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692102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山·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句写出了诗人劝慰祐之秋饮如同甘露的美酒,夜吟冰雪的诗句。
B.下阕前两句是虚写,回忆二人当年的快乐时光,写出往昔生活的美好。
C.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
D.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直接道出了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耐人寻味。
2.下列对本词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豪放雄阔B.绮丽飘逸C.质朴清雅D.蕴藉深沉
3.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没有传统送别诗的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蕞(zuì)尔:微小。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唤起”一句,用“满怀冰雪”来表达作者前途渺茫,功业难成,家国沦陷,心寒如冰的悲痛。
B.“鲸饮”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和寄寓着壮志的剑意,有阳刚豪迈之气。
C.“野光”一句,描绘了月华浮动、天空旷远的清幽画面。上承前面写景,下启后面抒情。
D.“此事”一句和前面“不知今夜几人愁”形成呼应,表达了作者借酒浇愁的苦痛之深、愁思之重。
2.“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借以代指时间。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本词的词眼是哪一句?请写出并简要赏析。
2018-12-12更新 | 5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注]词人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毕生坚持抗战,为主和派所不容。催科:官府催交的租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云烟”二字给人轻淡之感,其实轻淡中包含着词人对往事如烟的感叹。
B.上阕次句将自己比作入秋蒲柳,意思是说自己身体非常孱弱,过早地衰老了。
C.“早趁催科了纳”既照应题中“以家事付之”,同时揭示了当时赋税的繁重。
D.结尾两句词人以“乃翁”自称,说自己依然还可以管管竹林、青山、绿水。
2.词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2018-12-05更新 | 30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辛弃疾

粝食粗衣饱暖时,从他鼻涕自垂颐。

万金药岂世无有?九折臂余人始知。

过雨沾香辞落带,随风飞絮趁游丝。

我无妙语酬春事,惭愧新歌值凤吹

〖注〗。①带:同。②凤吹:笙箫等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诗题和内容,可推知赵文远写诗给辛弃疾,询问他的身体、生活情况。
B.颈联转入春景的描写,花瓣经雨飘落、柳絮风中飘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C.尾联暗点本诗是用来唱和的,诗人自谦无才描写春景,称赞友人诗写得好。
D.本诗托物言志,豪放慷慨,艺术风格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似。
2.诗的颔联讲述了怎样的生活经验?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16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