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66 题号:175403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这一名称,首见于西汉文献《淮南子·天文训》,据现有相关资料推测,它萌芽于夏商时期,到西周时,已出现了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四个节气,到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基本形成,秦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三百多年前的“定气法”划分。“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定气法”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节气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沉淀着中国人的科学观、哲学观与价值观。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时间体系与文化体系的综合体,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大自然的气候变化、降水多寡及季节变换等情况。在古代社会,它发挥着农业生产活动时间指针的作用,但不仅仅只是指导农时的时间指针,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还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进行巧妙的结合,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地理、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知识。二十四节气也是一种流变的文化传统。提及二十四节气,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农时农耕、民俗养生、测定天时、修正历法、主办祭祀、指导生产等。而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已经开始发生了流变,逐渐从传统的民俗、农事活动向文学、艺术领域迈进。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凝结的文化内涵为众多艺术家和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们寄情于景,流传出了很多名篇佳作,影响至今。

——(摘编自周力、孙芬《二十四节气视域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传承》)

材料二: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表达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

这些诗词佳作中,很大一类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和农家生活的场景。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其中写道“六月食癎及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陆游的《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古代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的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发情感,这些情感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伤春、苦夏、悲秋、枯冬成为了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其中悲秋诗作就蔚为大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其中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含“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二十四节气作为华夏民族祖先独创的科技成果,历久弥新。其对中国人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的影响将会持久恒远。其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将永远成为中国文人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成为中国人民享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崔玉霞《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虽其名称首见于西汉文献,但据相关资料证实,其萌芽于夏商时期,其完善的体系形成不晚于秦汉时期。
B.“二十四节气”在古代社会既有指导农业生产等实用价值,又蕴藏着深厚文化内涵,广泛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
C.“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明关系密切,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很多诗词反映了炎黄子孙劳动生产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D.“二十四节气”,尤其是立春、清明、冬至等节气易让对季节变化敏感的诗人产生感触,触发感情,抒写诗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但相比之下材料一更为宏观和全面。
B.材料一重点论述了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历程,特别强调其沉淀着中国人的科学观,哲学观与价值观。
C.材料一谈到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流变的文化传统,主要着眼于二十四节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D.材料二强调古代诗人们先要成为二十四节气研究专家,才能更好激发出作诗的灵感和兴味。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B.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仲并《画堂春》)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D.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
4.材料二中作者直接引用了大量古诗词,请分析这些古诗词在文中的价值。
5.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当代价值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茶文化自唐代陆羽《茶经》吹响号角起,已历千年。相较于西方浓郁重彩的咖啡文化,以清幽隽永著称的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文明使者。

茶学典籍的外译构成了中华茶文化海外传播的主体媒介。以最具代表性的陆羽《茶经》为例,该书向来为各国奉为茶书经典,流传甚广,国外《茶经》译本达36种。2009年,大中华文库系列之《茶经·续茶经》发行,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翻译并在本土出版的英译本,标志着中国向世界推介中国茶文化的进阶。此外,其他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蔡襄《茶谱》等茶学类典籍的不同译本也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优秀读本。

据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记载:中国的茶叶贸易始于4世纪的四川省,5世纪末,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蒙古边境贸易时,以茶叶为首要贸易物品,开启了茶叶的对外贸易历史,这是中国茶叶外销的最早记载。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葡萄牙人来中国进行包括茶叶、丝绸、瓷器等在内的贸易活动,此为我国茶叶海上贸易之最初记录。边境市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开辟,使得中国可用茶叶、丝绸、瓷器等各类商品换回他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特产,既实现了以物易物的贸易功能,又达到了中华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功效。

传播茶文化题材的影像多以纪录片为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名片,纪录片的创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于宏大叙事中体现细致入微,从局部真实中梳理整体认知,在现实中体察本质,在弘扬文化的同时又能够揭示文化内涵。茶文化纪录片客观、多方位地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茶文化立体化传播的有力载体。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贡献,体现在茶已成为超越一种物质产品的存在,更是与中国人的文化传承、审美趣味、精神追求相结合而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文化样品。国家领导人多次将自己家乡的茶叶作为国礼赠予来访的外国政要,并以茶叙形式共话友好未来;浙江农林大学和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合作共建了全球首家以传播茶文化为特色的孔子学院。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的一带一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从文化到外交,一杯清茶,正是中国和而不同理念的彰显。

(摘编自刘晓萍《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材料二:

随着云消费时代的来临,流通的时间障碍、距离障碍和渠道环节消失,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竞争强度。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极大缩短了茶叶的流通环节,流通与消费新特征使中国茶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改变,竞争态势更加激烈。国外茶叶品牌、跨界的创新茶叶品牌直接加入到传统茶产业竞争当中,以产品为核心、以产地为根本的单一竞争要素被打破,产品的轻量化、个性化包装,文化附加价值乃至话题营销、事件营销策略的引入,使传统茶企业在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云消费时代快速创新、持续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

中国饮茶、制茶工艺源远流长,每个产茶省、产茶县都有结合当地种植条件与饮茶习惯的名茶,形成了一地一品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茶叶的原产地优势成为传统茶市场竞争的主导因素,使得传统茶叶品牌绝大多数由产地品牌构成。

一地一品的传统茶文化赋予产地品牌天然的发展优势,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传统品牌的跨区域发展。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相关数据,目前茶产业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均不超过5%,缺乏一统市场的茶叶品牌,这从侧面印证了传统茶市场品牌扩张的难度。产地品牌的竞争应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与饮茶习惯,一些品牌跨地域盲目扩张往往以失败告终。云消费时代线下消费体验化、线上消费便捷化的二元商业模式,带给了产地品牌原产地扩大发展、线上销售布局的新竞争思路。依托于强大的文化和原产地认证优势,以及更低的生产成本、更可控的产业链安全度、更便捷的产品开发与更新,产地品牌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谋求产业链的复合化延伸,以产品创新与文化输出赢得全国市场,取代了过去直接涉足其他省市、门店直营化的扩张思路。

创新茶产品市场兴起,跨界竞争带来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对茶的定义越来越宽泛,茶产业消费市场愈加多元化。除了即食茶饮,花草茶、口味茶、保健茶等都是传统茶的潜在竞争替代者。一些新兴的电商茶叶品牌乃至跨界茶叶品牌,不但迅速崛起抢占传统茶市场份额,更带来全面兴起的商业发展模式,使传统茶企遭遇市场冲击。随着中国茶消费市场潜力的进一步释放,以及受年轻消费者快速变化的口味与体验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影响,未来中国茶产业将迎来更加白热化的竞争与市场变局,传统茶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对此,应积极转型突破以应对云消费时代的竞争挑战。

(摘编自李馥佳《云消费时代中国茶产业竞争与发展趋势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茶经》是“清幽隽永”的中国茶文化的发端,也是第一部由中国人向世界译介中华茶文化的经典。
B.当下茶产业的竞争,正从产品为核心的竞争转变为产品包装的竞争,轻量化、个性化包装受到重视。
C.茶文化是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茶叶外销,既是商品的交易,也包含了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D.年轻人消费方式的变化,导致传统茶企业将面临更大转型压力,也促使消费市场潜力的进一步释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中前者侧重介绍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后者侧重分析茶产业的竞争与发展。
B.“一地一品”的茶文化特点致使一些品牌在其他省市开设直营门店扩张以失败告终。
C.《茶叶全书》关于中国茶叶外销的记载,反映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有悠久的历史。
D.“云消费”时代背景下,中国茶产业竞争出现新现象,应积极转型突破以应对挑战。
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诗句“晴窗细乳戏分茶”中的“分茶”,是宋代流行的用爪、匕等在茶汤上划出图像的游戏,体现了宋代茶文化的繁荣。
B.美国茶商托马斯·沙利文为节约成本开发的袋泡茶满足了人们便捷饮茶的需求,中国养生品牌受此启发推出了袋泡养生茶。
C.《茶界中国》在主题为“共享一带一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短片电影展上播出,并享誉海外。
D.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茶馆》,在德国、法国、瑞士三国十四座城市,历时50天演出25场,受到了欧洲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与古代相比,当下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5.某茶品店(见下图)开业后生意火爆,请结合两则材料与下图分析其火爆的原因。
2023-12-10更新 | 1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宇宙中的暗物质比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质多得多。在阅读这段文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小指。人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少。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但人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无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言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茨威基首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人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这与越往外,物质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应该越低的常规不符。科学家们大胆地猜测:宇宙中一定有某些物质没有被我们的天文观测所发现,这些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科学家认为,通过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可以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推算的结果:星系中的暗物质约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       

如何“网”住暗物质?科学家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地下实验室被认为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其中的原因是:地下深处实验室能最大程度上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绝大多数暗物质并不含有原子,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在地面上,因为来自宇宙的射线众多,这些信号会对直接探测产生干扰,影响其鉴别能力。因此,地下实验室可以帮助探测器“挡”住干扰,让其“静心”工作。目前,全球地下实验室多达20多个,科学家正寻求将寻找暗物质的地下实验转移至更深的地点进行。

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存在另一种神秘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支持宇宙中生命的诞生,或者说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提出新的暗物质效应:遍布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粒子可能在一种机制的作用下,进入一个行星的核中,并通过与物质的湮灭释放出足够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保证这颗行星上出现液态水,从而支持生命的诞生。这个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太阳系外生命理论所认为的生命应该诞生于恒星的宜居带上。

1.下列关于“暗物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暗物质因为不发射任何光,不带电荷,很少与原子物质相互作用,所以人们看不到它,也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
B.暗物质比我们能观测到的原子物质多,而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布整个宇宙空间。
C.科学家通过测量围绕星系转动的物体速度发现宇宙中存在暗物质。
D.绝大多数暗物质不含原子,没有电磁场,因而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上个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现星系团中暗物质占质量的绝大部分,而看得见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当时的人们并不接受这一结果。
B.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的形状和宇宙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宇宙是有限封闭的。这个认识是根据相对论得出的。
C.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这一现象虽与太阳系不同,但同样符合万有引力定律。
D.暗物质粒子可能与行星上出现液态水有关,从而可支撑生命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深处实验室能很大程度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因而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
B.能证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不止一种,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茨威基的理论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C.暗物质虽一定存在但没被天文观测发现,这是它得名的原因。
D.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提出的新的暗物质效应,推翻了传统的太       阳系外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
2016-11-18更新 | 2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AI)开始更多地走入人们的视野。尽管有专家表示,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在场景理解上还不一定能赢过两岁小孩,但机器不知疲倦和迅速的学习正在缩小与人类的差距。例如,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狗”在短短几年内自我对弈了数千万盘棋局,这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棋手对弈的总和。而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ChatGPT更是在不断“教导”和“训练”下变得越来越具有近似于人的思考和表达。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正在变得更快更强,同时也在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

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等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进步,因为都是在替代人的劳动,但人工智能又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进步不同,因为其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替代人的劳动。人工智能对脑力劳动岗位的影响大于对体力劳动岗位的影响,这引发了一些人巨大的担忧。我们看到,ChatGPT能够顺利完成复杂和专业性极强的文字工作,例如文秘写作、文学创作、论文加工等,而从事这些文字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未来将受到冲击。当然,人总会在新的产业和岗位上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在以前的技术进步中不断发生,与其担忧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加快劳动者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更新,以适应更多新的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人工+智能”是当前更合理高效的人与机器的合作关系。在很多制造工厂,很早就已经形成了“人辅助机器”的人机关系。例如,在现代化的汽车制造车间,能看到成排的机器人在自动运行焊接、喷涂等技能复杂的工序。当然,“人辅助机器”并不意味着机器对工作的主导,正好相反,技术进步一直在让人更好地远离劳动,那些还需要人类劳动者的工作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这些工作要么目前还不适合机器完成,要么是人类觉得还比较有趣愿意做。包括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工具都是由人创造,听从人的指令,一篇自动生成的漂亮文章、一幅具有魔幻色彩的图画,也是在人类输入指令后才完成的。

(摘编自《大众日报》)

材料二

业内人士认为,ChatGPT属于AIGC技术的一个最新典型应用,AIGC的全称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目前AIGC技术可生成的内容形式已经拓展到文字、图像、视频、语音、代码、机器人动作等多种形式。因此,传媒、营销内容生成方面的工作或最先感受AIGC带来的“颠覆”。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王昕告诉《环球时报》记者,ChatGPT的出现,对传媒和营销领域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对内容生产层面造成的冲击。内容生产环节以前是专业知识壁垒最高的一个环节。现在,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自动生成式的、“傻瓜式”的操作环节,不管是从业的门槛,还是技术的门槛都被大大降低。未来,内容资源将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状态。

“AI冲击的是文案工作者,不是文字艺术家,从业人员未来需要进行‘能力升维’,找到自身新的价值定位,方能不被机器淘汰。”王昕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于ChatGPT这样一些应用型的AI产品而言,已经能够很好地生成常规性的、普通的内容资源和对内容产品进行文字的重新组合和拼贴,其生成速度和对海量数据库的实时调用能力是人类作者无法比拟的。不过,在另一方面,其也存在对于人类的情感、情绪以及深层次的心理因素缺乏洞察、目前缺乏深度学习的问题,所以未来在这一领域,专业人士的机会主要在于如何明确自身价值。对于业内人士而言,最核心的是要看到在AI的流行之下,一定有一些常规性的岗位以及常规性的工作将会被机器取代,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未来我们要在调整自身定位,以及进行自身价值深度挖掘上努力下功夫。

(摘编自马梦阳《“神机”出世引发职场焦虑,人工智能未来将影响哪些职业?》)

材料三

“人类不能被机器取代,不是不会或者不可以,而是不能。”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网络视听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主论坛上,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的发言引起了不少参会代表的共鸣。让叶蓁蓁说出这番话的缘由是最近大热的通用型人工智能的诞生,在叶蓁蓁看来,新一代互联网时代或许已经到来。

他表示,目前通用型人工智能,其技术路线是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大资本、大平台、大团队的研究范式,费钱、费人、费电,并不适合所有国家,所有团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AI替代人类工作,很多从业者也开始担忧自己会不会被机器取代,究竟智能媒体时代人工会被机器取代吗?叶蓁蓁的答案很坚定:人类不能被取代聊天,写文章、编代码、合成图片,合成音频、视频……当我们惊叹于各种神奇智能的时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AI大脑既是高科技的大脑,也是价值观的大脑。叶蓁蓁谈到,AI平台是有立场的,AI生成的内容是有导向的,所谓技术中性是不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喂养人工智能的语料数据,还是模型本身的算法,都必须高度关注其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不能放任AI脱离人类的视野,积极探索AI应用与治理之道,这也是全国各级党媒党网应尽的责任,他期待网络视听行业能共同探寻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范式。

(摘编自《叶蓁蓁:人类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正在变得更快更强。“阿尔法狗”的进步和ChatGPT的强大功能,说明机器正在缩小与人类的差距。
B.ChatGPT能够顺利完成复杂和专业性极强的文字工作,由此可见,未来从事这些文字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将不再成为此类工作的主导。
C.王昕认为ChatGPT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传媒、营销领域的从业门槛。现在,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内容资源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状态。
D.新一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AI取代人类完成聊天、写文章、编代码、合成图片,合成音频、视频等工作。
2.材料三作者认为“人类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下列不能作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       
A.AI续写《孔乙己》,孔乙己学会了七种偷书的方法,最后被黑吃黑;AI续写《桃花源记》,渔人误入神秘"传销组织",惨被陷害。
B.贾政批评贾宝玉不关心社会,让他多读书。如果你是贾宝玉,会读什么书?咨询ChatGPT它推荐贾宝玉阅读《乡土中国》。
C.在《超脑少年团》电视节目中,选手们利用人工智能模仿李白、杜甫写作诗歌,这些作品虽然对仗工整但被专家评价“稍逊风骚”。
D.春节档热映电影《流浪地球2》中,视效团队的工作人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演员吴京、刘德华在电影中实现了“返老还童”。
3.根据材料内容推断,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AI取代(       
①翻译     ②新闻编辑       ③文秘   ④艺术工作者⑤特警   
⑥数据分析师⑦客服   ⑧社会学家
A.①②⑥⑦⑧B.①②③⑥⑦
C.②③④⑥⑧D.①②③⑤⑦
4.材料二第一段使用了“颠覆”一词,请简析其含义及作用。
5.面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为了就业时不被机器淘汰,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10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