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8 题号:1773272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2.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进行比较,从写景手法的相同和意境的不同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021·广东梅州·一模 查看更多[18]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皎夜光

[汉]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①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②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是说不拉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环境,表现出环境幽静,时间已晚。
B.七、八两句以草露蝉鸣、又经一秋,表达出诗人流离他乡的无限惆怅和凄怆。
C.九、十两句以鸟的展翅高飞比喻“同门友”的飞黄腾达,暗含诗人的羡慕与嫉妒。
D.最后两句以反问句式收束全诗,情感强烈,饱含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沉感慨。
2.本诗三、四两句和下文关联紧密,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2022-06-26更新 | 6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酺

[唐]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注]①本诗是一首应制诗,作于公元690年(天授元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大酺:聚会宴饮。帝王降赐,民间三日聚饮。后指大规模庆贺。②袨服:艳服。③火德:以五行相推武周是火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起句从多地连缀的空间视角切入,以“通”字串联,构成一个恢宏辽阔的意境,发端别致,气象不俗。
B.颔联,分别从听觉视觉两方面,真实再现百姓在海上“伐鼓撞钟”,江东民众“新妆袨服”的景象。
C.颈联“残雪”与“好风”相对,冬去春来,梅花飘落,柳叶新发,有辞旧迎新之意,含万象更新之旨。
D.尾联结语,扬颂武则天顺乎天道,文武群臣时运亨通,祈祷国运长久,百姓富足丰登,首尾呼应,自然浑成。
2.这首诗歌哪些内容体现了大的特色。
2023-04-16更新 | 1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寄满子权

王令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注释】①满子权:为王今少年时的至友,两人皆有治国安民之志。②直弦:琴的主弦。旧时以琴弦断绝,比喻失去知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前句点明地点和时间,后句写此时此境诗人的思绪,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统摄全诗。
B.颔联即景抒情,薄云未必降雨,秋日从来多阴,说明诗人对人生的清醒认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悲。
C.颈联叙写诗人和朋友的境况,以“三年”表明迷归之久,以“一夜”突出心老之疾。
D.本首诗语极沉重,所选意象如“暮霭”“平林”“薄云”“秋日”均含有萧瑟凄凉之感。
2.首联诗人写道“楼上人愁意思深”,诗句中的“意思深”包含哪些深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2-01-26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