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1732379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把它看作命根子,把它当成哺育自己的母亲。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当年被逼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中国农民,飘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白粉髹腹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离井别乡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1.下列句子中与文中“乡井土”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趟迷人的欧洲之旅,我们最后抵达的是有“风车之国”美誉的荷兰。
B.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一文中,王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的学科。”
C.到了三味书屋,我们还看得见鲁迅在书桌上刻的那个“早”字。
D.有的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们一再受到愚弄。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剥削阶级只知道掠夺它用来压榨劳动者,劳动者才对它感情深厚。”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化以一体的宇宙观为基础,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自他一体的人伦观与协调万邦的国际观。【甲】中华文化能薪尽火传既得益于中华文化自然而然、本来如是的合道性;也源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一体之仁思想。【乙】此外,正如汤因比所认识到的,汉字古今大体一致,行文(文言文)基本不变,这使得古圣先贤的智慧能长久地完好无损地保存于经典之中,让今人和古人能顺利实现思想交流。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强大力量,而道德仁义是其文化内核。郭家瑞进而指出,学习中华文化一定要深入经典,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的琼浆玉液。那么,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倡议所存在的深刻误解呢?【丙】在刘余莉看来,这是美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判断中国的意图,要消除这种误解,就要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对话与沟通,让西方国家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看到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调B.薪尽火传C.此外D.琼浆玉液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1-05-16更新 | 12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牛是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象征,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期待。“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己沉淀为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总是善于在理念上古为今用,在实践中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者、伟大时代精神开拓者。

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强大基因,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这既是对过去一年中国人民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深情寄望。

回望极不平凡的202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全球唯一经济体。一系列“惊天逆转”和“难以想象”,无不浸润着“        ”的奉献精神,焕发着“        ”的开拓豪情,闪耀着“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勤劳品质,无不刻写下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鲜明印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陈出新   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                  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
B.革故鼎新   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     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
C.推陈出新   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     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
D.革故鼎新   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                      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波浪线上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C.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D.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全球唯一经济体。
B.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C.中国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全球唯一主要经济体。
D.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
2021-07-17更新 | 3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兵仪式的音响保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声音采集处理和扩音传输。天安门广场今年国庆新________的一组“红飘带”景观雕塑,成为了音响保障指挥部新的“烦恼”。音响部第一次实地演练时发现,“红飘带”的金属面对声音的反射非常严重:一方面影响现场观众收听感受;另一方面增加环境中的杂音噪音,十分影响徒步方队脚步声等细节的收音效果。发现这一问题后,音响部选择用扩音压制回声法——根据此前测量反射声时差,适当延迟现场扩音时间,保证扩音时声音与反射回的声音同步。使用这种方法,解决了此前历次天安门阅兵都没有解决的反射声难题。

今年阅兵现场又增加一项________,观众席进行了分区,观众分低、中、高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间距大约9米,各自对声音要求不一样。高区距离远,低区靠近长安街,自然声、坦克声影响很大。“________”,几乎是天安门阅兵音响工作要求的最好形容。于是今年首次尝试分区控制,每个分区单独设置一个调音台,并安排了音响效果观察员进行实时________。

为了每一处细节,现场共设置了364个话筒,天安门广场灯杆上更新161根扬声柱。长安街沿线安装流动扩声设备520组。在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确定两次正步之间太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被安装一个地面话筒。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设置   任务   你方唱罢我登场   监测
B.设计   任务   远近高低各不同   监控
C.设置   变量   远近高低各不同   监测
D.设计   变量   你方唱罢我登场   监控
2.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和文中画线句子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C.清晨在花园中,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D.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儿.…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又确定了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有一个地面话筒。
B.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又确定了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有一个地面话筒。
C.音响部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确定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被安装一个地面话筒。
D.在音响部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并确定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后,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被安装一个地面话筒。
4.请用一句话对上面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概括,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
2020-01-06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