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禹锡(772-84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766023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①元九:即元稹。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正月,东台监察御史元稹承召回长安,住宿四川省华阳县敷水驿。因与宦官发生争执而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②美人:指贤人。③郢客:均指元稹。这时元稹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所以称元稹为郢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写竹鞭,酬友人,抒发己怀,感情真挚深沉。
B.诗中强调竹鞭是友人真挚相赠,且细心封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感激。
C.诗歌颔联虚实结合,写自己收到竹鞭后很想去观赏生长碧竹的巴山冰雪美景。
D.诗人希望能和友人一同归去,轻敲金镫,吟唱诗作,表达对友人的宽慰之情。
2.本诗以物咏人,诗人借璧州竹鞭赞扬了友人哪些品质?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刘禹锡(772-842) 酬和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②。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①五铢钱:汉武帝时货币为王莽废止,光武帝时恢复。②象贤:学习先祖的贤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是凭吊古迹的咏史诗,主要目的在于讥贬刘禅。诗的首联写刘备在世时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有力地衬托了后文刘禅的昏庸不才。
B.颔联咏功业,对仗难度大,却自成巧思。上句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表现刘备的英雄气概;下句化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表现刘备的雄心壮志。
C.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这一联嘲讽刘备长于择相,短于教子,从而导致嗣子不肖,后业不继。两句词意互相抗衡、声情顿挫美妙。
D.尾联感叹后主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一次司马昭赐宴,命原蜀宫歌伎现场歌舞,而刘禅对此喜笑自若。尾联化用此意,表现刘禅不惜先业。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E.全诗前一半写盛德,后一半写业衰,在盛衰对比中,道出一个古今兴亡的教训。诗人咏古抒怀,借此警策开元盛世之后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
2.这首诗首联写得“突兀劲挺”,请仔细揣摩分析,说说其有何妙处?
2017-03-14更新 | 21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刘禹锡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溪石。

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注】①刘禹锡在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春被召回到洛阳(唐代的东都),同年六月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这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②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③省闼,宫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马门”这里以汉代唐,指朝廷,“籍通金马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B.“家在铜驼陌”诗人说虽然自己是朝廷官员,但家住在洛阳铜驼街。
C.洛阳的宫中即使是白天,也没有半点尘土,极言宫中冷清、无事可做。
D.“荒街”指街上没有人,只有荒芜的杂草,写出了洛阳城的破败景象。
2.尾联“含蓄蕴藉”,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023-05-07更新 | 21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夜咏怀①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写下许多悼友之作,《岁夜咏怀》即是其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一反常情,写自己多年来坎坷,不得意,即使新年来临也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B.颔联将“昔”与“今”,“同游者”与“有几多”进行对比,蕴含着对岁月无情的伤感。
C.颈联说自己闲居、自由自在,只一味想长寿;表面写自己的颓伤,实是饱含愤激。
D.尾联写年年春色皆同,幽居也如此;实指春天有没有无所谓,体现了诗人的淡定。
E.此诗表面上写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极端的苦闷。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试简要分析。
2018-04-09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