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17009311
读《鹊桥仙》,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A.“银河”即是天河,“暗度”不仅写夜幕沉沉,星光微茫,而且还传出两人相思不得相见,如今匆匆会面又将分离的万千愁绪。
B.“金风”两句,点出季节。“一相逢”与上面的“恨”字相呼应,但又并不仅仅着眼于“恨”字,这“一相逢”能胜过人间的不分离。
C.本词采用七月七日之夜牛郎织女相会于天河鹊桥的传说。描写的虽是天上的景象,实际上是词人七夕仰视星空时的所见所思。
D.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本词的末两句与上面的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一致的。
【知识点】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2023-01-29更新 | 39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长亭送别》《滚绣球》一曲,完成题目。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对《滚绣球》一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相见恨晚而相别怨疾,两相对照,鲜明有力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爱得深、恋得切的真挚感情。
B.“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借“柳丝”“疏林”与“斜晖”这些别有特色的客观之物,准确寄寓了人物的主观之情。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这句话写马儿行得慢,车儿跟得快,唯如此才能两厢厮守,写出了这一对离别人的一片微细心思。
D.“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以写实的手法深沉凄切地表达了对拆散恩爱夫妻的崔母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
2019-01-30更新 | 454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去的大江和滚滚的浪花,既是眼前的景色,又暗喻时光的流逝。
B.词人用小乔与周瑜进行正反对比,将周瑜塑造成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C.全词既有对古迹的描写,又有对古人古事的记叙,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D.词人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表现出豪壮的情调和旷达的精神。
2023-08-31更新 | 1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