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房玄龄等 > 《晋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790159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袤少孤,性清正。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莱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王子雍、鲁子家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帝笑曰:“故知侯生必来也。”遂与袤共载,曰:“计将何先?”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令太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宜登三阶之曜,补衮职之阙。今以袤为司空。”天子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九年薨,时年八十五,谥曰元。

(《晋书·列传第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B.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C.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D.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代曾经是通晓史事、掌管书籍文典的官职,与今天的学位名称不同。
B.庠序,指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庠”,在周代称“序”,后来泛指学校。
C.旌表,指由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或赐匾额,用以表彰德行的一种方式。
D.祖送,我国古代送行饯别时的一种仪式,一般指临行之前在道路上祭祀祖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袤非常聪明,善于识人。他认为魏讽必败,劝告任览远离魏讽;前后多次荐举贤才,他荐举的人后来大多官至高位,名望很高。
B.郑袤施政有方,深受爱戴。在黎阳,从官吏到百姓都对他心悦诚服,政绩考核为各县之首;后来被征召为侍中,百姓舍不得他走,在路旁哭泣着相送。
C.郑袤德才兼备,深受器重。他担任过黎阳令、济阴太守、广平太守等官职,先后被封为密陵伯、密陵侯,高寿而终,赠谥号为“元”。
D.郑袤为人谦让,进退有度。皇帝下诏任命郑袤担任司空一职,他亲自交还印绶,坚决辞让达十多次,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皇上的封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
(2)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
5.毌丘俭发动叛乱,景帝亲自问计,郑袤提出了怎样的计策?他的理由是什么?
【知识点】 《晋书》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罴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蜀后主刘禅亡国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是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侍从官。
B.上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与“上书”意思一样。上封事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
C.齐桓即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曾任用管仲改革,强军富民;对外实行“尊王攘夷”。
D.太守即郡守,是古代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年少而孤,出仕颇有才干。他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少的他思念双亲成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受到吴人称赞。
B.李密奉养祖母,孝心感动武帝。朝廷征诏他任太子洗马,他以祖母无人奉养不应命;上疏陈述奉养祖母之情,受到晋武帝赞扬。
C.李密颇有见地,强调用人重要。他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成败相似,都因任用贤才而使国家兴盛,后又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D.李密心有怨愤,触怒皇帝被免。他在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写诗表明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使晋武帝很生气,后被免去了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021-01-21更新 | 2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本一: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文本二: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B.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C.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D.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2.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沐浴,沐,濯发也,浴,洒身也,字面意是洗澡,洗浴:文中是指“承受恩泽”。
B.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学业优异的人:晋时仍保留。
C.庆父,是鲁国公子,先后杀死两位国君,后人常用他来比喻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
D.归田,归还公田,也是张衡《归田赋》的省称,在本文中是辞官回乡务农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情表》从自己幼年的不幸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
B.“辞不就职”原因,大致有三,一要供养祖母刘:二是蜀汉旧臣,有怀旧的思想:三有“伪朝”入仕、不知祸福的后顾之忧。
C.《陈情表》感情复杂:既有因处境狼狈而生的忧惧之情,也有对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感激之情,还有对祖母刘的孝情。
D.李密在奉召作诗时,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委婉表达出在朝廷做官的压抑和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因此,武帝看后非常不高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5.结合《陈情表》,请简要分析武帝被李密言辞打动而停召他的原因。
2022-06-28更新 | 3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大将军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二:

何充,字次道,庐江人。丞相王导妻之姊子,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平苏峻乱,迁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将为外物所攻,谋立康帝,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充居宰相,强力有器局,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永和二年,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

【注】康帝,即后来的晋康帝,当时身份是琅邪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凡所选A用B皆以功臣C为先D不以私恩E树亲戚F谈者G以此H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籍,文中指名声不好,与《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的“狼籍”意思不同。
B.稍,即“逐渐”的意思,与《登泰山记》“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的“稍”意思相同。
C.临,指执掌,与《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临”意思不同。
D.卒,在这里指去世。按照古代礼制,士死谓之“卒”,大夫死谓之“不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王敦特意在众人面前夸赞担任庐江太守的哥哥王含政绩斐然、广受赞誉,作为下级的何充对此却持有异议。
B.何充在东阳太守任上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成就,颇受王导和庾亮的赏识,在二人力荐之下,得到提拔重用。
C.外戚庾冰兄弟权倾朝野,为了继续保有自己的地位,他们希望让太后的弟弟康帝即位,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D.何充担任宰相,才能度量出众,一心为公,正直无私,深受人们赞誉,但又笃信佛教,花费无度,受到时人讥讽。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后世评价何充“抗直不谄”,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024-02-19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