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761197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典诗词是美的艺术创造,是活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历史文化之中,存在于现实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国人的思维观念之中。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佳作之所以能被人们口头吟诵和书面引用,固然是因其简洁凝练、古朴高雅,更是因其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并积淀成中华民族的传统,作用于中华儿女个人,作用于中华民族整体,作用于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始终。吟咏古典诗词,能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

蕴含于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出来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的综合反映,它对于中华儿女感情的濡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培养、环境的营造以及力量的凝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传统精神的认同范围和程度。认同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其民族凝聚力就越强。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往往会使之想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并因此而神思飞跃,热血沸腾。古典诗词传承文化传统,高扬民族精神。

中华古典诗词乃中华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令中国人自信的三个层面。有了文化自信,便有了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的必要条件。弘扬国学经典,能增强文化自信。

(摘编自陈载舸《刍议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

材料二:

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是一直有着某些永恒不变之质素的缘故,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所谓“兴”,就作者而言,是见物起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就读者而言,则是指读者在阅读时由“诗可以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发”,则是作者要将涌动于心间的情愫表达出来,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作者心中的某种触动转化为情感的升华之时,作者便通过文字的载体将其抒发出;“感动”,则是作品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引发的感受,是对作者所诉说的情感的一种共鸣。

“兴发感动”之力的形成,应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一般来说,“兴发感动”之力的产生,原当得之于内心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因此,触物兴感或即事抒情,应该才是表达内心感动的一种自然流程。大自然风霜雪雨,草长莺飞,尘世中周遭变故、世态炎凉都能引起诗人情感的波动、灵魂的震撼,于是在心里酝酿成一种兴发感动的情感,这是诗人写诗、词人作词的缘起。第二种是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诗词“兴发感动”的这种形成方式很容易被人忽视或排斥,因为此方式是经过了作者理性的思索安排,尤其在咏物之作中表现得最明显。所以,要把咏物寄托之词写得好,便不仅要求作者自己心中先须有一份极为感动的情意,而且更要求作者对所咏之物也要有一份感动的情意,更需要能把内心之情意与所咏之物的情意融为一体,而且要使这种情意的感动和用以铺陈叙写的事典相结合,如此则藉咏物来寄托的安排思索,便不仅不会蒙蔽和伤损原有的情意的感动,反而会使原有的情意经过这一番安排思索,而更显得有盘旋沉郁的姿态和力量。也就是说,如果作者把内心那份感动的情意与外界事物及手段天衣无缝地有机结合,那么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更能让人富于联想和启发的兴发感动的情感来。第三种是意象与音声的巧妙结合。“兴”的作品一般本是指由物象所引起的一种感发,不过这种感发却实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之处,那就是引起这种感发的“物象”有时与后面所叙写的诗意却似乎并无意义上的关联。而如果就“兴”之直接感发的特色而言,则音声之相应实在应该乃是较之情意之相通还更为基本的一种引起感发之动力。也就是说音声相应是引起感发的一种最原始的动力。

对于诗歌的评赏,自然应当以其能否传达出生命,以及所传达之质量的纯驳、多少为主要之标准,而造成这种质和量上精微之差别的主要因素,则与酝酿和孕育出这种感发之生命的作者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如果不从理性做客观的评判,而只就感发性的特质而言,诗歌中这种感发之生命,原来也可以具有一种超乎于外表的是非善恶之局限以外而纯属于精神本质上的伦理价值存在,这种本质方面的价值,第一在于其真诚纯挚的程度,第二在于其品质的厚薄高下,而并不在于其外表叙写的是何种情、事。至于作者品格之高下、性情之纯驳、胸襟之广狭,这种种现实生活之伦理价值,既原属于作者“能感”与“能写”的因素之一部分,自然也会对其作品中感发之本质中的伦理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叶嘉莹《清词选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承载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B.有了文化自信,便有了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中华古典诗词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发展壮大、凝聚力生成意义巨大。
C.如果作者自己内心先有一番感动的情意,然后进行一番“铺陈叙写”方面的安排思索,咏物寄托之词自然就会写得很好。
D.评赏诗歌的主要标准,是诗歌能否传达出生命以及所传达之质量的纯驳、多少等,这些因素与作者的心理、意识等相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论述内容有所不同,材料一是论述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材料二则是介绍“兴发感动”诗学理论内涵。
B.“兴”主要指向创作者;“发”包括作者与读者;“感动”以读者的审美接受为主,读者产生了感发的作用,作品才算完成。
C.“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都有心对物的感动;音声相应是引起感发的一种最原始的动力。
D.诗歌重在精神本质上的伦理价值,可以忽略其外表叙写的是何种情、事,比如《登高》,其价值在于能唤起读者多种美好意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余秋雨说:“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B.意象派主将庞德说:“正是因为有些中国诗人,满足于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加说教或评论,所以人们不辞繁难加以追译。”
C.中华诗词“双料冠军”彭敏说:“喜欢古典诗词跟喜欢打游戏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人类自我陪伴、自我愉悦的方式之一。”
D.诗人于坚说:“在以最大的榨取利益为目的的时代,诗歌是无用的,毫无利润可言。在这点上,它恰恰保证了诗歌写作的古典意义上的纯粹性。”
4.老师让你下周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诗学理论,请你结合材料二简要列出你的发言提要。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种人事制度,延续时间之漫长、在国内外影响之巨大,能与科举取士制度相比。科举取士制度,起源于隋,自隋唐至明清,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承担起为中国官僚政府源源不断输送管理人才的使命与责任。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科举制持续推行的动力;“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是科举制能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唯一不可取代的铨选制度的根本;科举制以儒家“斯文”作为取士标准,应举者慨然以从政、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中国科举制具有塑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立身治国形象、打造中国大一统和合文化形态、构建东亚儒家文化圈与催生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价值。

历经朝代更迭、社会动荡和战乱,统治者仍然重视科举制度,坚持举行科举考试。唐代后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止,但是科举考试没有中止。五代军阀争斗不息,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科举考试没有中断。两宋三百年间,宋辽、宋金、宋蒙战争,未曾打断三年一举的科举考试。南宋高宗在自家性命难保的险境下,也未曾中断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宋度宗咸淳十年,南宋临近灭亡,还进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辽、金、西夏、元朝,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实行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次年仍下令补考乡试和会试。科举与国运相联,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权力的象征之一,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志,是调节国家政策的杠杆,是士大夫梦想所寄,是凝聚民心的纽带。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经济、风俗、人心之影响,无与伦比,至今在海内外犹不绝余响。

中国科举制度也是世界文明的一个辐射源。日本最先仿行中国科举制度,时间在公元78世纪。《日本诗纪》中载有《贺诸进士及第》,其中《贺野达》诗云:“登科二字值千金,孝养何愁无斗储?”可见日本科举及第即授官,所得俸禄可供养父母。朝鲜是海外实行科举制时间最长的国家。从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止,实行了936年。其制既学习唐宋,又有自己的创造。越南推行科举制长达844年(10751919)之久,仅次于朝鲜,然其废罢科举时间比中国还要晚14年。

中国科举考试的先进文化,为西方欧美国家所学习、所效仿。西方人把中国科举考试,与中国四大发明相比。英国东印度公司采用了中国科举考试的竞争原则,其实行的文官考选制度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英国实行的考试选才机制像一桶火药轰开了政党分肥制的大门,科举制最终对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选拔人才,通过科目考试实现。唐代科目众多,常选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孝廉、明法、明算、三史、开元礼等;制举科目名目更多,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词科、军谋宏达材任边将科等,达63科。宋代是科举制完善期,也是高峰期,两宋共举行118榜,录取登科人达11万,是历朝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朝。其后,元、明、清三朝,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唯一科目(临时开科除外)。明代最初一级考试称乡试,所谓“三年一大比”。乡试之年为“大比之年”。明代生员要参加乡试,须经资格试,这就是提学官主持的科考。科考为乡试预备考试,也就是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科考成绩列入一、二等的生员,就获取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录取的举人将参加礼部的会试,录取者称贡士。清代乡试制度,大体沿明而有所变化,更加完善。

(摘编自龚延明《科举:世界文明的一个辐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取士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一种人事制度。
B.无论是唐代后期社会动荡的时期,还是宋辽、宋金等战争期间,科举考试都没有中止。
C.日本最先仿行中国科举制度,朝鲜实行科举制时间长,越南废罢科举时间比中国晚。
D.中国科举考试的竞争原则被英国借鉴,中国科举制度轰开了英国政党分肥制的大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从科举制度的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说起,主要阐述了科举制度持续推行的动力和取士标准,重点突出。
B.文章列举清末朝廷在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的次年仍举行科举考试的例子,论证了统治者在社会战乱时期仍然重视科举制度。
C.文章引用《日本诗记·贺诸进士及第》中《贺野达》的诗句,是为了论证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文明的一个辐射源。
D.文章最后一段先提出“科举选拔人才,通过科目考试实现”的观点,然后阐述了唐代等朝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等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从隋朝起源,一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步完善,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承担起输送管理人才的使命与责任。
B.辽、金、西夏、元朝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选拔人才、收买人心和稳定社会秩序,都实行过科举考试制度。
C.西方人把中国科举考试跟中国四大发明相提并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明代生员只有通过了提学官主持的科考,科考成绩列人一、二等,才能获得乡试的资格,乡试录取者称贡士。
2021-12-21更新 | 10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典诗词是美的艺术创造,是活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历史文化之中,存在于现实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国人的思维观念之中。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佳作之所以能被人们口头吟诵和书面引用,固然是因其简洁凝练、古朴高雅,更是因其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并积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作用于中华儿女个人,作用于中华民族整体,作用于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始终。吟咏古典诗词,能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

蕴含于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出来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的综合反映,它对于中华儿女感情的濡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培养、环境的营造以及力量的凝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传统精神的认同范围和程度。认同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其民族凝聚力就越强。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往往会使之想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并因此而神思飞跃,热血沸腾。古典诗词传承文化传统,高扬民族精神。

中华古典诗词乃中华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令中国人自信的三个层面。有了文化自信,便有了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的必要条件。弘扬国学经典,能增强文化自信。

(摘编自陈载舸《刍议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

材料二: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是一直有着某些永恒不变之质素的缘故,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所谓,就作者而言,是见物起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就读者而言,则是指读者在阅读时由诗可以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则是作者要将涌动于心间的情愫表达出来,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作者心中的某种触动转化为情感的升华之时,作者便通过文字的载体将其抒发出;感动,则是作品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引发的感受,是对作者所诉说的情感的一种共鸣。

兴发感动之力的形成,应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一般来说,兴发感动之力的产生,原当得之于内心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因此,触物兴感或即事抒情,应该才是表达内心感动的一种自然流程。大自然风霜雪雨,草长莺飞,尘世中周遭变故、世态炎凉都能引起诗人情感的波动、灵魂的震撼,于是在心里酝酿成一种兴发感动的情感,这是诗人写诗、词人作词的缘起。第二种是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诗词兴发感动的这种形成方式很容易被人忽视或排斥,因为此方式是经过了作者理性的思索安排,尤其在咏物之作中表现得最明显。所以,要把咏物寄托之词写得好,便不仅要求作者自己心中先须有一份极为感动的情意,而且更要求作者对所咏之物也要有一份感动的情意,更需要能把内心之情意与所咏之物的情意融为一体,而且要使这种情意的感动和用以铺陈叙写的事典相结合,如此则藉咏物来寄托的安排思索,便不仅不会蒙蔽和伤损原有的情意的感动,反而会使原有的情意经过这一番安排思索,而更显得有盘旋沉郁的姿态和力量。也就是说,如果作者把内心那份感动的情意与外界事物及手段天衣无缝地有机结合,那么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更能让人富于联想和启发的兴发感动的情感来。第三种是意象与音声的巧妙结合。的作品一般本是指由物象所引起的一种感发,不过这种感发却实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之处,那就是引起这种感发的物象有时与后面所叙写的诗意却似乎并无意义上的关联。而如果就之直接感发的特色而言,则音声之相应实在应该乃是较之情意之相通还更为基本的一种引起感发之动力。也就是说音声相应是引起感发的一种最原始的动力。

对于诗歌的评赏,自然应当以其能否传达出生命,以及所传达之质量的纯驳、多少为主要之标准,而造成这种质和量上精微之差别的主要因素,则与酝酿和孕育出这种感发之生命的作者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如果不从理性作客观的评判,而只就感发性的特质而言,诗歌中这种感发之生命,原来也可以具有一种超乎于外表的是非善恶之局限以外而纯属于精神本质上的伦理价值存在,这种本质方面的价值,第一在其真诚纯挚的程度,第二在其品质的厚薄高下,而并不在于其外表叙写的是何种情、事。至于作者品格之高下、性情之纯驳、胸襟之广狭,这种种现实生活之伦理价值,既原属于作者能感能写的因素之一部分,自然也会对其作品中感发之本质中的伦理价值产生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叶嘉莹《清词选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映照着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着巨大作用。
B.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国家自信的基础,中华古典诗词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发展壮大、凝聚力生成意义深远。
C.评赏诗歌能否传达出生命及所传达质量的纯驳、多少等标准,在质与量上有精微差异,这些因素与作者息息相关。
D.诗歌作为感发之生命具有精神本质的伦理价值,因其超乎于外表是非善恶之局限,故无需在意外表叙写的情或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论述内容不同,材料一论述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材料二则介绍诗学理论内涵。
B.“兴”主要指向创作者;“发”包括作者与读者;“感动”以读者的审美接受为主,读者产生了感发的作用,诗歌作品才算完成。
C.要写好咏物寄托之词,要求作者心中对所咏之物有感动的情意,把内心之情意与所咏之物的情意融为一体,与铺陈叙写的事典相结合。
D.“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和“理性的间接的不自然的方式”都有心对物的感动,没有音声相应就不会引起感发。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在《论语》中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B.钟嵘《诗品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C.余秋雨《大美唐诗》:“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D.董仲舒《春秋繁露》:“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仁人录其同姓之祸,固宜异操。”
4.“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华古典诗词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5.你即将在班级诗会向同学们介绍叶嘉莹的“兴发感动”诗学理论,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列出发言提纲。
2023-02-18更新 | 1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吸收了多种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和手段,融为一体,创造了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以武打为突出特征的武戏,堪称世界剧坛的一朵奇葩,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戏曲的中华美学特色和独具优势的艺术表现力。

武戏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随着剧种的成熟、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特别是作为“武戏文唱”的引领者杨小楼的执着进取,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技巧动作加以美化,增强舞蹈性,另一方面强调基本技术服从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使技巧动作成为一种优美的舞姿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并与唱、念、做结合运用,让武戏得到整体提升,留下许多具有精美观赏价值的经典之作。

武戏美在哪里?第一层次是“形式感知”。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演员把握自己的动作,按一定的节奏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通过强与弱、快与慢、刚与柔、动与静的变化,呈现流动和瞬间的美,加上开打、翻跌、下高、打出手等高难度惊险动作的穿插运用,带来的悬念和惊叹,显然更直观,更富于视觉的冲击力。这也是人们被京剧吸引往往从武戏开始,京剧走出国门必带武戏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层次是“同情与共感”。武戏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内容大多数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如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暴安良、抱打不平的侠义精神,塑造了许多忠臣良将和民间英雄人物,传达的是正能量。即使是反面或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脸谱、神态、身段表演等鲜活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

美是难以被忘记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绚丽多姿,文戏、武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前些年武戏的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整风貌。内因则表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前,武戏振兴迎来新的良好机遇。以传统为根脉,不仅指具体的戏与技巧,还有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高盛麟先生曾对武戏演员提出“三要”:一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武戏的整体美;二是演好人物,包括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要有真实感,脱离生活和人物的技巧堆积再多,也无美可言;三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值得分外重视。

武戏之美亦中华文化之美。武戏的“精气神”,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摘编自刘连群《弘扬武戏之美》,《人民日报》2019年07月11日)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戏以武打为突出特征,极具中华美学特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堪称世界剧坛奇葩。
B.武戏经由杨小楼的执着改进,在艺术价值上得到了整体提升,留下了许多的经典作品。
C.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更直观且富于视觉冲击力,观众往往从看武戏开始而爱上京剧。
D.武戏创新发展要以传统为根脉,传承具体的戏与技巧及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以纵向展开,主要论述了武戏之美的内涵、武戏势弱原因及武戏的振兴。
B.文章从“形式感知”和“共情与共感”等两个层次,论述了武戏究竟美在哪里。
C.文章从内外两个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武戏势弱的原因,并就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D.文章以坚守传统为前提,通过引证法提出了武戏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具体措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武戏只注重勇猛、激烈的动作形式,不进行艺术创新提升,就会导致武戏精致感的缺乏,进而难以获得有更高审美追求的观众的青睐。
B.京剧出国必带武戏,说明在语言文化相异的异国他乡,武戏更直观、更富于视觉冲击力的表演,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着比文戏更大的功用。
C.在大众娱乐日趋多元和流行文化不断冲击的大背景下,武戏如果不能克服自己内外的困难,传承、创新依旧乏力,那么前些年的势弱仍会持续。
D.武戏演员仅仅做到准确把握人物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具备生活的真实感,并不足以弘扬武戏之美,使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2020-05-05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