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常见考点 > 概括中心意思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85 引用次数:94 题号:17670370
下列对《劝学》一课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是古代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B.《劝学》这篇文章在论证上,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比如第二段和第三段。
C.《劝学》一文论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D.《劝学》是《荀子》一书的第一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后半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推荐1】理解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句话的思想倾向。
2020-08-11更新 | 68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推荐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请理解这句话的思想主张。

(《子罕》)

2020-08-11更新 | 31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较易 (0.85)
【推荐3】第4段:这一段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是“愿乞终养”。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
这一段点明这篇表文的主旨:“愿乞终养”,而贯穿全段的是二语(每一语两个字),这二语是:______________
2020-04-1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