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7 题号:172825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喜欢说看破红尘,其实人是不能看破的,,人就会很消极,无所作为。但也不能斤斤计较,不然就会时时不愉快,常常痛苦。那人要怎么样?人要看开,但不要看破。不过很多人分不清二者,,这是不正确的。看开就是说:我不会常常倒霉,这次的情境别人也碰到过,只是他碰到时,我不知道而已。这样就不会觉得怎么别人运气都那么好,只有自己这么倒霉了。有时大家看见一个人总是穿戴得整整齐齐,面带笑容,觉得这个人好像从来没有病过。其实遭遇不幸时,他在家里受疾病折磨时,大家又何尝知道。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做人应该有一颗平常心。这话听起来很平常,。如果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认为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这个人的情绪就会很稳定。

1.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加点的“他”,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最近事情太多,理不出个头绪,算了,先睡他一觉再说。
B.你们三个人一块去的,怎么就你们两个回来了?他呢?
C.一个人离开了集体,他就将一事无成。这是毋庸置疑的。
D.孟子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围绕“家乡文化生活”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他们将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成果汇编成《家乡风物志》,现需对下列文段进行加工,然后将其作为卷首语,请你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乡土的味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渐渐淡去。曾经难离的故土,变成了回不去的家乡;曾经世代因袭的生活方式,变成了不愿重复的命运。在流淌的时光中,异乡与故乡的      ①      日益模糊。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乡土都不应成为前行时遗忘在身后的风景,也不应仅仅成为      ②      的乡愁。乡土需要赤子的关怀与回报,美好的生活需要永远      ③      ,幸福的家园需要永远安宁。

要俯下身来,亲近、了解与热爱这片土地。乡土深藏着民族的文化根脉。只有俯下身来、亲近泥土,才能从乡土中汲取      ④      的成长力量。要永葆乡土情怀,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怀有敬意,理解他们的忧乐甘苦,欣赏他们的质朴可爱。“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之所以饱经沧桑且始终生生不息的原因,就在于世世代代勤劳朴素的人们在这里的辛勤耕耘中。那些看似简单甚至单调的日常生活,蕴含着平凡人丰富的情感、坚守的价值和美好的追求。

1.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指出病句类型并做出对应的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12-13更新 | 48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D.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2019-04-22更新 | 8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列小题。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甲)这是塞涅卡得自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确实如此。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乙)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圣经》的《旧约》启示给人们以幸福,而《新约》(丙)则启示人们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在圣诗中,哀歌是与颂歌相伴的,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刻画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自于B.启示C.并非……绝非……D.暗淡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B.C.
2017-12-13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