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68996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邦宪,字希尹,贵州清平卫人。嘉靖七年酮世职为指挥使。累功,进署都指挥金事,铜仁参将。苗龙许保、吴黑苗叛,总督张岳议征之,而贼陷印江、石轩,邦宪坐速问。岳奏留之。邦宪遂与川、湖兵进贵州,破苗砦。窜山箐者,搜戮殆尽。上功,邦宪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邦宪使使购老等执许保送军门,而黑苗窜如故。复以计购乌朗土官田兴邦等斩黑苗,贼尽平。遂进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台黎砦苗关保倡乱,四川容山、广西洪江诸苗应之,远近骚然。邦宪与湖广兵分道讨破之,传檄十八砦,许执首恶赎罪。诸苗听抚,设盟受约而还。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策贼必夜袭先设备贼至,击败之。贼求援于播州吴鲲。诸将惧,邦宪曰:吾调水西兵攻乌江,声杨烈纵鲲逆罪,烈奚暇救人乎?已,水西兵至。邦宪进遇其巢,乘风纵火,斩关而登,贼大奔溃,擒贼首父子,斩获四百七十余人。进署都督同知。播州韩甸与张问相攻,甸屡胜,遂纠生苗剽湖、贵境,垂二十年。问亦纠党自助。邦宪讨之,斩百余人。问潜出,被获。官军乘胜入甸巢。会暮,大雨,迷失道。守备叶勋、百户魏国相等陷伏中,死焉。邦宪夺围出,还军镇远。再征之,贼沿江守。邦宪佯与争,而别自上流三十里编竹以渡。水陆并进,大破之。斩甸,容山平。进右都督。邦宪生长黔土,熟苗情。前后进秩者四,赉银币十有三。所得俸赐,悉以飨士,家无赢资。为总兵官十七年,威镇蛮中。卒官,赠左都督

(节选自《明史·石邦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策贼必夜袭/先设备/
B.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策/贼必夜袭/先设备/
C.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策贼必夜袭/先设备/
D.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策/贼必夜袭/先设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颁布的名号,还可用来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文中“嘉靖七年”是用年号纪年。
B.进、署、充都是表示官职任用、变动的词语。“进”一般是指提升调用,“署”是指代理、暂任官职,“充”是充任、出任。
C.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明代在西北、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用土官管理。
D.追赠即表示加封死者官职、勋位,和朝廷给予死者谥号意思相同。文中“赠左都督”即在去世后加封官职以示褒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邦宪历经挫折,屡次获胜。曾因敌贼攻陷印江、石阡,他被逮捕问罪;也曾因天黑遇雨而迷失路径,被叛军包围,但他最终平定了叛乱。
B.石邦宪攻其不备,出奇制胜。他花重金收买老穀等人擒住龙许保;苗人卢阿项作乱,他借水西兵攻乌江,分化、瓦解叛军,敌贼崩溃被歼。
C.石邦宪善于用兵,足智多谋。再征韩甸的战役中,他假装与敌贼抗争,而另外从上游编竹渡江,水陆并进大破敌贼,斩杀韩甸,平定容山。
D.石邦宪不贪钱财,爱护士兵。他先后四次增加俸禄,十三次被朝廷赏赐银币,但所得俸禄赏赐全用来招待士兵,自己家中没有多余资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
(2)播州韩甸与张问相攻,甸屡胜,遂纠生苗剽湖、贵境,垂二十年。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大海,字通甫,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谒滁阳,命为前锋。与诸将略地,以功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从破宁国,拔徽州,略定其境内。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枢密院判官。克兰溪,从取婺州,迁佥枢密院事。移兵攻绍兴,再破张士诚兵。太祖以宁、越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诚将吕珍围诸全,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夺堰反灌珍营。珍势蹙,于马上折矢誓,请各解兵,许之。王恺曰:“珍猾贼,不可信,不如因击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武。”师还,人皆服其威信。陈友谅寇龙江,命分军捣信州,以牵制敌。大海用王恺言,亲引兵往,遂克信州,以为广信府。信方绝粮,或劝还师。大海曰:“此闽、楚襟喉地也,可弃之乎?”筑城浚隍以守之。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大海以为言,始命罢去。苗将蒋英、刘震、李福来归,大海喜其骁勇,留置麾下。三人者谋作乱,请大海观弩。大海出,英遣其党跪马前,诈诉英过,大海未及答,反顾英。英出袖中槌击大海,中脑仆地。英等大掠城中,奔于吴。后李文忠攻杭州,杭人执英以降。太祖命诛英,刺其血以祭大海。大海善用兵,每自诵曰:“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以是军行,远近争附。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追封越国公,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节选自《明史》一百三十三卷)


【注】①宁国,县名,在今安徽省境内。②越,绍兴古称越州。③诸全:诸全州,今浙江诸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B.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C.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D.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之意,担负保卫皇帝、皇宫安全的使命。
B.枢密院,古代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始于唐朝,止于明朝。
C.谥,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奖的称号,始于西周。
D.配享太庙,指宗亲、功臣等经皇帝特批供奉在太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大海英勇善战,屡次立下战功。胡大海投靠朱元璋后,跟随他攻取了宁国、徽州;他击退率军前来进攻的杨完者,同邓愈、李文忠攻下建德。
B.胡大海胆识过人,坚决守卫广信。陈友谅率军进攻信州,他亲自迎敌;当时信州粮食不足,有人劝他撤军,他认为信州是战略要地,坚决守卫。
C.胡大海喜爱人才,却被降将杀害。他喜欢三个前来投降的苗将,认为他们骁勇善战,把他们留在自己军中,可三人却谋反作乱,设计将他杀害。
D.胡大海心怀悲悯,百姓争相归附。他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只是坚持着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的原则:而这也正是人们归附他的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
(2)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
2022-06-23更新 | 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懋,字德夫,慈溪人。武宗正德六年进士。授浦城知县,擢南京吏科给事中。御史张经、宁波知府翟唐忤奄人被逮,懋偕同官论救。织造太监史宣诬主事王銮、知县胡守约,下之诏狱。懋言:“宣妄言御赐黄棍听挞死官吏胁主簿孙锦死今又诬守职臣乞治宣罪还銮守约故任”未几,复偕诸给事言:“臣等屡建白,不择可否,一概留中。万一奸人阴结党类,公行阻遏,朝有大事,陛下不闻,大臣不知,祸可胜言!”皆不报。已,又劾罢盐法侍郎薛章,请黜太仆少卿马陟,留 御史徐文华,召还谢迁、韩文、孙交、张原、周广、高公韶、王思等,罢游畋射猎,复御朝常仪,还久留边兵,汰锦衣冗官。诸疏皆侃侃。江彬导帝巡幸。懋言:“彬枭桀憸邪,挟至尊出居庸,无大臣保护,独处沙漠将半载。两宫违养,郊庙不亲,四方灾异迭见,盗贼蜂起。留彬一日,为宗社一日忧,乞立置重典。”时中外章奏,帝率不省视。规主阙者,往往得无罪。一触权幸,祸立至,人皆为懋危。而彬方日侍帝娱 乐,亦不之见也。请回銮,谏南幸,懋皆与。宸濠反,帝在南都,懋从行。请急定平贼功赏,既又数请还京,率同官伏阙,皆不省。

世宗即位,疏荐建言贬谪诸臣周广、范辂等二十人,皆召用。劾南京祭酒陈霁、太常卿张道荣,皆罢。未几,言:“谢迁、韩文起用,乞仿宋起文彦博故事,不烦职务,大礼大政,时令参预,必有裨新政。”帝虽善之不能用。

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嘉靖四年,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与按察使张祐疑其伪,执之。事闻,逮下诏狱,谪藤县典史。屡迁至广西布政使。十六年入为应天府尹。坐所进乡试录忤旨,致仕,卒。

(出自《明史•孙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妄言御赐黄棍/听挞死/官吏胁主簿孙锦死/今又诬守职臣/乞治宣罪/还銮/守约故任
B.宣妄言御赐黄棍/听挞死官吏/胁主簿孙锦死/今又诬/守职臣乞治宣罪/还銮/守约故任
C.宣妄言御赐黄棍/听挞死官吏/胁主簿孙锦死/今又诬守职臣/乞治宣罪/还銮/守约故任
D.宣妄言御赐黄棍/听挞死/官吏胁/主簿孙锦死/今又诬守职臣/乞治宣罪/还銮/守约故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狱:关押钦犯的牢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B.给事:官名,给事中的省称。明代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C.祭酒:官名,汉平帝时置六经祭酒。隋唐后,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之长。
D.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又称“春闱”。
3.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懋为人正直,屡施援手。孙懋曾上疏营救因忤逆太监而被关入诏狱的王銮、胡守约,请求惩治史宣等人。
B.孙懋关心国事,心系朝廷。孙懋曾进言说一旦奸臣私结党羽,公然阻挠朝政,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C.孙懋敢于直言,不惧权幸。江彬诱导皇帝出巡,孙懋认为其置皇帝于险地,乞请将其重法处置。
D.孙懋爱憎分明,力荐贤良。孙懋向世宗力荐因进谏而遭贬斥的大臣十二人。又弹劾南京祭酒陈霁、太常卿张道荣。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急定平贼功赏,既又数请还京,率同官伏阙,皆不省。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5.孙懋向皇帝进言,两朝皇帝的做法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2021-06-06更新 | 9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性颖敏,有权略。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丁母忧归。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故事,吏部率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严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嵩,而益精治斋词迎帝意。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帝既诛鸾,重阶,数与谋边事。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皆用之。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九载,改兼吏部尚书。

杨继盛下锦衣狱,嵩陆炳究主使。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为危语动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嵩惧,乃。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阶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帝悦,密传谕行之。

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徐阶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既诛鸾,重阶            益:更加
B.度未可与争,乃谨     事:侍奉
C.嵩惧,乃                      寝:入睡
D.嵩陆炳究主使               属:嘱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B.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C.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D.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阶很被皇帝看重。朝廷推举徐阶做吏部尚书,皇帝不想他离开自己而没让他任职;官居一品后,一再加官进爵;皇帝曾多次和他谋划边境事宜。
B.徐阶非常关心边事。仇鸾被诛,当时商议减去他增加的卫卒,徐阶不赞成;倭寇侵犯东南,徐阶力主发兵,并请求征收麦子数十万石运输到边关。
C.徐阶行事讲究谋略。他考虑到不可与严嵩争锋,恭谨侍奉他,且更加精心写斋词迎合帝意;杨继盛一案,又用直言劝阻严嵩,使他害怕而罢手。
D.徐阶深遭严嵩忌惮。严嵩害怕夏言置自己于死地,而徐阶又与夏言关系密切,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曾借独对的机会诋毁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20-01-08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