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180043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史学具有数字人文的共性,但其作为历史学的个性特征更值得我们关注。总体而言,数字史学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式更重视网络的利用与展示,这也是很早就有学者提出“网络史学”的原因。历史学家利用互联网向同行传递和展示史料,将文献放置到互联网以便史学爱好者、历史教师、学生能够利用它们,这些行为已经被史学界认可为专业的学术活动,成为数字史学的重要内容,是一条迥异于宽泛意义上数字人文的路径。

当然,“要么在线,要么落伍”的宣言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能够与数字史学画上等号。互联网只是恰好因为平台优势成为一种媒介而已,不过在这个现象背后有一些值得玩味的问题,数字史学对网络的强调让我们看到了它与“公众史学”存在诸多交集。许多早期从事数字史学研究的学者都是社会史专家,或者是试图借助数字工具积极推进民主化进程的支持者。

数字史学就目前看,研究工作的重点还停留在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以GIS的运用为主。与“数字文学”相比,文本分析在数字历史领域运用还比较少,这背后有许多客观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史料的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效果也达不到大规模进行文本挖掘的程度。传统的历史研究重视的一手文献往往以档案、手稿等形式出现。这些文献的数字化远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而且进行数字化使用的OCR技术,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大量的人工校对,其准确度才能达到进行研究的要求。所以在从事数字文学的专家已经在讨论如何分析文本的时候,数字史学的专家还要首先解决史料数字化的问题。当然,对历史文献进行文本分析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例如有学者对18世纪美国出版的报纸进行了主题分析,也有对美国与德国学术界的古典学期刊进行了类型研究。

在这样的前提下,数据库建设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问题在于,数据库建设是非常烧钱的项目,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做出高质量、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库。同时,数字化程度不足的状态,也决定了学者使用数字工具的倾向。据西方学者统计,在数字人文有关GIS的143个重要项目中,92个涉及历史问题。

(摘编自王涛《“数字史学”:现状、问题与展望》)

材料二:

正如古腾堡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中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数字技术的革命更进一步改变了知识世界的图景。历史学与新媒体相结合所诞生的数字史学,迎合了晚近以来历史学写作朝向大众化的趋势,成为公众史学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传统史料相比,数字化史料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传统的纸质史料,如图书和档案,不论其存世数量还是保存地点都是封闭的,有的文献本身可能就是珍本孤本,即便有印刷或抄录的版本,流传数量一般也较为有限。通过互联网平台,网络数据库、网络图书馆可以直接将数字化之后的史料呈现到用户的终端。研究者与史料之间,不再有空间的阻隔;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异。一个中学生可以同一位大学教授一样,获得同样的史料,并展开独立的研究和解读,专业研究者之前所拥有的特权在数字化时代逐渐消失了,这极大地扩大了公众史学的参与面,大大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

数字史学进一步践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趋向,更加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数字史学的研究成果不再只是传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的形式,通过网络、影像等新媒体的呈现,极大地扩大了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与此同时,它也极大地鼓励了业余历史研究者的积极参与。以维基百科网站为例,它自建立之初即将自己定位为一部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并作为一个开放源允许大众广泛参与。在约3500万注册用户中,有近8万名积极的写作者和编辑者,其中大多都是业余的普通网民。

与传统史学不同,数字史学毫不拘泥于形式,结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超文本等,均可以通过数字的形式呈现,而且在数字数据库和网络图书馆建设、网站演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单机光碟和软件开发、电子出版、多平台应用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前景。

数字史学有着传统史学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如果数字史学仅是网站演示或光碟形式的话,它同传统史学的差别只是改换了一种新的传播载体而已,都只是单向的内容发布。但近十年,基于网络平台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也就是Web2.0技术的成熟,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史学的前进。Web2.0的分享机制,使得普通人不必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就可以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平台上,专业历史学家、业余研究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可以展开交流和对话,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及,数字史学与公众史学有着诸多的交集和共性。数字史学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公众史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史料的前提和保障,在技术上为普通人参与历史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和形式,并改变了历史学的形态。

(摘编自周兵《历史学与新媒体:数字史学刍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史学的概念出现较早,这与历史学家重视网络利用有关,借此开展的文献研究的专业性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B.史料的数字化程度低,达不到大规模文本挖掘的程度,导致数字史学专家尚未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史学研究。
C.数字史学因为迎合了历史学写作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所以提升了公众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呈现形式愈加丰富。
D.与数字史学利用新媒体改变历史学的受众范围不同,传统史学的研究更具专业性,且研究成果水平更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么在线,要么落伍”的宣言,虽然道破了数字史学与互联网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但二者不能等同。
B.学生与教授、网民与专业人士在数字化的史料面前享有同样的阅读权限,研究者身份的差异性消失了。
C.维基百科作为网民可参与写作、编辑的平台,业余历史研究者在其中积极交流,体现了数字史学平民化的特点。
D.有赖于Web2.0技术的成熟,数字史学颠覆了读者与作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传统且单向的关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数字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通过网络数据库研究数字化史料。B.在维基百科上发布史学研究成果。
C.到图书馆去查阅某珍本孤本史料。D.利用Web2.0进行史学交流对话。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数字史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两位作者对数字史学的发展现状各持什么态度。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审美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依托于个体的审美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文化趣味,进而建构起社会性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的形构常与时代命题相结合,无论是西方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审美文化都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有效途径,从而影响历史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审美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面孔,要想理解当下中国的审美文化,文学无疑是重要的观察视角,借助对新时期文学的聚焦,更能见微知著,为当代审美文化的变迁勾勒出时代的侧影。

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逐渐从单一的一体化形态走向开放多元,从对历史宏大叙事的着迷,到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学参与、推动、形构了当代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也影响、制约、引导着文学的创作。两者的关系既相辅相成,又充满矛盾对立。改革开放重新唤醒了文学的人学传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是其表征。当负载于文学之上的枷锁被打开,文学自然朝着主体性的方向去探索,并思考其与个体、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1980年代开始,改革的成效已经显现,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学越来越聚焦日常生活,关注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关注小人物的心灵世界,力图呈现出时代的精神症候。这段时期,北岛、顾城、海子等人的诗歌广为传颂,文学受到青年学生的关注,成为独特的审美文化形态。

随着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深化,作家们对世界文学与西方现代思潮进行了横向移植。在这一过程中,长期被压抑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借着改革开放的便利蓬勃而生,迅速在文学领域产生影响。1980年代前期,先锋文学占尽风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作家先后登上文坛,他们颠覆了中国新文学的旧有模式。先锋文学的出现,既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又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长期以来中国人形成的思维习惯、审美趣味也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一时间,城市里机器轰鸣,高楼林立,百货商场、私家车、娱乐场所都成了新鲜事物,人们必须调整观察与理解世界的角度。正是在经济大发展中,旧有认知与现实境况之间发生了错位,作为个体的,精神上的现代病症也如影随形。

到了1990年代,文学在高歌猛进的市场经济面前,失去了轰动效应,开始走向边缘化。但从另一层面讲,边缘化是正常的现代社会文学必然的命运。1990年代文学在挑战与困守中寻找发展方向,市场化不可避免,制造畅销书、制造读者审美趣味,成为文学市场的选择。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大众媒介的发展改变了文学的格局,网络文学一度占领大半阅读市场。而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经济生活占据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碎片化阅读兴起,文学在大众普及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走向娱乐化、肤浅化的倾向。

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正是当代审美文化的镜像。新时期文学与当代审美文化受到市场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力量的形构,而多元成为其基本的特征。但是也应看到,审美文化的多元样态也极易走向价值破碎,正如周宪所言,因为大多数大众文化产品,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和形式,通常是同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和传播。表面上人们在消费不同的文化产品,实质上却是在消费同质的物品。在这个限定的意义上说,当代大众消费并未实现真正的多元,相反,在其中,反倒形成了人们难以察觉的审美文化的相对剥夺。这也正是当代审美文化的困境。

(摘编自蒋成浩《解构与重构:新时期文学与当代审美文化》)

材料二:

什么是批评文学?在中国新文学批评史上,最早对其进行论述的是周作人,尽管他没有明确提出批评文学这个概念。他说:真的文艺批评,本身便应是一篇文艺,写出著者对于某一作品的印象与鉴赏,决不是偏于理智的论断。这与法国批评家法朗士所说的批评是一种小说,同哲学与历史一样,给那些有高明而好奇心的人们去看的”“好的批评家便是一个记述他的心灵在杰作间之冒险的人有相似之处。

对其进行全面阐述的是袁可嘉。他认为,批评文学家或则根据某一批评理论对于作品做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或则凭一己的直觉,单刀直入,指出作品所给他的喜怒哀乐。袁可嘉对批评文学的阐释在新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他其实是在对新文学批评史上以周作人、刘西谓、唐湜等为代表的批评文学的一种理论总结,他们的批评文学是以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严羽《沧浪诗话》等为代表的,以诗评析诗文、以诗解释诗文的古典文学批评传统的延伸。

萧乾说,一部用伟大心胸写出来的作品是需要另一个伟大的心胸来体会的。想象的组合体也只有想象的读者能享受其中的声色意象,比创作家感觉迟钝的批评者是不配从事批评的。他们天赋超卓的艺术慧心和非凡的审美悟性,切身体会作家创作过程中的甘苦,深得创作三昧,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灵魂在艺术世界中探险的经历,也能用生花之笔悉力引导受众在艺术世界中探幽览胜。萧乾实际上指出了批评文学的重要特质。就其写作形式来说,批评文学与西方文学理论所强调的那种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语言客观的文学批评或者说文学研究表现出迥异的一面。它是批评者以诗化的笔触、散文的形式,通过对比、比喻、通感等各类修辞格,生动形象地描述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风格,传达自己阅读鉴赏的审美体验,并阐明自己的艺术判断和理论主张。它犹如传统文学批评中的诗话,蕴藉、抒情、含蓄、隽永,闪现出美丽的光彩。批评文学不是寻常的文学批评或者文学研究,而是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不是批评者借用相关的文艺理论来阐释作家作品,而是批评者在深入文本世界之后,独具个性的印象体会的艺术传达。在新文学批评史中,以刘西谓、唐湜、萧乾等为代表的批评文学家以他们的批评实践使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得以现代转化,并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摘编自明飞龙《激活文学批评的审美品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980年代开始,文学作为独特的审美文化形态,受到青年学生的关注,缘于改革成效显现,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B.根植于中国现实土壤的先锋文学在作家们对世界文学与西方现代思潮进行横向移植时,颠覆了中国新文学的旧有模式,未受到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
C.市场经济让文学不可避免的市场化,制造读者审美趣味成为文学市场新选择,文学在普及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娱乐化倾向。
D.袁可嘉对“批评文学”的阐释是在对新文学批评史上以周作人、刘西谓、唐湜等为代表的以诗评析诗文、以诗解释诗文的古典文学批评传统的总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材料一重在阐述新时期文学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材料二重在阐述“批评文学”的审美特质。
B.新时期文学与当代审美文化因受到诸多力量的形构而具备“多元”的特征,但并未实现真正的多元。
C.在文学批评活动中,不如创作家感觉敏锐的批评者很难传达出对作品非凡的审美体验。
D.受到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从某种角度看,正常的现代社会文学必然走向“边缘化”。
3.以下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李健吾指出:批评家是学者和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运用死的知识。他的野心在扩大他的人格,增深他的认识,提高他的鉴赏,完成他的理论。
B.唐湜谈冯至作品:伍子胥的故事经他的手,在原有绚烂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加上了现代主义的诗情,尤其是意识流或内心情绪的渲染,就成了一个完整而透明的诗的果子。
C.美国文论家勒内·韦勒克认为:“批评的目的是理智上的认知,它并不像音乐或诗歌那样创造一个虚构的想象世界。
D.汪曾祺评《边城》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班级举行学习交流会,探讨好的“批评文学”应如何体现当代审美文化和审美品格。请结合材料拟定交流会发言提纲。
2023-03-30更新 | 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诛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需《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其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怡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想兼重"风骨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文”与“笔”的区分,刘勰强调“文”有韵,萧绎则强调“文”之抒情且注重语言形式美,这里的“文”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
B.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诛、诗赋四科,是文体辨析开始与文学自觉的标志。
C.“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作家的才情与生命体验的独特性,是文学性明确与丰富的表现。
D.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导致了南朝时期更自觉地追求语言的形式美,而这些对中国文学又产生了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明确区分了诗与赋的文体特征,也呈现出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追求。
B.“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了文章的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借此超越权势与生命局限。
C.建安、曹魏时代的作家关注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而汉赋难见个人情性。
D.魏晋时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借文学表达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但并未否定文学的社会责任。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     
A.《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并列。
B.蔡邕《独断》等作品反映了早期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C.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是“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D.郭象《庄子注》认为万物不是由道产生,是自然如此。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从上述三篇作品中任选一篇分析其对文学自觉的体现。
2023-10-05更新 | 3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读者反应批评运动的代表人物斯坦利·费什说:解释策略的根源并不在我们本身,而是存在于一个适合于公众的理解系统中。也就是说,阐释策略的根源不在于阐释者本身,而在于合乎公众的理解系统,而这个理解系统就是指公众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公众思维行为与习惯以及公众所处时代的主流精神或公共理性等。

按照解释学的视角,朱熹对古礼的阐释,将其置入公众理解系统的中,方为家礼学阐释之策略根源。因此,朱熹阐释古礼的一种路径与方法,就是将其置入唐宋社会转型后庶民的现实生活环境与背景,融入庶民的思维行为与习惯,并纳入宋明理学(朱熹时代的哲学主流精神)解释框架中,以理格俗,使《家礼》得到公共度量的有效阐释。

朱熹制《家礼》以贯之,并赋予礼之天理内涵,将孔子的道德之礼、制度《周礼》创造性转化为朱熹式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他强调: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入于私欲,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入天理者,方能称礼;入私欲者,皆为非礼。因此,以天理为本而格俗,必须将不合礼义之本者,果断以礼废俗。朱熹的《家礼》,便既秉承圣人制礼主旨与大义,也合乎宋明理学之精神。面对宋代追求奢靡的社会风气之俗,《家礼》开启尚俭反奢之风,主张人品是婚姻的第一要素,婚姻双方不应该一味贪图对方的财产。《家礼》虽保留纳采一礼,但必以议昏为先,警告世人,须先察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贵。如果想因妇财以致富,依妇势以取贵,则有损丈夫之志气。

《家礼》虽然将不合礼义之本者以礼废俗,但却将合天理”“礼义之本者,以俗合礼,以从俗”“从简为导向,调和古礼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排异,使之简便易行。《家礼》吸收了唐宋社会新世俗,将合乎经义、不害礼义的习俗纳入礼文之中,将一些适应人们生活又不违背礼义的,及时纳入冠、昏、丧和祭礼之中,并适度变革古礼,进行合礼化的阐释。正如古礼所云礼从宜,使从俗以及君子行礼,不求变俗也。

朱熹通过对古礼的公共阐释,通过对古礼之的格致,展开对宋代时下的批判与吸收,重建儒家古礼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意义,在内化于民众的自觉行动中,实现见之明、信之笃、守之固。这种将外在之与内在之圆融不二、将坟典之与市井之安顿整齐的公共阐释思路,值得我们当代人借鉴与思考。

(摘编自毛国民《朱熹〈家礼〉以理格俗的有效阐释》)

材料二:

家礼以维系人伦关系为轴心,既含有伦理道德规范,又包括待人接物的日常礼节和冠婚丧祭人生礼仪,蕴含着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机制。个人处于伦理关系之中,相互存有伦理义务,不同于西方原子式个体,仅注重个人权利。人们在家礼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不仅谨名分、崇爱敬,亦即培养起对家人的亲爱和尊敬意识,使自己的生命充盈着深情厚义,而且通过特定人生仪式的恰当表现,以获得社会认可和归属感。

家礼作为维系家族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能够对家族成员进行严格的制度规约和道德劝诫,从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以便维持家族的持久稳定。当自上而下的国家管理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宋明儒者转而采取自下而上的整齐家族、教化社会的活动方式。礼下庶人、增设祠堂等都有助于家族血缘共同体的建设,从而发挥散宗收族的凝聚和教化作用。

历代儒者高度关注与重构家礼,是因为化民美俗是其改善世道人心的基本方式。他们以道自任,一方面对于现实生活中违背儒家伦理道德理念的异端风俗予以辨证和批判,另一方面也积极参与到礼仪制作和实践之中,倡导推行新礼。从而实现移风易俗的教化目标。宋明儒者有鉴于以王权为中心的等级森严的朝廷礼仪,容易造成君臣与君民之间的情感疏离与关系阻隔,如天渊然,在社会上难以发挥礼教的功能。所以,他们致力于建设以人与人之间的礼敬为中心的家礼乡仪,重新恢复尊卑长幼等差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承担起了导化世风的历史使命。

毋庸讳言,传统家礼文化也存在着与现代伦理观念与礼仪规范相悖之处,对此,我们需要立足于现代社会基本价值理念,对其进行评析和转化,找准当代人的礼仪标准、安顿当代人的社会生活秩序。

(摘编自王钧林、王法强《家礼教化功能探析》)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阐释策略根源所在的理解系统,是指公众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公众思维行为与习惯以及公众所处时代的主流精神或公共理性等。
B.面对宋代追求奢靡的社会风气,《家礼》虽保留“纳采”,但提倡“尚俭反奢”,对方品行是婚姻的第一要素,不应一味贪图财产。
C.家礼能对家族成员进行严格的制度规约和道德劝诫,若家礼、族规缺失,一个大家族就无法正常运转,最终导致分崩离析。
D.宋明儒者致力于建设家礼乡仪,重新恢复等差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是因为等级森严的朝廷礼仪在社会上难以发挥礼教的功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乃天理节文,人事之仪则。“天理”是“论俗”标准,合为“礼”,不合为“非礼”,这与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暗合。
B.“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家礼》中的“铺房”仪节,古礼中是没有的,但是在当时可用,这是“从俗”的表现。
C.家礼文化中的伦理关系,是人们无论处于何种角色都相互负有伦理义务,这与中国古代对女子三从四德的要求是一致的。
D.修撰家谱、祭拜祖先等方式能使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得以不断确认和巩固,从而形成相对持久而稳定的家族归属感。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证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揖拜,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方孝孺《幼仪杂箴》)
B.凡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礼记·内则》)
C.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
D.一乡及临乡之中,有遇荒年不能自活者,吾子孙审实,量作粥活之。(湛若水·《甘泉湛氏家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赋予传统家礼文化以当代内涵。
2024-03-20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