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723189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妮·埃尔诺享誉世界文坛主要得益于其后现代叙事策略,而后现代文学创作与自由主义精神之间则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换言之,自由主义精神与埃尔诺的后现代文学创作之间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安妮·埃尔诺着眼于文学样式的创新,意欲打造一种“不是传记,自然也不是小说,而是文学、历史和社会学融合”的新型文学样式。因为文学样式是作品内容的载体,其创新依据作家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积累及创造力的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带动其他艺术手法的创新。《悠悠岁月》文本运用无人称叙事、中性写作法和碎片拼贴等后现代叙事策略,与自由主义精神有机结合,预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新机制。

无人称叙事样式的出现体现了作者在文学创新上的不断追求,更是时代和社会变迁催生的需要。埃尔诺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关于《悠悠岁月》这本书的样式,我特别想追求某种融合。我使用‘on’(无人称,人们)、‘nous’(我们)、‘elle’(她)达成无人称的结合形式,这不会给我带来亲近感……而仅是讲述周遭世界的一种方式。”《悠悠岁月》通过对一些精心选择的旧照片的记述,勾勒出作者本人的生活轨迹。这些旧照片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将作者的人生经历同时代、社会、历史紧密相连,明显构成了作者与叙述者的认同。此外,与作者和作品相关的“副文本”如作者访谈、图书广告、作品序言等信息也同样指向这一认同。正如埃尔诺在《悠悠岁月》中译本序言里所写:“它根据对从童年到老年的各种不同年龄所拍摄的照片的凝视,同样勾勒了社会的进程和一种生活的内心历程。”然而,作者创造这一新的文学样式,并非仅仅为了向读者展示自己的人生,而是要与他们分享“不是在历史学家的著作里的记忆,而是真实的和不确定的、既是每个人唯一的又是与所有人分享的记忆,是他经历过的时代的痕迹”。

首先,埃尔诺选择了一些现当代历史的重大事件,重现了整整一代法国人的集体记忆。文本中有一个片段描写了某个家庭在聚餐时的闲谈:

“……那是一场现在的人们从未有过的冲突。他们也不想用没有人确切知道怎样开始的阿尔及利亚骚乱来破坏气氛……下一场战争将来自东方,像布达佩斯那样用俄国的坦克来摧毁自由世界……原子弹不会留下任何机会。”

这段引文与当代法国人的集体记忆息息相关。《悠悠岁月》反映了法国人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希冀,字里行间透露出自由主义的理念。

其次,《悠悠岁月》借由法国人的集体记忆,描绘出年轻一代在一个难以捉摸的后现代世界里渴望自由的普遍心态,而表现形式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灰色幽默和玩世不恭的面目。这一时期的法国青年成长于充满物质和精神奢求的环境中,随着几代人不断的抗争和社会的发展,他们比前辈更具打破枷锁和限制、争取人生自由的种种诉求,这正是时代前进的标志之一。作者进而在书中明确表达了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其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观照,本质在于关注弱者,呼吁正义,折射自由的社会意义。

除此之外,《悠悠岁月》的集体记忆的创作,体现出很强的介入性。埃尔诺力求揭示隶属于人类关系的种种权力结构,对不平等现象做出批判。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作品中多处表达的女性主义观念:“我在写作时表现出女性主义,我并没有想着我是一个女人,而是尽可能远地走进人类现实。”埃尔诺秉承了女性主义传统,她对女性主义思想的伸张,体现了当代女性不满现实、敢于追求正义的自由主义精神。

《悠悠岁月》作为无人称叙事文本不仅见证了埃尔诺本人60多年的个人生活,也深刻反映了20世纪法国社会的现状和世界发展的进程。因此,这一文本不仅含有作者自传的成分,也是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性的新型社会叙事。它体现了作者和同时代人对自由、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向往,对突破传统、追求人生幸福的自由主义精神做了生动形象的诠释。可以说,埃尔诺的全部创作皆可视为自由主义在当代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实践,而这种实践反过来也丰富了当代自由主义的内涵。

(摘编自杨令飞、鲁少博《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后现代叙事策略探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悠悠岁月》一书相关的图书广告、作者访谈等信息指向了“作者与叙述者的认同”。
B.无人称叙事样式体现了埃尔诺对文学创新的追求,其创新依据了作家生活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与创造力的发挥。
C.埃尔诺在《悠悠岁月》中运用了无人称叙事样式,其主要目的是向同时代的人分享自己的人生。
D.《悠悠岁月》的创作有很强的介入性,表现在埃尔诺书写集体记忆的同时也有对女性主义思想的伸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直接点明了《悠悠岁月》一书的独特性,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B.文章按照总一分总的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悠悠岁月》文本中后现代叙事策略的三个特点。
C.文章引述《悠悠岁月》中的闲谈片段,是为了证明埃尔诺书写的个人记忆展现了一代法国人的集体记忆。
D.文章末段不仅总括了《悠悠岁月》的写作特色,还肯定了埃尔诺的全部创作是对自由主义的实践和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悠悠岁月》是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性的新型社会叙事,任何人阅读此书都能从中找回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
B.埃尔诺利用无人称代词“人们”和集体代词“我们”将个人经历与集体经历融合由此开创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C.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展现了法国民众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对自由主义精神做了生动形象的释,
D.《悠悠岁月》通过记述一幅幅不同时期所拍摄的旧照片,勾勒出埃尔诺本人的成长历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是诗化到极点的诗。所谓诗化,是相对散文化而言的,主要是相对散文的语言而言的。诗的语言是散文语言的变异,诗化到极点也就变异到了极点。汉魏古诗的语言离散文比较近,到了南朝,声律、对偶等艺术技巧发展和广泛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语言更加诗化的过程。到唐朝近体诗确立,近体诗的格律进一步逼出一系列新的适合于这种新的诗体的句法,这些新的句法连同种种新的语言表达的技巧,达到新鲜的艺术效果,从而开创了一片新的诗歌天地。为什么说是逼出来的呢?因为要符合新的格律,就必须改变常规的词法和句法,创造一些新词,或者写一些倒装句,或者省略一些句子成分。在初唐时期,当格律建立之初,语言难免被格律束缚;而当进入盛唐,诗人们运用格律已经纯熟时,语言就可以反过来驾驭格律了。不管是格律束缚语言还是语言驾驭格律,近体诗的语言都有了比以前更大的创新。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词性。例如:“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杜甫《晚秋长沙蔡五待御饮筵送般六参军归澧州觐省》)“暮”字本是名词,名词不能单独做谓语,必须在前面加上系词。但此处的“暮”字作为“黄云”的谓语,已变为形容词。“秋”字本也是名词,但在此处作为“碧树”的谓语,也已变为形容词。诗的意思是说:“黄云”怎样呢?已带上了暮色。“碧树”怎样呢?已带上了秋色。杜甫用改变“暮”字、“秋”字词性的方法,取得了新鲜的艺术表现效果。“暮”字、“秋”字的同样用法又见于李嘉祐的《同皇甫冉登重玄阁》:“孤云独鸟川光慕,万井千山海色秋。”不说“川光”是明是暗,却用了一个并不直接表示亮度,而能使人联想到某种亮度甚至颜色的“暮”字,读者便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想象,得到欣赏的乐趣。以上两例都是“暮”字和“秋”字搭配使用,再看“秋”字改变词性单独使用的例子。如戎昱《秋月》:“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荒桐挂斗牛。”上面所举李嘉祐的诗说“海色秋”,用“秋”形容色;戎昱说“杵声秋”,用“秋”形客声,俱臻妙境。一到秋天,妇女们就又开始捣衣了,那杵声几乎成了秋所专有的音响。李白说:“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杜甫说:“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些都是描写同一声音的佳句,但直接将杵声连上一个“秋”字仍有一种奇警的效果。

形容词改变为动词,动词改变为副词,也是常见的。前者如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其中的“寒”“老”都是形容词做动词用,使橘柚寒,使梧桐老。后者如杜甫《发潭州》:“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墙燕语留人。”岸花飞着送客,墙上的燕子呢喃着想把人留下不走。“飞”字、“语”字都是动词,在这里当副词用。

二、化整为缺。化完整为残缺,或避免完整追求残缺,是诗歌语言区别于散文语言的一个重要标志。唐诗离开散文比较远,化整为残的情况较之以前就更明显。在唐诗里常常省略的是虚词,如王维《汉江临泛》:“江流(于)天地外,山色(在)有无中。”杜甫《旅夜书怀》:“名岂(因)文章著,官应(为)老病休。”实词也可以省略,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里都省去了动词,省略的是哪一个动词,只能指出一个范围而很难确指。可以说“鸡声(鸣于)茅店月,人迹(印于)板桥霜”,也可以说是“啼”、“留”或其他。有的句子省略的不是词而是整个谓语,如杜甫《春日忆李白》:“谓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渭北和江东分别是杜甫和李白的所在地,诗人借两地之景物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但是这两句只有主语没有谓语,春天树怎样呢?日暮云怎样呢?都没说。还有一些诗句明知它不完整,却很难说出省略了什么。诗人本来就只是把一些句子成分拼合在一起,没有想造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三、紧缩句式。在散文里比较复杂的意思用一句话说不清,可以说两句或更多句。但在诗中遇到这种情况,由于篇幅和格律的限制,不能用增加句子的方法而只能用紧缩句式的方法。例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句诗意思很丰富,句式也很紧缩。上句是说汉元帝看了昭君的画像,就不再注意昭君本人美如春风的面容了,以致误以为她不美而使她远嫁于呼韩邪单于。下句是说昭君羁留塞外,本人永不能归,只有她的魂魄可以在月夜之中回到汉廷,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上句,“画图”这个词所在的位置似乎是“省识”的主语,其实不是。主语应当是元帝,但已省略了。谓语是“识”,“画图”是“识”的宾语,却提前了,元帝只识画图而省识春风面。下句,“环佩”这个词的位置似乎是“空归”的主语,其实也不是。环佩未归而徒然归来了昭君的魂魄。杜甫显然是把几个句子紧缩成两句,为了对仗又颠倒了词序。在散文中不允许的句子,在诗中却成为佳句。杜甫不愧为这方面的圣手,如他的《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两句的主干是“盘飧无兼味,樽酒只旧醅”,为了说明其原因,遂用“市远”和“家贫”这两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形式,分别插入这两句诗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意谓因为离集市远,购物不方便,所以盘中的菜肴很单调;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樽中的酒只有旧醅而没有新酿。唐诗中紧缩句式的例子很多,又如“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谭用之《山中春晚寄贾员外》)。

四、模糊主宾。模糊主语和宾语是唐诗语言变形的一种主要方式。有的词语处于主语的位置,实际上却是宾语。而另一些词语处于宾语的位置,实际上却是主语。主语和宾语常常难以分辩清楚。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句的动词是“归”,下句的动词是“下”。“归”和“下”前面的“竹喧”和“莲动”这两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形式,处于主语的位置却不是真正的主语,而是一种关系语,说明环境状态。真正的主语是后面处于宾语位置的“浣女”和“渔舟”,但说“归浣女”“下渔舟”意味远比“浣女归”“渔舟下”委曲。又如杜甫《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字韵》:“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鱼鸟”和“芰荷”处于宾语的位置,实际上却是主语。“春日”和“江天”处于主语的位置,实际上却是状语,分别表示时间和地点。这两句互文见义,是说在春天的江上有许多鱼和芰荷,天上有许多鸟。意思本来很平淡,但是经过诗人的调度安排,便诗意盎然了。

(摘编自袁行霈《唐诗风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化主要是相对散文的语言而言的,而唐诗是诗化到极点的诗,也就是指唐诗的语言是将散文语言变异到了极点。
B.近体诗确立,其格律逼出了一系列新的句法,连同新的语言表达技巧,达到新鲜的艺术效果,开创了新的诗歌天地
C.格律在初唐时期刚建立时会束缚语言,而到了盛唐,诗人们运用格律已经纯熟,诗人的语言就不用再遵守格律了。
D.诗歌中的词性并非一成不变,经常会有名词用作形容词的现象,而形容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副词也是常见现象。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化的程度来说,汉魏古诗比较低,经历了南朝语言诗化的过程后,到唐朝近体诗确立,诗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B.只有改变常规的词法和句法,去创造一些新词,或者写一些倒装句,或者省略一些句子成分,这样才符合近体诗新的格律。
C.相较于之前的诗歌语言,近体诗的语言无疑有了更大的创新,表现在改变词性、化整为缺、紧缩句式、模糊主宾方面。
D.诗歌语言区别于散文语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避免完整、追求残缺,古代诗歌的语言省略的文字越多,其诗意就越浓厚。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诗句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变词性:“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化整为缺:“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C.紧缩句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D.模糊主宾:“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2023-12-29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比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就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而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不能自己。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大家都接受都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客观地讲,“礼治秩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起决定的作用,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旧日中国文明最使人惊异者,即是其社会秩序恒自尔维持,若无假乎强制之力”。而且,礼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些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来起到教化的作用,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不断培育人们的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礼的约束进为道德自觉,由他律进为自律,达此道德境界,人的内心高度自由,行为则于礼无不自然相合。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向道德之途,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这就是礼的教化之功,也是礼治所赖以运作的内在机制。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教化,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得以历经数千年而依然完好地保存流传下来,这是与中国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无法做到的。而且,“礼”中的很多优秀合理的成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好的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对我们富有教育意义。这些都是“礼治秩序”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它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阻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尤其使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近四百年欧洲近代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却远远落后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崇拜、依赖传统,因循守旧,躺在老祖宗的成果上睡大觉。

其次,“礼治”往往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反对变革、维护封建制度的屏障。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极力推崇儒学,提倡礼教,尤其是到了皇权专制空前强化的明清时代。

再次,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扭曲了人格,压抑了人性,容易使人形成一种畸形心理。礼治社会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民主、法治意识的淡薄甚至可以说是缺失,人们只知道承担义务,不知道行使权利。

(摘编自张璐《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浅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意思,以现代标准去看,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
B.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礼是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不需要外在的机构来维持。
C.一直以来,在乡土社会中,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所以乡土社会的秩序主要依靠“礼”来维持。
D.如果我们不过于崇拜、依赖传统,不躺在已有的成果上睡大觉,我们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就不会严重滞后。
2.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印度某些偏远部族,丈夫死了之后,在丈夫的葬礼上要用火烧死他的妻子。
B.封建社会,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在家族祭祀中都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要求。
C.没有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D.过人行横道时,行人红灯停,绿灯行,行驶的机动车辆遇行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礼让。
3.材料一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2023-02-19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历史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历史学又有着新的使命担当。

历史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自觉保持人类自我记忆功能上。历史记录保留记忆,人们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研究、总结进而形成文化认知。历史学的这一功能,可视为人类保持自我记忆、传承文化、不断反思自我的同时又得以延续族群的自我认同。也正因此,历史知识始终构成人类文化修养的基本内容。在我国古代,视历史学为文化修养的传统十分悠久:胸中装有千年历史,看人生、看世界便多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因此,涵育文化修养、增强文化底蕴也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历史学的价值还体现在历史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历史感”的培育上。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长时段、大视野的综合整体把握的“通感”;一种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与历史过程中去认知、把握、审视和定位的自觉与思维习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一个真正有历史感的人,看问题往往有纵深视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这与我们自古重视历史及历史书写、具有极为悠久的史学传统和无比丰厚的史学资源是分不开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弘扬中国悠久绵长的史学传统,同时不断吸纳世界上优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真正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具体实际,深入解读和阐释中国的历史进程,潜心探寻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和发展智慧,以增强学术自主性和创造力,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当前,担负新的时代使命的历史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历史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此同时,历史研究又越来越不依赖于对独家材料的占有,更多体现为资料共享,这就对历史研究工作者解释历史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全球化”视域的强化。理论与现实都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自觉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提出和研究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历史研究尤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促使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瘟疫、灾害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生态史、灾害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等历史学分支研究可以大有作为。三是历史学公共性需求迅速提升。以古鉴今、资政育人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代历史研究长期发展和繁荣的社会基础。新的征程上,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供史学智慧和历史借鉴,充分体现历史学的公共性,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文素养,坚定历史自信。

(摘选自黄兴涛《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学的价值和使命是由历史学自身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所决定的。
B.历史学的意义体现在可以为人类保留记忆,涵育文化,培养历史思维。
C.悠久的史学传统和丰厚的史学资源决定了我们民族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D.中国特色的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总到分,论述了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有其强烈的现实的指向。
B.文章论述了历史学价值的含义,也阐释了历史感的多层意义,令人回味。
C.文章注重分析历史价值以及产生的历史思维,对历史使命的分析相对简略。
D.文章论述了“历史学的价值与使命”,指明了新时代历史工作者的时代任务。
3.“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选项里的作者在对“人事地”等因素的评议中,“历史感”体会最深刻的一项是?(     
A.杜牧——《赤壁》——周郎
B.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
C.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孙仲谋
D.张养浩——《潼关怀古》——潼关
2022-07-27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