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722534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郴州:位于湖南与广东、江西交界处。②五两轻:“五两”是古时测定风力的器具,用鸡毛五两系桅杆顶上而成。“五两轻”指风大。③青草瘴:据《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④夏口、湓城:二均在郴州以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首送别诗,诗中有哀婉伤感的情绪,但基调并不凄怆,尤其是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豁达。
B.首联写与杨少府共看洞庭山水,秋色萧索,冷月猿啼,渲染了与杨少府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
C.颔联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忧愁三湘水远,厌恶南风大,将杨少府不愿前行的情感写得细致人微、生动感人。
D.颈联设想在明年春天瘴气起、江水涨之时,杨少府可经夏口、滥城而北归,为尾联做铺垫。
2.赵殿成评点此诗的最后两句:“送人迁谪,用贾谊事者多矣,然俱代为悲忿之词。右丞此篇结句,得忠厚和平之旨。”请结合点评,简要分析尾联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
【知识点】 王维(701-761)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虽端居室内,却能遥望远山苍云,“望”字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之景。
B.颔联中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写出了秋原的空阔。
C.颈联一方面间接表现了小台之高,一方面暗写了裴秀才居处和小台深藏林壑的幽雅超尘。
D.“好客多乘月”与《春江花月夜》中“不知乘月几人归”所抒发的“乘月”之情是一样的。
2.诗歌之妙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10-26更新 | 69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各题

山 居 秋 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与《山居秋暝》的“暝”意思最接近的是
A.落日残霞
B.老树寒鸦
C.青山绿水
D.红叶黄花
2.《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的共同之处是
A.描绘相似的秋日景物。
B.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C.展现秋天的缤纷色彩。
D.刻画雨后山村的风光。
2019-06-26更新 | 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接舆,是春秋时代的楚国狂士,“凤歌笑孔丘”,这里指裴迪。
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紧承诗中哪一字?
2.请分析颈联中“墟里上孤烟”中“上”字的妙处。
2017-03-14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