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韩愈(768-824)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176413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问而明辨之也。“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节选自刘开《问说》)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糊涂
B.余其能行古道                           嘉:赞赏
C.非问无以广                                 广:使……广,增加
D.问而明辨之也                           审:审查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B.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C.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D.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韩愈写《师说》赠李蟠,目的是抨击当时“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倡导尊师重道,其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B.刘开的《问说》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接着进一步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以此强调要真学就要勤问。
C.学与问相辅相成,向“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发问都会有所得,同时,“问”也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
D.《问说》很多方面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向各种人学习,语言风格古朴,论述角度一致。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5.根据甲、乙文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师”和“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师说》,完成文后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为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2.下面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3.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
(2)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
4.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
2019-05-13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课内文言文《师说》
1.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道受业解惑也       六艺经皆通习之
B.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
C.之所存                                 之不传也久矣
D.郯子之徒,其不及孔子          师不必于弟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师道不传也久矣            ②群聚而笑
B.①人非生知之者               ②吾从师之
C.①出人也远矣                    可怪也欤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选项中“于”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不必贤弟子
A.而耻学B.学
C.而青D.善假物也
4.下列各句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推崇的择师标准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022-12-17更新 | 12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胡安定公瑗,字翼之,隋唐以来仕进尚文辞而遗经业,苟趋利禄,其教学者必以明体达用为本。初与孙明复、石守道同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读。及为苏、湖二州教授,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解经至有要义,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学徒千数,日月刮劘。文章皆传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

其在湖州学,置经义斋、治事斋。经义斋者,择疏通有器局者居之:治事斋者,人各治一事,又兼一事,如治民、治兵、水利书数之类。其在太学亦然。其子弟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知为先生弟子。

明道、景祐间与孙明复、石守道三人以师道自任,而先生之徒独盛。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间,建太学于京师,有司下湖州学,取先生学法,行之太学。皇祐、至和间,以先生判国子监,执经座下生徒千余人。每讲罢,或引当世之事以明之。

(节选自《言行龟鉴·学问门》,有删节)

材料二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标号填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坐A十年不归B得家书见C上有平安D二字E即投之涧中F不复展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患,指“以……为患”,与《劝学》“非能水也”中的“水”用法相同。
B.为,指写作,与《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中的“为”词义相同。
C.固,指本来,与《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中的“固”词义相同。
D.师,指学习,与《登泰山记》“明烛天南”中的“烛”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瑗对待学生既能言传身教又能严格教导,讲解经书能够抓住要点,写文章能够以理取胜。
B.胡瑗的学生,无论贤能还是愚笨,都能守规矩,恭敬严谨,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胡瑗的风范。
C.庆历年间,朝廷派官员到湖州学习胡瑗的教学方法,并在国子监加以推行,培养了很多学生。
D.韩愈认为疑惑是人们难以避免的,领会道理的时间不分先后,因此选择老师应不限于年龄大小。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材料一中,胡瑗在教学中的哪些做法值得学习与推广?
2024-03-06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