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3 题号:168815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初春时节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B.王维的诗描写的是动景,周弼的诗描写的是静景。
C.《夜深》前两句,按正常的顺序,应是“独坐书床对夜灯,虚堂人静不闻更”。现在倒过来,先写感觉,后写感觉的主体,正是为了突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氛围。
D.“春雪霁”,溪成冰;“不知”二字,写出诗人久读后起身开门四望的瞬间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夜读后超然物外的心情。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请你简要分析。
【知识点】 王维(701-761)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下列几项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
B.作者感情经历了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这几个阶段。
C.“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这两句写到环境,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日喜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缭乱。
D.“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写出了作者犹豫不决的心情。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019-03-06更新 | 18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问来使

陶渊明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

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注释】①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②天目:天目山,在浙江省临安市境内。
1.以下对两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前两句采用白描记言,表现出想了解家乡情况的急切心情,言语中透出天真与亲切。
B.陶诗通过问家中的菊花长了几丛,想象菊花酒已经酿好,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王诗问梅花,陶诗问菊花,都表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透露出他们脱俗超凡的兴致。
D.两首诗题材与形式相似,都运用了设问的手法,向来者打听家乡的事,语言含蓄蕴藉。
2.前人评王维这首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有悠扬不尽之致”。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2018-02-11更新 | 8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点明了季节(秋天)、时间(晚上)、地点(空山)、天气(刚下过雨),“空”字意蕴丰富,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颈联巧笔写人,因为浣女隐于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C.尾联诗人发出但愿长留于此的感慨!诗句实际上是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
D.本诗的秋景虽不同于“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风”的情调、色彩,但与《沁园春·长沙》中描绘的秋景却是完全一样的。
2.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2-10-14更新 | 2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