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85 题号:177313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所谓“私”的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适,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惟一特出的群己界线。在国家里做人民的无所逃于这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不把国家弄成个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革命、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等等。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线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所以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们不会去克群,使群不致侵略个人的权利。在这种差序格局中,不发生这问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减)

材料二:

差序格局在最近的30年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追随与广泛的应用,也引起了一些学者对它的发挥、想象与批评。比如台湾社会心理学家黄光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人情与面子模式”,重点就是讨论中国人在进行社会稀缺资源交换中的“关系判断”,而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差序格局,由此演化出人情中的“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而黄氏的这一分类又启发了后来的“工具性差序格局”的说法;90年代中期,沿着这一资源分配的思路下来,孙立平在研究中国社会关系的变迁时也认为,中国传统的社会稀缺资源分配是通过差序格局来实现的,血缘和地缘从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计划经济下的社会关系将这种资源转成由国家来控制,从而也就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迁。

近来,阎云翔还提出一个颇为新奇的观点。他认为,包含上述学者在内的大多数学者在解读差序格局时,往往只解读了其中的“差”,也就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向外扩出去的社会圈,而这个格局其实是立体的,需要通过研究“序”来体现。这个序就是中国社会所讲究的等级与尊卑,由此而得出的观点是,差序格局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人际关系上的建立,一个是社会结构上的构成。由于前者讨论的是平面格局,因此自然就忽略了立体的视角。

(摘编自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捆柴来比拟西洋社会组织,让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但柴不可能同时属于好几扎柴,人却可以属于不同的团体。
B.地缘关系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势力而定。就像《红楼梦》中贾家鼎盛时,凡拉得上的亲戚都包容得下;衰败时,缩成一小团。
C.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出于团体之外,他们个人不得不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
D.差序格局在中国传统稀缺资源分配中是不可或缺的,计划经济下的社会关系将这种资源转成由国家来控制,也就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社会,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相同的是体系,不同的是亲属,即便是亲兄弟他们的亲属也是不相同的。
B.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每一家不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所以有喜事不需要请酒,有丧事不需要出来助殓,抬棺材。
C.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由内向外的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清楚。
D.阎云翔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差序格局不仅应解读“差”,还应关注“序”即中国社会的等级和尊卑,这样差序才能立体。
3.“私”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下列俗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B.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
C.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D.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4.“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重要的社会学概念,请结合材料一给这一概念下个定义。
5.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差异在哪里?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费孝通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姥姥到了贾府主要的表演足少见多怪老露防相。……身子便似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大观园中的人们欣赏她这一点,刘姥姥之成为丑角的形象也就在这点上。那么刘姥姥该是一个大傻瓜了?却又不这么简单。

作者一入手就说她是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寡妇。看她初次见到贾母,会立刻想出一种奇特的称呼,她说:请老寿星安!这多么巧妙而恰当!此后与贾母的许多对话又是多么得体!鸳鸯和凤妞设计调笑她,她果然在退席上说出: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得全场狂笑,但事后她却对凤姐和鸳鸯说:你先嘱附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

原来她有意与凤姐配合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心里却是雪亮的。倒是那笑她为百兽率舞的林黛玉才浅薄呢。刘姥姥为贾母和众姊妹讲乡下故事,什么下雪天一个女孩子抽柴草,什么九十多岁老奶奶抱孩子等等故事,也全为了迎合宝玉贾母诸人的好奇心理,一味顺口胡诌,多么聪明!从来没有到过的环境,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物,初一接触,就能懂得别人对她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对人应有的尺度,多么机警!若不是她善于逢场作戏,见庙烧香,怎能博得贾府老幼尊卑都欢天喜地,个个人希望她再来?怎么能做到临行时人人送礼,满载而归?

按照身份与性格分析,刘姥姥应该是出身于小市民。假如她真是一个从未出过乡村的老农妇,就绝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机智,也根本无此胆量到那天堂乐园的贾府去探险。她所谓到城里去闯运气”“丢老脸,是多少有些估计的。

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所以成为人们口头上最流行的典型故事,这固然是因为作者把刘姥姥的形象描写得太活泼逼真,淋漓尽致;实际上也因为刘姥姥其人其事也的确不平凡。她是以取得人同情的动机,运用了出人一等的智慧,表演出轻松愉快的姿态,而获得胜利的。刘姥姥这人物之成功,就只在于本质与形象的矛盾。她是内心蕴藏着沉重的使命,艰苦的心情而来的,来了之后自必须一方面战战兢兢进行争取,而另一方面却必须随机应变。她哪里是什么滑稽斗笑的人物?她不过偶然闯上了一个陌生的舞台,遇到了一群喜欢看热闹戏的观众,这才被人强制化装,临时做了一回票友罢了。

中国文学史上的丑角之涵义是广泛的。我以为可以分成四种类型:第一是粗直热情而可爱的丑角,他们看似粗直,却并不愚蠢。第二是聪明佻达而可敬的丑角,他们游戏人间,讽刺社会。第三是愚弱低能而可怜的丑角,他们以失败者的形象使人笑,而实际上是令人悲悯。第四是昏聩贪残得可恨,或是邪恶奸巧得可鄙的丑角,他们以种种丑态令人笑,但笑的底面是深恶痛绝。第一第二两类是喜剧性的,第三第四两类是悲剧性的。刘姥姥应当属于哪一类呢?她似乎粗直,却绝不鲁莽;似乎无知,却绝不低能;也颇有心机,但不邪佞。她是以第一种的形象表现,而又富有第二种的意趣。就实质上说,她不过是一个冒充的丑角而已。

(摘编自主昆仑《红楼梦人物论》)

材料二:

刘姥姥很有趣,这是真的。不过刘姥姥是否真的只是一位写来好玩、供人取乐开心的角色?便又得思索一下才好。

谁要总是习惯用单打一的思想方法和眼光去看雪芹的笔墨,谁就是不想真懂《红楼梦》。刘姥姥在全部书中的作用,也正是单打一的反面。现传的八十回中,刘姥姥原是为了生计来求财借当,并打点些农田土味来走动人情的。从这个角度讲,全书乃一富贵人家贾府之事迹,却偏从一贫苦人家刘妪写来——这大约是可以被文艺家称为善用对比的例子了。

我们更要留心的,就是雪芹写一个人也好,一件事也好,一个府也好,他从不像一般庸常作者那样,总是急于用自己的眼光口气去表态,他写一个贾府,先是从冷子兴口中和贾雨村口中、耳中隐约于远处,又从林姑娘心中、目中呈现于当前。雪芹的小说,已经有点像现代电影艺术,很懂得运用多镜头多角度多层次多衬染的手法。刘姥姥的出场,其作用之一即是要再从一个村屯老婆婆的目中、心中,来显现一下这个全书中心对象贾府。雪芹的神奇本领就在于:他好像能站在任何一个立场点去观察事物,又好像曾和任何一个阶层的任何一个人都在一起生活过。在刘姥姥这个例子上,就是他既能以富者的心目去看穷人,又能以穷人的心目去看富者。

荣国府毕竟何等情景?由刘姥姥先作一番感受。好像由她先来向我们传达这一人家的服妆、住处、饮食、礼数、习尚、心肠……一切跃然纸上,一切不离穷人对它的衡量和评价。

刘姥姥的作用尚不止此。她第一次入府,看的是凤姐儿。我们讲过了:凤姐是全书中家亡这一条大线路上的主角,正像宝玉是全书中人散这一条大线路上的主角一样。即此已可明白,姥姥之来,是和荣府上的家亡遥遥相关的。试看第五回中巧姐的册子判词: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这就证明,雪芹原书,姥姥三进时,荣国府已是势败家亡——再次明白提出家亡这个标目来,而刘姥姥王熙凤之会见,看似开卷闲文,却是后来关纽。

手写此而目注彼,看似为当下情节费工夫,却不知实是为日后的巨变作映衬。河有源,山有脉,所谓伏线千里之外。这说来容易,实际上却是难极了的事情。试想,前面写的刘姥姥,我们只看见她好玩有趣,而在雪芹,笔叙欢愉,却心牵惨痛,流着泪写乐事良辰欢情妙绪——这该是多么难以想象的创作之境啊。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小讲》)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姥姥看似少见多怪常露傻相,但从她和众人的对话中,足以显示出她的久经世故的得体、聪明与机警。。
B.“刘姥姥进大观园”成为流行的典型故事,既是因为刘姥姥的形象活泼逼真,也是因为其人其事的确不平凡。
C.刘姥姥身上“本质与形象的矛盾”体现在:她来贾府既要尽力争取利益,又必须以滑稽的样子随机应变。
D.刘姥姥虽出身贫苦农民,却以自己的质朴单纯、风趣幽默赢得了贤府上下的一致喜爱,个个希望她再来。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全书写的是高贵人家贾府之事,却偏从一个贫苦人刘姥姥写起,这是善于运用对比的体现。
B.庸常的作者,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和事情,总是急于用自己的眼光口气去“表态”,曹雪芹的创作绝不是如此。
C.《红楼梦》借鉴了电影艺术,很懂得运用“多镜头”、“多角度”的手法,刘姥姥的出场就是“多角度”之一。
D.刘姥姥“好玩”、“有趣”,但曹雪芹在下笔时,想的却是家族日后惨痛之事,这体现了“伏脉千里”的创作方法。
3.下列人物中,属于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一类丑角的是(     
A.李逵       (《水浒传》)B.别里科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
C.张驴儿       (《窦娥冤》)D.阿Q             (《阿Q正传》)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对于“刘姥姥”这一人物,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评论角度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07-06更新 | 10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统一”就是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②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厚”,语出《礼记》,其指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称为“集体性考量”“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③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④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①汤恩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②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③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600年,到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④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⑤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时叙史的传统。

⑥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⑦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样写道:“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⑧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其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
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对艺术倾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
D.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只有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长期延续发展,一直没有中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荣、献身其济特征。
B.汉代起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引导性与可塑造性。
C.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断,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限制,保持文明本质的稳定。
D.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
3.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
2021-06-10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非虚构写作被迅速增容和泛化的当下,为了提升非虚构写作的整体文学水准,让这一文学潮流走得更健康和长远,当务之急是要厘清非虚构写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尽量确定其边界。

有人认为,世界上的文学只有两类:一类是虚构文学,另一类是非虚构文学。这当然是一种泛化的文学概念的区分,不能作为划分文体和界定概念的依据。但不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作者要克服的是同样的焦虑——如何真实呈现以及如何让读者接受。非虚构既不是一个文体概念,也不是文本概念,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与以虚构为主的文体——小说、戏剧等争夺真实的话语权。非虚构写作特别强调实践或行动写作,即写作者必须行动起来,把自己融入时代与社会,并将个体的写作置于变迁的社会进程之中。因此,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写作立场和写作态度,一种叙述方法和介入现实的路径。非虚构写作强调文学书写必须具有反思和质疑社会的品格,即写作者言说和阐释当下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写作者不仅要有能力介入生活,而且要真实呈现出当下中国的现实感与现场感。

广义上,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作为一种广义上的文学类型,非虚构写作既包含非虚构小说”“非虚构散文”“非虚构诗歌”“非虚构剧本,也包括游记、报告文学、传记、真实故事等,它是虚构之外的一切写作的总和。但作为一种狭义上的文体,非虚构写作指那些以非虚构写作名义创作的,既具介入”“在场”“真实”“质疑的品格,又具审美性和形式感,即能够文学地呈现真实非虚构写作。它是散文文体里的一种文学样式,其概念要小于散文。它与报告文学最为接近但不是报告文学,它的概念范畴比报告文学要大些,涵盖的写作对象更广泛多样,也更贴近社会人生。

当我们从狭义的视角来考察非虚构写作,会发现近十年来的写作潮流,无论是在文体的建设,还是在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总体来看,深度作品匮乏,田野调查不够深入细致,创作队伍良莠不齐、急功近利,正成为这一类写作的突出问题。当然,任何一种写作都充满了挑战,这一文学潮流在挑战当下写作伦理和审美趣味的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纯文学话语机制的反思,拓宽了文学创作的界面,并引领了散文美学的新风向,推动当代散文艺术创作的革新。

(摘编自陈剑晖《非虚构写作概念之辨及相关问题》)

材料二:

《湿地繁花》是曲子清关于盘锦乡村振兴叙事整体的非虚构写作作品,它提示我们一个往往被忽略的常识——除了作为一种历史想象,作为一种田园乌托邦,乡村还有其在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的实践中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地位。

《湿地繁花》以新时代盘锦乡村日新月异的振兴与发展实践为写作对象。这样的写作对象预示了文本在实践性上可能抵达的限度。《湿地繁花》属于非虚构写作中现实写作一路,这种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文体属性,意味着它的写作方式、写作生态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作品来自一种实践性发生语境,一种作家与写作对象浑然一体的浸入式写作方式。如火如荼的实践每天包围着作者的视觉和听觉,参与着作者观念的塑造和情感的生发,情感的在场给作为实践的写作对象投射了强烈的诗性。

亲历中国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的历史时刻,面临乡村振兴的伟大篇章,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不应止于忠实地还原生活、记录时代,更应该阐扬文学铁肩担道义的深刻内涵。文学对时代本质的把握最终总是落实为对人的关怀,《湿地繁花》关注的是人在这场伟大历史实践中的能动性和幸福感。无数普通人在追梦、圆梦的过程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智慧与勇气,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喜悦和富足,火热的现实经由对人类改造世界的无限潜能的见证而洋溢着诗性的浪漫。《湿地繁花》将个体性经验置于时代总进程的视野之下,将生命的诗意注入改造世界的实践,确立起充满力量和阳光的乡村叙事。

记录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时代现场,描摹现场中人的精神面貌,首先需要在新闻学路径抵达事实性,以现实世界提供的母本为起点出发,进而抵达文学的审美境界。《湿地繁花》创设了在其中的发生语境和叙述视角,是重新发现地域风景的媒介,生成文本诗性的内在结构和语言形式,新闻语言、叙述语言和诗性语言交织杂糅,通过文字表达的张力,最终为乡村实践的书写确立诗性内核与外观。

(摘编自宋扬《诗性的实践:关于新时代乡村的非虚构写作-读曲子清的<湿地繁花>》)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真实”呈现以及如何让读者接受的问题,是“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写作的所有文学创作者共同要克服的焦虑。
B.对非虚构写作者来说,落实行动非常重要,要将整个身心都融入时代与社会,有能力介入生活,呈现现实感和现场感。
C.从狭义上看,非虚构写作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既具“介入”“在场”“真实”“质疑”的品格,又具审美性和形式感。
D.当代散文艺术创作的革新靠的是非虚构写作,总的来说,这要求作家在作品深度、田野调查等方面下功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厘清非虚构写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当务之急,否则,这一文学潮流将停滞不前,得不到发展。
B.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为非虚构写作阐扬文学“铁肩担道义”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契机。
C.《湿地繁花》是反映乡村振兴与发展的现实作品,它落实了对人的关怀,记述的是作者的个体性经验。
D.《湿地繁花》作为反映新时代乡村的非虚构写作,通过诗性的语言形式,抵达了文学的审美境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非虚构写作”的一项是(     
A.《重走》作者围绕着当年湘黔滇旅行团的行走路线写作,融入了社会学、文献学、新闻报道等各种文学元素,形成了一种极为芜杂但很灵活的文本。
B.《伟大纪念日》以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为线索,用文学性的语言讲述了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等事件,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辉形象。
C.《微尘》讲述了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小作坊老板等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的故事,作者将真实经历贯穿其中,书中饱含着人性的悲悯和温度。
D.《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通过叙述逃避诅咒的知识分子、带着求生梦想的孤儿、为了施展拳脚的“拳匪”等人的奋斗史,谱写了磨盘州的百年征程。
4.材料二以《湿地繁花》为例,从哪些方面阐释了非虚构写作?
5.有学者认为,“非虚构写作所做的努力,就是把新闻的生命周期延长,用文学的方法为新闻保鲜、抗衰,抓住视频讲解那些值得关注的人和事,为时代存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3-25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