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689454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于敬亭送从侄高游庐山序

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

羨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选自《李太白全集》)


【注】①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②《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③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④香炉:庐山香炉峰。⑤潈:急流。⑥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⑦孤负:辜负。
1.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2.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______
3.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A.希望你不要辜负我早先的愿望,别在名山留下遗憾。我这一生也没有机会和你一起游访五岳了。
B.我没有实现早先的愿望,惭愧地回到名山,希望以后我们能相约一起游访五岳。
C.希望你不要辜负我早先的愿望,别在名山留下遗憾。希望以后我们能相约一起游访五岳。
D.我没有实现早先的愿望,惭愧地回到名山,我这一生也没有机会和你一起游访五岳了。
4.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从上羽猎,游观侈靡,穷妙极丽,以为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故聊因《校猎赋》以风。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氏诋譬圣人。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

时,大司空王邑谓桓谭曰: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传于后世乎?谭曰:必传,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有删改)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选自李白《蜀道难》)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B.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C.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D.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讲究文采,韵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法言,为扬雄模仿诸子百家而作。“法”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
C.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井宿是秦的分野,参宿是蜀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
D.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在古代诗词中,“子规”这一意象或用于游子思乡之诗,寄寓羁旅之苦、思乡之愁:或用于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之情;或化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或用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以及春国之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扬雄勤学好思,好古乐道。扬雄小时候博览群书,喜欢深沉的思考,喜好辞赋,不读非圣贤之书。后来,仿照经典进行创作。
B.扬雄积极入世,心系社稷。他跟随成帝游猎,认为排场过于奢侈,不是古代明君的射猎之道,并创作了《校猎赋》进行讽谏。
C.扬雄作品问世,声名远扬。《太玄》《法言》等作品相继问世,虽然深奥难懂,时人仍然十分推崇,并且相信其能流传于后世。
D.扬雄淡泊宁静,不为利禄。丁明、傅晏等人专权,那些趋附于他们的人,有的官至二千石,但他却起草《太玄》,用以自守。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扬雄对屈原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处世态度?
2023-03-20更新 | 3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韩荆州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候,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韩荆州:韩朝宗,时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等,以善于识拔后进,在士人中享有盛名。②吐握之事:周公吐哺,一沐三握发。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③谟猷筹画:计谋策略。④刍荛:割草打柴之人,谦言自己的诗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侯制作神明               侔:相等
B.未下车即荀慈明            辟:征召
C.不以长揖                  见:被
D.白谟猷筹画,安能自   矜: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才名见知                         此类推
B.奔走归之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知君侯推赤心诸贤之腹中     业精于勤荒
D.即其人                                过而能改,善莫大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平原君的门客毛遂,是为了表达自己渴望成为韩朝宗的左膀右臂,这落笔本是典故活用,行文妥帖;同时转笔很是出人意料,徒增艺术魅力。
B.文中用典纵横古今,将王允山涛比作韩朝宗,又以荀爽、孔融自况;情感汪洋恣肆,直接明快的态度风格贯穿全文。
C.文中作者提出请韩荆州阅读自己的作品,并愿意当面呈上,就像薛烛相青萍宝剑,卞和识璞玉一样,自己也能得到韩荆州的赏识。
D.李白此文虽未脱尽六朝骈文影响,但修辞上一扫绮靡恶习而清新可喜,语言流畅,既有时文之韵致,又不受时尚之羁绊,自成大家风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2)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2020-12-09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节选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材料二:

从南明入台,山如剥笋根,又如旋螺顶,渐深遂渐上。过桃墅,溪鸣树舞,白云绿坳,略有人间。饭斑竹岭,酒家胡当垆①艳甚,桃花流水,胡麻正香。过会墅,入太平庵看竹,俱汲桶大,碧骨雨寒,而毛叶离屣②,不啻云凤之尾。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帻去裈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③郁起,至则野佛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山是桐柏门户,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疑意其巅。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俱在明昧之际,不知供奉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人哉!

(【明】王思任《天姥》)

[注]①酒家胡:酒家妇。当垆;在柜台内卖酒。②离屣:此处形容竹叶纷披之状。③丹:指代寺庙。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山灵有力[A]夤缘[B]入供[C]奉之梦[D]一梦而吟[E]一吟[F]而天姥与天台[G]遂争伯仲席。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暝”指天色昏暗,与《醉翁亭记》中“云归而岩穴暝”的“暝”意思不同。
B.青云梯,古时指上天的阶梯,多指高峻入云的山路,也可指高位或谋取高位的途径。
C.“熊咆龙吟殷岩泉”中的“殷”指震动,与成语“殷天动地”中的“殷”意思相同。
D.“不知供奉何以神往”,这里的“供奉”指的是李白,因为李白曾官供奉翰林院。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写的都是梦境,这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B.王思任登山后发现太白所谓“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且放白鹿青崖间”这类景象“俱在明昧之际”,意在讽刺李白夸大其词,所言不实。
C.王思任从天台山行至天姥山,本欲领略李白诗中所写天姥山的景象和气势,而当实地见到李白所言梦寐之景时,他感到失望,感慨万千。
D.《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部分正面描写登山所见之景和迷离恍惚的神仙世界,写得有声有色,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更添浪漫主义色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使吾家林得百十本,逃帻去裨其下,自不来俗物败人意也。
5.《天姥》作者亲历天姥山,见到了哪些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截然不同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2024-04-03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