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16977863
阅读杜甫《登高》,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B.颔联抓住秋日的典型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江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见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艰难苦恨繁霜鬓”表现了他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仍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后游

(唐)杜甫

寺忆①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②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寺:修觉寺,杜甫曾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流落到新津(今属四川),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此篇。②暄:温暖。
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从句式对仗的特点来看有颔联和颈联两联。
B.首联采取倒装句式,突出游览的处所。
C.颔联写山水草木有情,反衬世态炎凉。
D.颈联写诗人从早到暮在此,流连之久。
E.尾联采用散文句式,读起来诘居而拗口。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017-03-14更新 | 11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①双杵:古人捣衣,二女子相对而立,各执一杵以捣之,故云“双杵”。②步檐:走廊。③“牛斗”即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④凤城:指长安。
1.这首诗的开头“露下天高秋水清”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试加以赏析。
2018-01-08更新 | 1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佳人

杜 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①758年,安史之乱第四年,杜甫官降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自给度日。本诗就写于这年秋季。②合昏:合欢花,叶子朝开夜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夹叙夹议,叙述佳人遭遇的社会、家族、个人的灾难,慨叹世情冷酷。
B.诗歌采用一、三人称双重叙述,使笔调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C.杜甫的不平际遇、品性与佳人有相通之处。本诗作意在于“适切放臣之感”。
D.同为弃妇,诗中佳人与《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对夫婿背叛的态度同中有异。
2.请结合相关诗句鉴赏幽居空谷的佳人形象。
2023-09-01更新 | 2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