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804226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又称新“限塑令”)规定:到2020年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根据新“限塑令”,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已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不少吸管生产商和奶茶、饮品店商家积极响应,推出纸吸管、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供消费者选用。但很多消费者表示,“纸吸管口感不好”、“纸吸管容易泡软,不好用”、“很多商店都不提供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据悉,普通塑料吸管原材料每吨约8000元,纸质吸管原材料每吨约2.2万元,而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塑料吸管原材料每吨近4万元。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餐饮行业里,塑料杯、塑料盖的使用非常普遍,正如网友所言,“吸管换了,但杯盖、杯子还是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材料”。这样的“环保”,让不少网友怀疑部分餐饮店铺的环保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曹淑艳今年年初曾带领团队对我国农村居民塑料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年使用塑料袋394个,73.2%的家庭去年单独购买过塑料袋。曹淑艳指出,薄膜塑料袋是“限塑”的长期难点领域,收费虽然可以显著减少塑料袋使用,不过却存在效应“退坡”问题;而大型超市的线上业务多倾向于免费提供塑料袋,以吸引与黏住客户。

对此,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虽然取得突破,但仍然存在成本问题和物理特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以可降解塑料袋为例,这种塑料袋生产成本太高,相比不可降解塑料袋更易破损。

虽然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出现被视为应对塑料污染,特别是解决一次性吸管等塑料食品接触材料环境污染问题的利器,但部分公众和行业对生物降解塑料的概念理解并不清晰。国家食品接触材料检测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卢倩强调,“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许多降解塑料不仅无法实现完全的生物降解,还可能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例如降解成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可见,生物降解塑料并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灵丹妙药,负责任的使用才能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从“限塑”到“禁塑”,还有多远》)

材料二:

塑料作为一种基础材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不规范、不环保地生产、利用塑料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使得塑料污染成为全球性问题,而“限塑”也就相应地成为全球防治塑料污染的共同选择。

关于“限塑”,有两种常见的认识误区:

一种是不加区分地给塑料贴上“灰色”标签,认为塑料就是“污染环境的坏东西”。其实,塑料无论是替代钢材、木材,还是作为包装材料替代纸质、玻璃及金属,都是相对更节能、更环境友好的东西。塑料污染主要是由那些易耗损、难回收、易泄露的塑料造成的,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装。因而,选择塑料替代品,要综合权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不能为替代而替代、逆环境影响而替代。

另一种误区是不加区分地给可降解塑料贴上“绿色”标签,认为可降解塑料就是由可再生资源制取,环境影响相对低,用后无污染。

首先,在塑料领域,可降解不等于可再生。可降解塑料包括光降解、热氧降解和可生物降解三类,它们可能由生物质原料制得,也可能与传统塑料一样由石油、煤等化石能源合成。

其次,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影响不一定较传统塑料低。例如,同样重量的可降解塑料的完全碳足迹是传统PE塑料的2.6倍,而且在功能一致的情况下,前者需求的物料普遍更高。以承重15公斤的塑料袋为例,现在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是传统PE塑料袋的2.5倍重,而且易破损。

最后,可降解塑料用后的环境影响依赖末端处理的方式、条件。用后的可降解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将它送去焚烧厂,既违背了利用可降解塑料的初衷,也没能通过替代降低塑料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相反,环境影响增加了。若将可降解塑料随意填埋在自然环境中,其降解能力则大打折扣。

(摘编自光明日报《关于“限塑”,还有哪些认识误区和热点领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新“限塑令”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同时,也为企业生产转型和消费者使用习惯转变提供了缓冲期。
B.可降解塑料还需在降低成本、提高物理特性方面有所突破,才能更经济环保地替代不可降解塑料。
C.很多消费者认为纸吸管影响饮品口感,说明生产商、饮品店商家及消费者都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并不支持。
D.可生物降解塑料是应对塑料污染的利器,但并非绝对环保,甚至有可能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2.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因价廉易得且方便,在遍布各地的小型农贸市场、小超市,依然随处可见。
B.因可降解塑料袋易破损,外卖食品常被套上好几层可降解塑料袋,外卖员认为这样做并不会污染环境。
C.我国无纺布、纸、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应量约有40万吨,替代产品产能能够满足消费需求。
D.利乐公司研发的“利乐峰”包装,其塑料薄膜和开盖由甘蔗提取物聚合而成,完全碳足迹比普通塑料包装优越。
3.某市政府有关部门举行“市长在线”活动,请你结合文本给某市市长提出几条关于“限塑”的合理化建议。
【知识点】 时评 报告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体或组织。“标题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相较于纸媒,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严峻考验。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来。

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来表达诉求、宣泄情绪。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网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舆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舆情的应对处置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是种不公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制定措施整治“标题党”现象,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发展,净化舆论环境。

(摘编自詹婧《热点事件舆情传播频现“标题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
B.在门户网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媒则不然。
C.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的方式。
D.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从不关注新闻细节的习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B.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标题党”现象的盛行。
C.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
D.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只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的经营原则,“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
B.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网媒过于关注流量变现,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C.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是消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
D.“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舆情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2021-03-04更新 | 2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订并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科技评价中要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矫正在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的不良导向。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要求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

上述两个文件,侧重点虽略有不同,但都剑指“唯论文”及其流弊,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进一步落实,有助于推动解决“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等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不管是在科技评价体系中,还是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唯论文”现象严重。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等,在项目评审、科技奖励、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诸多方面均已成为核心指标。这种“唯论文”导向,在科技评价中没有做到分类评价、注重实效,在科研评价中没有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综合评价。

实事求是地讲,论文的重要性非常高,在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科技界、教育界、学术界没有不重视论文的。论文在世界各国都是衡量科技创新、学术成就、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在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但一个“唯”字,则意味着论文至少是决定性的指标,间接意味着除论文以外的其他工作,即使不是可有可无,也肯定不是那么重要。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论文成了“命根子”,围绕论文发表产生了无数怪象,形成了一条由代写论文的“枪手”、代发论文的中介和收费的期刊等共同形成的灰色产业链。

“唯论文”的评价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以论文发表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败坏学术风气,扭曲了正常评价,背离了学术初心。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评价、评定、评审和奖励机制,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问题频生的发动机。因此,改变“唯论文”的科技评价和科研评价机制,更多发挥代表作、同行评议、分类评价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破除“唯论文”不代表论文不重要了,论文是学术界的“通用货币”,是国际科技竞争和科研竞争的必需要素。如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所称,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不发表论文的学术界是不存在的,不发表论文就不可能在国际学术界有中国声音。矫正“唯论文”及其流弊,要谨防产生与国际学术界脱钩的问题,继续鼓励中国学者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我们需要在破除“唯论文”中寻找更有效的评价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科技评价、科研评价、人才评价等事关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

(摘编自任孟山《破除“唯论文”顽疾,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1.下列关于“唯论文”导向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唯论文”导向是将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等作为在科技评价体系和科研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B.“唯论文”导向意味着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被忽视,论文成为决定性指标,除论文以外的其他工作变得不重要。
C.“唯论文”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一条由代写论文的“枪手”、代发论文的中介和收费的期刊等共同形成的灰色产业链。
D.破除“唯论文”顽疾,就是要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至上”观念,改变评价机制,发挥代表作、分类评价等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两个文件的印发切入,自然引出下文关于科技评价和科研评价中“唯论文”导向及其流弊的论述。
B.文章针对科技评价和科研评价中“唯论文”的不良导向,论证了破除“唯论文”顽疾,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重要意义。
C.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对比分析了“唯论文”现象分别在科技评价体系和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不同体现。
D.文章行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并在论述过程中做到客观辩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开头提到了两个文件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破五唯”的进一步落实,彻底解决了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的问题。
B.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科技界、教育界还是学术界都非常重视论文,并将其视为衡量科技创新、学术成就科研成果的核心指标。
C.正是因为当前评价、评定、评审和奖励机制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所以学术界产生了败坏学术风气、以论文发表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
D.矫正“唯论文”及其流弊,并非意味着不用发表论文了,而是要在继续鼓励中国学者发表更好的学术论文的同时,寻找更有效的评价机制。
2020-08-08更新 | 7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①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一方面拒绝着短视频对时间的吞噬,一方面又无法控制自己在闲暇时刻打开熟悉的短视频App。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有人下载了某类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强制锁机的模式让自己放下手机,专注学习进行自我提升。有人直接将手机丢入“手机监狱”——一种带计时的如手机大小的盒子,防止自己对手机的沉迷。这都是借助外界手段摆脱手机对自己的控制,但取得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让我们沉迷于短视频的深层原因。那么,为何我们会如此沉迷短视频呢?

App的精准推送只是将内容推送到手机程序中,我们完全可以拒绝浏览,但是恰恰相反,不少人抱着手机熬夜刷短视频。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呢?深层原因在于短视频给予我们即时满足的快感。短视频内容的轻松愉悦,对深度的放逐,对用户口味的迎合,使我们当即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的漫长时间积累,也不需要如王羲之般苦练出一个墨池,只需要一个短视频的时间——长则几分钟,短则十几秒——就能使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低投资、高回报”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轻松愉悦,但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显然是不可取的。总是能听到身边人或者网友对自己长时间刷短视频行为的自责:闲暇时间都在玩手机中度过,每次都很后悔,但是下次还是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呢?

③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拒绝的是即时满足,并不是短视频。短视频因缺乏良性竞争和长远规划,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中确实不乏优秀的短视频,制作精良、内容丰富;也有不少传授学习经验、知识,或者生活、工作技巧的实用性短视频;还有不少充满人间温情的短视频,传播正能量。但其短的特质始终使它难有影视作品、书籍等的思想深度与价值追求,依然处于浅层次的娱乐,无法抵达深度的趣味。且从整体上看,稳居播放量榜首的依然是娱乐类的短视频。

④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表现的是“娱乐至上”的态度,缺乏思想内涵,营造一个过度娱乐的环境,从而使用户丧失集中思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而我们的成长需要的是一种长程且深入的思考。长时间沉溺于短视频,意味着延迟满足能力的丧失。当然,丰富的视频使得用户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更加见多识广,但正如学者刘擎所说,“你可能看了很多东西,最后你发现你茫然若失,你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从而导致“在丰富当中变得贫乏了”。

⑤我们应该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更长远的满足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闲暇之余,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项技能,不仅时间长,过程还可能枯燥无聊;这远远不如放逐深度、迎合用户趣味的短视频对我们的吸引力大。但刷完短视频的我们除了哈哈大笑,还能收获什么呢?几乎没有。因为“娱乐是以不干预实际生活的方式释放情感的一种方法”。而阅读带给我们的是苏轼所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作家三毛所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是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是一种延迟满足,它带给我们的是进步、充实和成长。延迟满足的培养,让我们从心理到行动来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而不是借助外物强制拒绝。

⑥我们还可以合理利用算法技术。既然算法技术能通过播放、点赞、关注获悉我们的喜好,然后精准推送,何不利用算法技术为我们推送更多优质实用的短视频呢?如有意识观看、点赞、关注实用类、学习类、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短视频App推送更多优质视频,从而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

(摘编自王园园《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光明日报》2022319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少人喜爱刷短视频这种生活方式,又想要拒绝短视频对闲暇时刻的吞噬。
B.短视频能给人带来即时满足的快感,这是人们沉迷于刷短视频的主要原因。
C.刷短视频使人获得的是一种浅层次的娱乐,没有深度的思想和价值的追求。
D.培养延迟满足感,是借助外物手段防止人沉迷手机,摆脱手机对人的控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这个中心问题,本文从当下现状出发,探究为何沉迷,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本文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加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有力地支撑了论点,论述生动。
C.本文在论述“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的具体方法时,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D.文章第五段通过苏轼的诗句和三毛所说的话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延迟满足形式之一的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需要娱乐放松,只要把握好观看时间,不影响自我提升,刷短视频也无可厚非。
B.娱乐类短视频居播放量榜首,这说明刷此类短视频的人可能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C.短视频APP能通过播放、点赞等方式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算法技术功不可没。
D.只有在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后,我们才能观看到内容丰富、价值正向的优秀短视频。
2022-07-25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