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71507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多种因素、多个部件也是普遍联系的。西方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和“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都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行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华传统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相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华传统医学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辨证论治,亦即《素问》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华传统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整体思维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B.“天人合一”思想注重天、地、人、我的和谐统一,最早是宋代学者张载提出的。
C.“民胞物与”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它提升了整体思维的境界和层次。
D.中华传统医学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论述整体思维的重要概念,为论证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做准备。
B.第四段引述儒道两家的代表性观点,论证了他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C.文章不仅论证了中国传统整体思维与西方的渊源关系,也论述了其现代价值。
D.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的表现与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周易》到儒道两家诸子,虽然在“天人合一”之理的表述上有差异,但在思维观念上是一以贯之的。
B.我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特征中整体思维的理念。
C.根据中华传统医学理论,人体与天地相互影响,因而医生可以选择从自然或社会的角度诊断并治疗疾病。
D.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整体思维,有助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也可使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稳定。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老虎依然我行我素,或在深山老林,或在荒野僻壤,世袭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威猛的老虎没能成为六畜中的一员。但是,这并不妨碍老虎与人的亲密关系,其幻化出的形象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最具代表性的化身应属布老虎。先民将仁爱寄寓在威风凛然的老虎身上,布老虎与孩童形影不离。

老虎变成布老虎,没有了威猛,没有了骁勇,走进中国人生活的老虎早就人格化了,如果说,布老虎身上体现的是仁爱,那出现在《醒世恒言》里的老虎便是道义的化身。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五卷里写大唐天宝年间,福州有个勇武少年名叫勤自励,打猎归来路过大树坡,看见陷阱里掉进了一只黄斑老虎。老虎见到他便前足跪地,像是磕头求救。勤自励心一软放走了老虎。

这只老虎后来大义报恩,为他拦下要改嫁的媳妇。冯梦龙将人间大义维系在了老虎身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而且将老虎人格化了,让它承载了大义,感染人。这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代的冯梦龙让老虎承载了道义,清代的蒲松龄也不甘人后,《聊斋志异》里蹦出来一只赵城虎。赵城虎吃了人,吃掉的还是一个寡身老太婆的独生子。儿子死了,谁来供养老太婆?老太婆痛不欲生,哭闹到县宰那里状告恶虎。捕捉猛虎是件危险事,弄不好会搭上自家的性命,县宰担心无人领命,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忙碌数日,没有交差,还挨了一顿板子。李能跑到庙里哭诉。门口竟蹲着一只老虎,乖乖待着,他绑缚着老虎并带到县衙,完成了差事。

县宰问老虎:你吃了老人家的儿子?老虎居然点头承认。县宰要老虎给老太太当儿子养老,老虎又点点头。要老虎给老人家当儿行孝,岂非笑话!次日老太太开门,门前有一只死鹿。是老虎送来的。老人家卖了鹿皮鹿肉,买来柴米油盐度日。老人家衣食丰裕,安享晚年。老人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左邻右舍帮助安葬了老人家,平日的积蓄足够所需费用。老虎跑到坟前,大声吼叫,声如雷鸣,胜似痛哭。蒲松龄真乃大手笔,老虎被赋予了道义、诚信和礼仪。

冯梦龙和蒲松龄笔下的老虎,比照儒家的五常还差一个字:智。老虎是智者还是愚者?小学课本上出现过《狐假虎威》的故事。是呀,大老虎竟被小狐狸玩弄了一把,还能说老虎聪明?《黔之驴》与《狐假虎威》正好相反,似乎是要给遭到贬损的老虎正名。柳宗元从容走笔,一步一步展示老虎的智慧。第一步写老虎从没见过这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小心翼翼地挨近。第二步写驴一声高叫,老虎以为要吃它,吓得跑出好远。森林之王吓成这般样子,实在可笑,不过老虎并未吓破胆,一走了之。第三步写老虎觉得这庞然大物无能,却没有轻易冒犯。第四步写老虎稍微接近并挑逗,看看老虎多有心计。驴子大发雷霆之怒,不过就是跃动后蹄来踢老虎。老虎暗自欣喜,庞然大物就这般本事。第五步写老虎断其喉,尽其肉

老虎乃大智者也。

即使老虎身上不携带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也难以动摇其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老虎是力量的象征。东汉应劭辑录的《风俗通义》指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何其勇武!何其威风!国人视之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

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随处都活跃着老虎。书籍里有,绘画上有,最传神的是成语。如形容身体健壮的虎背熊腰,如形容智慧谋略的调虎离山,如形容胆量过人的降龙伏虎,如形容人才济济的藏龙卧虎,如形容威武气势的虎啸龙吟……

数千年积淀的丰厚的虎文化,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简而言之,虎是威风凜凛的图腾,虎是势运昌盛的象征。虎文化的精髓是威武雄健,勇往直前;虎文化的标识是王者气魄,无往不胜。

(摘编自乔忠延《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

材料二:

西方人把狮子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则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自古就崇虎,喜爱老虎的勇猛和力量,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中,老虎是四瑞兽之一,它能驱恶镇邪,是保护神。据说,古时中原有个虎氏族,是黄帝的一个胞族,后来曾建立过虎方国。而在川蜀一带,古代巴人也有一支叫白虎巴人。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虽然虎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但它一直是权力或力量的象征,如虎符、虎将、虎师等。在普通民众的心里,虎是力量和正义的象征,能驱除灾难和邪恶。受其影响,在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如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刺绣、民间布艺等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都在反复地刻画虎。人们以虎为瑞兽,认为它是力量的象征,让它来守护家、保卫家人;认为它是正义的化身,用它来镇宅、驱逐邪恶。

虎文化最早分布在以狩猎为主的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有了虎图腾。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对蚌塑龙虎图形,由于其年代很早,被称为天下第一虎,可见虎是中原地区的原始图腾之一。黄河流域的虎文化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贯穿于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虎文化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从远古到北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由于受战争影响,主要是唐末战争、宋朝南迁,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迁徙到江南的,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他们将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也一并带到了江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慢慢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

(摘编自刘涟《虎文化在中国的诞生和流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虎能够跻身十二生肖,是因为老虎威猛、骁勇、智慧,拥有着百兽之王的尊贵地位。
B.先民将仁爱寄寓在老虎身上,将老虎变成布老虎,表明先民畏惧老虎的威猛和凶悍。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用《三字经》《弟子规》等教育人,还让人格化的老虎感染人。
D.老虎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数千年积淀的虎文化主导着国人的思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里写县宰担心无人愿领捕捉猛虎的差事,没想到小吏李能竟敢领命。但李能最终没能交差,还挨了板子。
B.国人视老虎为神兽、瑞兽,赋予其美好的人格。老虎活跃在书籍、绘画、成语里,活跃在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里。
C.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把老虎当作百兽之王。中国人崇虎,认为老虎威震山林而使群兽畏服,是权力的象征。
D.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被中原人带到了江南。这些迁移而来的民俗文化与当地传统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俗文化。
3.两则材料都谈论了虎文化,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10-29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美好与沉沦

王岳川

刘欢曾经这样表述他对流行音乐的感觉:“流行的东西如果不是美好的,就会成为流窜。”我知道,这是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说出来的话。

是的,“美好”这个品质对艺术而言太重要了。著名美学家康定斯基说:“艺术是人的活动。它的意义在于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遗传密码,艺术精神的内涵要放在横纵两轴上考察。所谓横轴是指“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维度,纵轴是指“天——地——人——神”的四重境界。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纵轴的意义,只有与天地往来,才能将小我的悲哀与整个人类的命运相连,才能超越有限的世俗而贴近无限。失去了纵轴的制约,艺术将因失落了精神向度而堕落为玩闹。

有人认为中国美术界是在西方美术的摹品下长大的。从真品到摹品,再到劣质的印刷品,美术的精髓在一次次的复制间流失,以至于我们对着模糊不清的图片很难有涤荡心灵的震撼感。有一次,我应邀参观中央美院院藏古希腊雕塑《萨摩色雷斯的尼开》的一个摹品。走进展厅,我顿时被她的壮丽摄住了,完全折服于胜利女神尼开那巨人般的形体、昂然的身姿和坚定的步伐。她临风而立,双翼鼓满了强劲的海风,飞扬的衣裙、前倾的身躯,无不流泻着万丈豪情。艺术不只需要完美的外在形式,它更要求一种强大的精神内涵。

有鉴于此,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古希腊的艺术那么自然健康、生机勃勃?为什么中世纪的艺术那么沉滞呆板?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神秘缥缈?为什么现代艺术那么沉重痛苦?

这里牵扯到本体论的问题。古希腊艺术崇尚自然本体论,追求和谐之美。古代先民用质朴的眼光观察世界,他们惊讶于自己身体所蕴涵的力与美,并热情地歌颂这毫不怪诞的壮丽与毫不怯懦的英勇。中世纪艺术为神学本体论所笼罩,上帝成为永恒和绝对之美,人的肉体和现世生活变得充满罪感,再也无法呈现出古希腊曾有的那种健康活力。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理性成为新的本体论,“人”这个一度失落的主题被重新发现。但只要神的影子还在,人对自己的表现就总显得局促不安、羞羞答答。所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不可能明朗,她只有走向神秘和幽微。

现代艺术是情感本体论的产物,艺术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画家不再追随自然,他们与自然平行着工作,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借艺术超越苦难深重的现实。一去不返的童年,奇异诡吊的梦境,残酷的战争,无情的疾病和令人窒息的死亡都成为画家表现的对象。后现代艺术是本能本体论的体现,将欲望外化并投射到机器上,成为许多后现代作品的创作思路。

几千年过去了,艺术本体论一步步从无所不包的自然下降为悬在人类头上的神灵,再降为人的头脑,人的心,最后终于降到了人的下半身。本能的欲望被无限地夸大,并毫无节制地弥漫开去。在欲望的迷雾中,后现代艺术成为一种捣蛋解构的艺术,除了颠覆和平面化,似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存在的理由。要知道,轻易被记住的,也会同样轻易地被遗忘

于是,我得问问,在美好走向沉沦的途中,艺术能记住什么?历史又能记住什么?

(选自《艺术美学四题》,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要用艺术的美好与光明来影响人的内心黑暗,让艺术作品回归艺术本体论本身,这才是艺术家的真正使命。
B.艺术只有与天地往来,将个人遭际与整个人类的命运相连,才能超越世俗,创造出永恒的作品,否则就会媚俗。
C.艺术不需要完美的外在形式,只要求强大的精神内涵,比如古希腊雕塑《萨摩色雷斯的尼开》的馆藏摹品就是这样。
D.许多后现代艺术作品不再追随自然,无限夸大人的欲望,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其实这是本能本体论的体现。
2.请简要归纳全文的论述层次。
3.结合全文,阐释“轻易被记住的,也会同样轻易地被遗忘”的内涵。
2019-01-25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以来,这则古训被不少家族奉为家规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那么,古人为何如此重视耕读?

关于“耕”,许慎《说文解字》释为:“耕,犁也。”本义指用犁翻松田土,泛指耕种、农耕之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劳作是祖辈赖以生存的方式,他们在田地里从事农耕劳作非常辛勤劳苦,“耕”就与勤劳的品质联系起来。关于“读”,《说文解字》释为:“读,诵书也。”本义为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

耕读并举的生活方式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论语》载“樊迟请学稼”,《说苑》载“曾子衣敝衣以耕”。农家学派的许行提倡士人耕读并举,他不仅自耕自食,还带领学生从事农耕劳动。及至西汉,扬雄提出,“耕”不仅是谋生的方式,从中也可以体悟“道”与“德”,“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东汉袁闳把耕田与治学并举,“(闳)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北宋时期,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鼓励士人、农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规定必须在本乡读书应试,促使各地普设各类学校。这样一来,便把士人、农家子弟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耕读相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形成重视耕读的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学士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一些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诗词歌赋中,也常见关于耕读生活的描述,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元代王冕《耕读轩》“翠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认为应该耕读并举,他在《训子语》中说:“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

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则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精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

(摘编自吴宇轩《耕读文化: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耕”“读”本义在《说文解字》中已有明确解释,“耕”又因从事农耕劳作辛勤劳苦从而与勤劳的品质相联;“读”也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
B.从文字记载可知,先秦时就有士人耕读并举,如樊迟“请学稼”,曾子“衣敝衣以耕”,许行不仅自耕自食,还带领学生参加农耕劳动。
C.宋仁宗在耕读文化传统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他颁布的劝耕劝读政策,密切了士人、农家子弟与土地的联系,使耕读相兼的观念深入人心。
D.自章仔钧正式把“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列为家训后,后代许多家庭也以此八字作为家规家训,劝勉后世子孙要勤劳耕作,读书上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许多家规家训,证明古人家训重视耕读教育与传承,同时告诉我们,耕与读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B.文章首先提出古人重视耕读的问题,然后采用并列结构从基本含义、生活方式、家训家规等方面进行论述。
C.文章结尾在前文充分论述的基础上,进—步解读“耕读”的丰富内涵,并指出了“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
D.文章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论证手法,如引证法,多次引用古籍资料;如例证法,大量列举古人与耕读有关的事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士人对耕读生活十分推崇,甚至有人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耕读轩”,而且还在创作的诗中描绘了自己的耕读生活。
B.通过耕读文化发展进程可知,古人耕读不仅是为了生活和应举,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优良品质,激发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C.在当今社会,开展耕读教育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不失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D.文章列举古代士人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了诸如“耕读轩”“耕读山房”等名以及诗词歌赋中关于耕读生活的描述是为了论证耕读并举的生活方式自古有之。
2022-04-05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