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7352056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①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的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绿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歌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这两首诗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除了今昔对比,两首诗还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八

李白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岂思农扈春。

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


[注]①此为李白的组诗作品,作本诗时玄宗皇帝正大力崇道。②“逐日”二句:晋·伏琛《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是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十一山,石尽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③“但求”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七年,徐福等诈秦始皇去蓬莱山求神药。
1.结合诗歌中间六句,简要概括秦皇求仙问药带来的危害。
2.请简要赏析结尾两句的表达效果。
2020-06-25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绘声绘色展开一幅深山早行的立体图景。借犬声、水声叠加,拓开了纵深的景象,还原出山间美妙的乐章。
B.颔联写道士不在道院,诗人心情有些失落,与尾联书写“无人知所去”及“愁倚”松树下形成呼应。
C.颈联描绘了雾气与翠竹一色、山泉凌空飞泄的奇妙景色,“挂”写泉水从山峰上流出,有化静为动的效果。
D.尾联由景及人,表现诗人因“不遇”而流露出的怅惘之情,徘徊松树之间的行为将惆怅情绪形象地表达而出。
2.赏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
2022-01-08更新 | 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白下亭留别

李白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注】①此诗当作于天宝九年,诗人九月将有庐山之行,与金陵诸友留别而作。②攀翻,用手折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杨柳,驿亭之外有三棵杨柳,正对着白下之门。
B.颔联出句写柳条,一个“暝”字写柳条被吴烟笼罩着。
C.颔联对句写柳根,“啮”则写出江汉之水对柳根的吞噬。
D.以杨柳为意象,紧扣杨柳,表达了对杨柳的赞美之情。
2.赏析诗歌的最后一联。
2022-07-31更新 | 3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