《诗经》等儒家经典中的“绘事后素”“素以为绚”等语句体现了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
C.道家认为自然的一切最美,人们只要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就能创造朴素之美,不必有人为因素。
D.北京冬奥会用“简约”理念造就“精彩”,体现了老子思想中“少则得,多则惑”的审美理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在美学层次上重朴素、重本质、重功能,反对一切浮艳、装饰等艺术形式。
B.简约风格的设计尽管体现自由、灵动、朴素之美,但并不符合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C.“能体纯素,诩之真人”,“纯素”是淡中有至味,与水墨画的淡远意味不同。
D.北京冬奥会在筹备过程、开幕式、火炬接力、颁奖元素等多方而凸显“简约”理念。
3.请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简约”内涵的异同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远古之时,先民生存环境恶劣,认知能力低下,需要大自然的恩赐、群体首领与英雄的护佑才能得以生存。于是,先民把日月山川、动植物等万物和群体首领与英雄进行神化,由此产生了神话。

最为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神话,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俊生日月等创世神话,伏羲画卦、神农尝草、轩辕造物、尧舜禅让、鲧禹治水等始祖神话,共工斗诸神、蚩尤战黄帝、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英雄神话,百物发明、绝地天通、女丑曝日等文化神话,龙凤牛羊狗枫树等图腾神话,日月山川草木鸟兽等自然神话,以及三身国、无肠国、不死民等域外神话。与系统严密、源流清晰的西方神话不同,中国古代神话朴素、片段地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战胜灾害、护佑人类的主题,引导规范着先民的生产生活,这与早期中国地理位置、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特征相一致。

由于古代神话世代口口相传的特征,加上民族迁徙、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等因素,中国古代神话也随时代而流变。神话流变有着鲜明的历史化特征。作为中原华夏民族建立起来的夏商周王权,为了王权的统治需要从神话中寻找先祖,于是禹、契、后稷分别成了夏、商、周的始祖。“神祖合一”在与天帝取得联系的同时,也淡化了大神们的神性,使众多的大神变成了人类始祖、人间帝王、文明创造者等,并步入历史文化殿堂。汉初司马迁在《史记》开篇讲述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的历史功绩与血缘承继,使五帝系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五帝系统的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构建起以黄帝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神话的主流框架,形成了民族的血缘之本与共同历史,奠定了华夏民族发展的根基。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认可。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炎黄为祖宗并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卦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鳜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材料二:

(有一位名叫大卫·普曼斯的哈佛教授表示:火种是敲开人类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种子,在西方的神话里,火种是上帝给予人类的;在希腊神话中,火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在中国的神话中,火种是人类坚持不懈地钻木得来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附注)

①哈佛教授称赞中国的神话优于西洋神话,中国神话能代表中国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与自然斗争。报道说,这位教授引用的是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故事。教授重视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神对人不怀好意,人只有靠自己,不能靠神,他认为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是在这种思想下产生的。

②请恕直言,中国古代神话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哈佛教授所举的这几个例子,钻木取火、大禹治水不能算是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最后的结局是人类失败了……说到神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人并不认为上古时期的洪水泛滥是神要灭绝人类,神并未扰乱人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各地不能团结,神也并未派一个美女提着一箱子灾难【注】下嫁人间。而且中国古代神话没有建立一个有系统的天界,缺少神与神的斗争。这都是想象力不足的证明。

(摘编自王鼎钧《中国神话大检阅》)

【注】一箱子灾难,指潘多拉魔盒。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诞生于人类原始蒙昧时代,其中有生存环境恶劣的因素,也有先民认知水平低下、无法解释宇宙万象的因素。
B.中国流传的各类神话的呈现特征,与早期中国地理位置、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特征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反映了先民的思想观念。
C.龙以其超自然力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各族图腾中突显而出,得到公认,为融合凝聚各族起到了文化核心和纽带作用。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哈佛教授重视老子这句话,并用这句话归结了中国上古时期神话的产生来由。
2.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论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第二段与最后一段遥相呼应,前者介绍神话本身,后者概说神话的精神内涵,行文严谨周密。
B.材料二的第②段中省略的部分可能是说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类神话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去构架宏大的故事,只能仓促结尾。
C.两则材料都认为西方神话系统较严密,而中国神话系统性没那么强。
D.两则材料的情感立场有明显的不同:材料一在祖先认同的前提下对中国神话的积极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材料二则基本否定了中国神话。
3.下列能证明中国神话流变具有历史化特征的一项是(       
A.有的大神被逐出神坛,有的大神被创造出来,如帝俊被后世遗忘,帝喾跻身于五帝之列;有的大神被妖魔化,如共工、蚩尤等成了传统文化中的恶神。
B.女丑曝日、后稷农耕、刑天断首等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衍化出了天穿节、接姑姑等习俗。
C.神话受到神仙方术的浸染表现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话色彩,如不死国、不死药等。
D.佛教传入中国后借助神话宣传教义,以灵魂不灭、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为内容的死而复生、鬼魂、地狱神话应运而生。
4.请从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阐述材料二第②段的论证特点。
5.德国思想家谢林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0-10更新 | 2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旁不可挡。之后的几十年,话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同时,难免有各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

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都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薪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切。

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得虚假。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敬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创作者若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来。

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摘编自2017年6月28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原创作品。
B.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品质下滑。
C.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利主义泥淖。
D.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与保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沿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B.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又明确指出这一政策就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C.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种种弊端与怪相,发人深省。
D.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脉络清晰,论述针对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制度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B.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洞平庸,电视剧化。
C.创造者以戏剧的形式讲述生活和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
D.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剧水平。
2017-11-22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涎香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与麝香等香料一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香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一倍,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据说在英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览》中记载:“ 龙涎屿,独然南立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之唾液”。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原来,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的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的话,势必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慢慢地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它的胆囊能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香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选自《中国青年》2005年第20期)

1.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和麝香等香料-样,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香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的气息,又带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龙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气数百年之久。英国的旧王室中一间涂有龙涎香的房子历经百年仍香飘四溢,就是一个真实的例证。
D.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珍品。
2.下列对龙涎香的来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星槎胜览》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这种说法虽然不科学,但却赋予龙涎香以一层特别神秘的色彩。
B.龙涎香的产生与抹香鲸的食谱有关,如果章鱼等体内有坚硬角喙的抹香鲸猎物从大海中消失,龙涎香很可能也就不复存在了。
C.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来,它们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的方式有两种: -是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二是通过呕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还要接受风浪的浸润加工,很长时间后才能成为芳气袭人的龙涎香。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也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美妙馈赠,现在,神奇的自然也需要人类的呵护,那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行为是应该禁止的。
B.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中的上品,但灰色、浅灰色的龙涎香如果保存得当,经过长期的发酵,品质也不亚于白色的龙涎香。
C.牛黄作为牛的胆结石而人药,龙涎香作为鲸鱼的胆结石而成为香料,都很珍贵,但龙涎香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更难得,也更加珍贵,难以“飞人寻常百姓家”。
D.中国沿海并无抹香鲸出没,因此龙涎香在中国尤其显得珍贵,中国古代所使用的龙涎香多半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地区进口来的。
2020-09-01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