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9 题号:1692109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观念中对于贫困的定义常以经济收入作为单一衡量标准,其本质是一种绝对贫困、生存贫困的界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不少学者在关于贫困的探讨中引入了“发展”视角,如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提出了能力贫困观和权利贫困观,以“可行能力”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对贫困进行了新的解读与测量。贫困概念从“收入”向“能力”的认知界定转向,也促使扶贫实践研究经历了从“扶物”到“扶志”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不少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到扶贫实践中贫困者的贫困心理问题。研究人员发现,很多时候收入的增加却难以消除贫困者的贫困“主观体验”,也无法消除他们根植于深层的社会剥夺感,甚至有时会使情况愈加恶化,使贫困人产生社会排斥情绪,重新陷入物质贫困的泥沼。……这实际上已涉及了贫困心理困境的议题。为此,要想真正唤起贫困者的脱贫斗志、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不能仅仅以政策制定者的视角进行设计,也要了解和解决贫困者长期存在的心理阻碍。

从影响因素角度将贫困心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个体性心理困境、社群性心理困境和制度性心理困境。个体性心理贫困强调个人家庭际遇和个性品质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负面心态,如子女缺位导致的悲观心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依赖救助的懒汉心理等。社群性心理困境表现为群体影响下的贫困心理问题。在现实中,贫困现象往往集中、连片地发生,长期的贫困生活形成了一种“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成长的人的基本特点和性格,因循守旧、观念陈腐、缺乏脱贫的激情与活力。而随着扶贫政策和资源的注入,因救助分配等问题,这种小群体内部还会出现攀比、反抗、不满等失衡心理。制度性心理困境是由于扶贫政策的设计者、实际执行者和接收端的受助者三者之间存在着身份差异和信息不对称,制度设计不可避免的局限,执行中存在“一刀切”和“全覆盖”等现象,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贫困者的心理困境问题,如失衡心态、懒汉心理、遗弃心理等。

时下的脱贫攻坚进程中,相较于收入贫困诸问题,贫困者所展现的贫困心理问题之隐匿性、复杂性和顽固性等特征更为显著。因此,对于贫困者贫困心理问题的治理也需要多管齐下,进行全面改善。首先,助力个体心理增能。在通过文化教育、技能培训“赋予”贫困者技术能力之外,还要激发贫困者主动发展、适应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其次,促进社会资本增值。开展集体产业项目,促进乡村整体而全面的发展,使贫困者个体参与到社群和乡村发展的整体图景中去。再次,破除“穷根”文化。加强乡风民俗、文化教育、法律观念等精神方面的正确引导,塑贫困者崇尚劳动、奋发图强、回报社会的价值观念。最后,打破制度壁垒。扶贫工作要注重国家政策的宣传。将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统筹,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真正做到“脱贫攻坚不落下一户一人”。

总之,“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工作,激发贫困者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是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取得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张军《脱贫攻坚的“扶志”转向——兼论贫者心理困境及其改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观念常以经济收入作为衡量是否贫困的单一标准,当下这种观念逐渐发生转变。
B.近年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贫困心理问题,并力求了解和改善贫困者的贫困心理困境。
C.贫困者贫困心理问题的隐匿性、复杂性和顽固性等特征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更高要求。
D.“扶志”是要唤起贫困者的脱贫斗志、激发其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与“扶贫”相辅相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论述了贫困的传统定义及其认知转向,引出后文关于贫困心理的论述。
B.文章例举阿马蒂亚·森的观点论证了扶贫实践研究从“扶物”到“扶志”的转变。
C.文章基于影响因素,从个体、群体、社会制度三个层面划分了贫困心理的三种类型。
D.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最后一段总括全文,点明“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核心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脱贫户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地改善,脱贫户可能会再次陷入物质贫困。
B.政府“一刀切”和“全覆盖”式的扶贫制度,导致贫困者产生了攀比心理和懒汉心理。
C.帮扶人员对贫困者的心理干预关键在于帮助贫困者及时解决所有贫困心理困难。
D.解决贫困心理问题需要从贫困者自身和外部多管齐下,内外合力才能真脱贫。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中国阅读状况出现了诸如阅读环境虚拟化、阅读过程碎片化、阅读内容低俗化、阅读目标猎奇化等一些足以影响国民精神素养、思想水准乃至价值体系的不良现象。针对这一状况,一些有识之士在全国开展了一系列倡导经典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等阅读推广活动。作为中国“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的朱永新,是近年阅读推广活动的强力促进者。其新作《书香,也醉人》,是汇聚其关于阅读的基本主张和理论探讨的精品读物。

朱永新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倡导并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1500多所学校推广的“新教育实验”,影响广泛。在朱永新的教育理念中,阅读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基于“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的新教育理念,朱永新在《书香,也醉人》一书中首先阐述的一个关于阅读的基本逻辑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造就着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没有健康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家园;就一个民族而言,阅读不仅是个体的行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着它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的培育作用。简而言之,《书香,也醉人》首先传达的价值阐释是,人的精神世界会因阅读而拓展,民族的精神高度会因阅读而提升;面对当下我国并不乐观的全民阅读状况,阅读经典应当成为个体乃至全民为实现中国梦而选择和坚持的一种生存方式。

如果说论述“为什么需要阅读”是一个理论问题,回答“怎样进行阅读”则是一个实践问题。《书香,也醉人》把阅读问题从理论倡导提升到了路径描述和政策推进层面,从而显示了其特色和可操作性。

当今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的竞争,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朱永新看,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仅要继续大力发展和提升教育和科技水平,而且必须重视全民阅读水平的提升。经过对中国全民阅读状况的分析,朱永新认为,没有一个全社会基本认同的基础书目,人们面对良莠不齐的图书海洋时囿于选择的困境而“望洋兴叹”,这是制约全民阅读水平提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制定基础书目不仅对全民阅读起到导航作用,更重要的是,研制和推广国家基础阅读书目,对于夯实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只有拥有共同语言、共同经典的民族才是一个民族共同体,而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只有拥有共同基本立场与价值观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共同体,而不是一盘散沙”。面对近年图书出版界因商业驱动、销量至上等因素带来的公益性、公信力降低,图书内容泡沫化、快餐化,图书推介缺乏普及性、稳定性和推广意义等问题,朱永新在书中推出了针对不同阅读群体、已经为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一定层次性、多样性、艺术性的阅读书目。

基础书目是书海遨游的航标,阅读氛围的营造、阅读条件的创建则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保障,《书香,也醉人》给出了简洁的描绘和现实的导引。朱永新认为,针对我国一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另一方面又是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的现状,应该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认真实施。他在书中建构了阅读推广活动的立体保障体系:建立阅读基金,为民族未来投资;设立国家阅读节,敲响唤醒人文精神的警钟;在文化贫瘠的广大农村,广泛建立农家书屋;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毛细血管;扶持公益出版,净化出版市场,推出经典图书;推广实体书店,美化精神花园;打击盗版,助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阅读推广的关键在青少年,提升阅读水平的难点则在全体国民。对此,朱永新从政策建言走向现身示范,以自身成功的阅读经历和感悟,论述了领导干部、教师、企业家、父母等不同身份的角色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和阅读什么经典等具体问题。相对于研制基础书目和创造阅读条件而言,唤醒懒惰、漠然的阅读个体,激起国民强烈的阅读愿望是阅读推广活动中更为重要、更为困难的工作。只有渴望与人类精神高峰对话的人,才会主动品味经典;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境界的人,才会自觉徜徉精神家园;只有真正感悟到经典魅力的人,才能沉浸于书海墨香。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阅读状况出现了诸如阅读环境虚拟化、阅读过程碎片化、阅读内容低俗化等危害国民精神素养、思想水准乃至价值体系的现象。
B.教育学家朱永新提出人的精神世界会因阅读而拓展,民族的精神高度会因阅读而提升。
C.在回答 “怎样进行阅读”时,《书香,也醉人》把阅读问题从实践提升到了路径描述和政策推进层面。
D.近年来,因商业驱动、销量至上等因素,图书出版界产生了公益性、公信力降低,图书内容泡沫化、快餐化等问题。
2.下列不属于提倡“阅读推广活动”的原因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国阅读状况出现了诸如阅读环境虚拟化、阅读过程碎片化、阅读内容低俗化、阅读目标猎奇化等一些足以影响国民精神素养、思想水准乃至价值体系的不良现象。
B.人的精神世界会因阅读而拓展,民族的精神高度会因阅读而提升,阅读经典应当成为个体乃至全民为实现中国梦而选择和坚持的一种生存方式。
C.没有一个全社会基本认同的基础书目,人们面对良莠不齐的图书海洋时囿于选择的困境而“望洋兴叹”。
D.只有拥有共同基本立场与价值观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共同体,而不是一盘散沙。
3.结合全文,回答《书香,也醉人》一书中阐述了哪些内容?
2016-11-18更新 | 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实在是一部受众广泛的电影,无论你是几岁的孩童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亦或是成熟稳重的成年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孩童能明白它接地气的笑点与通俗易懂的剧情;青少年会赞叹其中气盖群英的英雄气概与振奋人心的斗争精神;成年人则能产生很多的思考与启发。

早期的国产动画总被扣上低龄化、做工粗糙、剧情俗套老旧的帽子,而现如今的国产动画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裳》到《白蛇缘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不断地进步着,一次次地刷新自己的上限。细腻的动画细节与燃爆的打斗场面,恰到好处的音乐与震撼的爆炸音效,更不必说情感到位的配音与台词,这部电影实在带给了观众太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摘编自《彯评:脚踩星河踏月,不惧万敌我在》,《知乎》2019.08.07)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神话里的修仙之人,通过内功和外功的修炼,经历天劫,目的是得道成仙,超脱生死,最后以自由之态畅游在人仙共存的空间里。但《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完全没有“修成正果”的意识。作为“魔丸”降世的他,反倒是从一出生就背负着“原罪”。在整部动画片里,哪吒既要与恶劣的外部环境(众人视其为魔的偏见)作斗争,又要与内心的诱惑、恐惧和痛苦(没有乾坤圈的压制立时成魔)作斗争,从而洗脱“原罪”,拯救自我。这样的受难与救赎的主题,恰恰在西方奇幻文学中司空见惯。

此外,在中国传统神话中,主人公在遇险时,往往会得到贵人相助或借助法宝脱险,以外力的帮助为主,而较少通过内心斗争寻找解决方法。但《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观众可以看到作为主人公的哪吒的自我成长与自我救赎,激烈的内心斗争和艰难的自我抉择。

这个前所未有的哪吒形象,其抗争的不再是抽象的封建制度及其道德观念,而是作为一个“人”的选择权。或许,也正是在当今这个普遍认同个人价值并为之奋斗的时代,《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才会引发观众如此强烈的共鸣。

摘编自《哪吒的反抗:从反抗封建伦理,到自我救赎与成长》,《新京报》2019.07.31)

材料三:

原著中的哪吒,虽然顶着灵珠子的名头,但表现却更像个小魔头。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虽然号称“魔童”,但他的魔性其实是有所弱化的,虽然常常搞破坏,但这更多是由于对自身神力缺乏控制,虽然作弄陈塘关的百姓,但更多是一种恶作剧式的体现,是对自身不被接受的自暴自弃式报复,他的内心还是希望得到他人认同的。这是编剧者的取巧之处,如果是原著中那个骄横跋扈的哪吒,估计很少有人自我代入。而这种代入感的建立,是哪吒人物塑造的关键,因为他代表的不仅是一个遥远的神话人物,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象征。

“生而为魔”的又岂是哪吒?弗洛伊德早就说过,刚出生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天使,而是以自我满足为第一位的自私“恶童”。弗氏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其中“本我”代表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以自我满足为目标;“超我”代表社会道德与权威的内化,规训人的行为;而“白我”居于两者之间,将本能冲动和道德制约根据现实进行调和。儿童的“超我”尚未完全成型,“自我”也尚未构成,因此无疑是自我满足型的“本我人格”的代表。这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以某种意义上,我们生来也都是“魔童”。

(摘编自《魔丸与灵珠:心理学角度的冲突构建》,《搜狐·文化》2019.08.11)

1.下列不属于《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成功的原因的一项是(       
A.做工精致,剧情新颖,打斗场面燃爆,音效恰到好处,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
B.完全遵循中国传统神话价值观,完美借鉴西方电影艺术,塑造了全新的哪吒形象。
C.“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奋斗故事引起现代人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的强烈共鸣。
D.喜欢搞破坏和恶作剧的哪吒颠覆了原著中骄横跋扈的形象,观众有了更多代入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哪吒之魔童降世》广受好评,表明国产动画进步明显,不断地刷新自己的上限。
B.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主人公以外力的帮助为主,不太注重内心激烈斗争来寻求自我救赎。
C.原著中的哪吒的表现更像个小魔头,因为原著中的哪吒反抗封建制度及其道德观念。
D.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私和冲动很难避免,我们的心中都曾住着一个“魔童”。
2022-01-08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打工族创造的无形资产     陈耀明
在四川、贵州等地的一些偏僻小镇上,很多小商店都挂着这样的牌子:“代办到东莞(长安、厚街)直通大巴,×日发车”、“代办到中山(经南海、顺德)直通车,×日入粤”……同时,这些小镇的店铺有不少打着“广式”招牌:“粤美发廊”、“穗雅时装店”、“深圳西饼屋”……
由此不难发现打工大潮对内地的影响,沿海文化对内地的辐射。然而,“打工潮”的意义不仅于此。
人口流动是由种种落差造成的。然而,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莽撞地闯进城市之后,却在不自觉地缩小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以及地区差别。这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中国城市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积累。同时,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在城市实现了巨大的商品价值,为中国农村发展第一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本积累。
以东莞为例,这里的打工仔打工妹去年汇往家乡的资金达86亿元,平均每天2300多万元。
四川省(含当时的重庆市)去年收到出省打工族汇款202亿元,相当于全省全年的财政总收入。其中一些县的汇款数倍于全县的财政总收入。
事实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打工潮”到“创业潮”的历史跨越也已经清楚地表明: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不仅仅是解决了几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不仅仅是寄回了几百亿劳务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中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一代人!
中国目前有流动人口8000万,其中青年人口为6000万,平均年龄是23.4岁。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工潮”堪称又一次“青年大迁徙”。
中国的上一次青年大迁徙是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迁徙总规模为1800万人。
然而,打工青年却比插队青年幸运得多,打工青年在发达的城市呼吸着商业文明的气息,感应着工业文明的熏陶,体验着竞争时代的冲击,接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这几乎是每一位成功人士最基本的原始积累。
四川人喜欢把珠江三角洲比作“中国市场经济学院”,他们根据打工的地点还分出“深圳分院”、“顺德分院”、“中山分院”……根据打工的工种又分出“电子专业”、“制衣专业”、“酒店管理专业”……
湖南人把80年代南下的打工仔叫做“黄埔一期”,把90年代南下的打工仔叫做“黄埔二期”。
贵州人认为“招工等于招生”,他们喜欢把外出的打工仔美其名曰“留粤生”、“留沪生”、“留京生”……
四川省劳务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沈亮认为:“打工仔返乡创业,意义并不在投资本身,他们带回了比投资更有价值的观念和技术,这是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湖南省宁远县一位镇长则把打工仔称为“四有能人”,即:经商办厂有本钱,生产经营有技术,管理企业有经验,产品销售有门路。
当一个打工仔从沿海地区返回故乡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土头土脑的山里娃了,而是见过世面的“城里人”。他所津津乐道的那些东西,就连乡里的干部也不大明白,什么配额、报关、CI、H股、MBA……他不但说话的声音变了,走路的姿势变了,重要的是他的脑壳变了!
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同志对打工仔评价说:“打工仔从挣钱填肚子、攒钱盖房子,到投资办厂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他们是四川未来加速发展的潜力所在。”
的确,中国农村的巨变,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打工仔从“打工潮”到“创业潮”的大转变!
“回归”是一次新的进军,当一个打工仔踌躇满志地带着资金、技术、信息,带着规划、设计、方案,从遥远的城市返回故乡的时候,他已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昨天,他们依靠体力出来打工,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的命运!
今天,他们依靠资本回去创业,则能改变家乡的命运、农村的命运!
(节选自《农民工的新选择》,原载《华声报》)
1.阅读全文,分点概括“打工潮”产生了哪些社会效应。
2.从文本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什么新的变化?
2016-11-18更新 | 9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