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赠友送别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776206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漫:空,徒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将“愁”字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既突出季节为“秋”,又表明了内心最主要是因悲秋而愁。
B.词人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怕登高望月思人而会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
C.“燕辞归”与“客尚淹留”是反衬,用燕归反衬客留,从而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
D.最后一句用了拟人手法: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
2.全篇主旨在一“愁”字,作者是如何来表达哀思愁绪的?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知识点】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注】

韦迢

北风昨夜雨,江上早来凉

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

故人湖外客,白首尚为郎。

相忆无南雁,何时有报章。


【注】该诗作于大历四年秋,诗人将到韶州任州牧,好友杜甫写诗相送,诗人也以诗相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岫”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的“岫”字都是以山峰入诗来描摹远景。
B.颔联“千峰翠”与“一叶黄”由季节的不同,写出楚湘两地相距之远,从而间接抒发离情。
C.颈联从两面说来,既有对好友杜甫漂泊境遇的叙述,也有对自己白首为郎仕途不顺的感慨。
D.尾联直抒胸臆,以没有大雁传书而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好友的书信的叹惋,表达内心的愁苦。
2.崔融《唐朝新定诗格》卷上言“起首入兴体有十四种”,第十二曰“景物入兴”。请结合诗歌的首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0-12更新 | 1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A.古体诗B.近体诗C.曲子词D.歌行体
2.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笔“醉”字,饱含深情,友人已离去,诗人只能借酒浇愁。
B.“橘柚香”具有时令特点,表明送别的季节是在秋天。
C.“江风引雨”,景语即情语,用凄凄风雨来烘托送别时的悲凉心情。
D.“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3.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划线诗句的表达技巧。
2022-11-14更新 | 1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释】①作者任蓝田尉时做此诗求裴舍人引荐。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任职者须有文学资望。②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③长乐:即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在长安城内。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真实地描绘了诗人在早春二月所见到的黄鹂成群地飞鸣追逐,绿树成荫,春意盎然的景象。
B.颔联描写了舒缓的钟声,浓翠的柳树,蒙蒙细雨等景物,若隐若现地让人看到了裴舍人的影子。
C.颈联笔锋一转,写虽有和煦的阳光却无法让凝聚在诗人心头的愁云消散。尽管自己怀才不遇,但一颗心却仍然想报效君主。
D.尾联中“十年犹未遇”的“十”字虽是虚指,但也极言时间之长,用了一个“犹”字,更充分地反映了诗人的求官心切之情。
2.这是一首投赠诗、作者是如何表达恭维求援之意的?
2022-01-19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