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750405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注]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注]落帽:典出《晋书》,据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帽,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文辞优美,语惊四座。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秋景图,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B.本诗三、四句写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一边饮酒,一边赏菊。
C.“地远松石古”中一个“古”字,写出了山中松柏葱茏的景象。
D.“风扬弦管清”写微风吹来,耳边传来了远处弦管齐鸣的音乐。
2.诗歌后四句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李白(701-762)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四首(其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①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②,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泛:古人于重阳节以菊花泡酒,称为“泛酒”。②糗粮:干粮。
1.两诗均为咏物诗,其中“虽言异兰蕙”一句运用_______的手法写菊,“肯为无人减妙香”一句运用________的手法写野菊。
2.两首诗都写到了“东篱菊”,诗人对其情感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0-09-12更新 | 1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哭晁卿衡①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②。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③。


注:①在晁衡卿: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神麻吕。公元717年,来中国求学。公元753年,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返回日本,途遇大风,传说溺水而死。②蓬:指蓬菜,方壶,都是神话传说中东方大海上的仙山。③苍梧:指传说中东北海中的郁州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题目中一个“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婉的气氛。
B.帝都即京都长安。诗人开篇即点明人和事,然后思绪由远及近地想象着晁衡乘坐的船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
C.在三、四两句中诗人以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暗指晁衡遇难,表达了无限的惋惜和哀愁以及深深的怀念之情。
D.本诗虽是悼亡之作,却自然清新,意境深远,因而广为流传,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写照。
2.本特虽然篇幅短小,却鲜明地展现出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对此请结合李白其他作品中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2021-03-21更新 | 2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船上吟诗,大为赞赏,邀请袁宏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的诗意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
2022-03-05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