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181236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作品源于“说话”,即面对听众现场讲述故事。出于讲说时的备忘及传授生徒的需要,不少“说话”人委托他人把讲说的故事内容用白话记录下来,其底本即所谓的“话本”。话本这种体制,唐人讲唱佛经故事,已开其端。两宋以来,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到了明代,为适应社会听众的需求,文人们模拟话本形式进行小说创作的风气颇为盛行;现在人们称这类模拟作品为“拟话本”。无论是“话本”还是“拟话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本中都能明显地感觉到一个传统,“说话”人声音的存在。美国汉学家梅维恒充满洞见地指出:“要对中国小说的产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们必须确定一下这个事实,即差不多所有唐代以后的通俗虚构小说都假托了一个说书者。”

为了理解中国白话小说中“说话”语境与叙事文本的关系,梅维恒认为重温韩南的“模拟语境”概念很重要。所谓“模拟语境”,“指的是一篇小说得以在其中传播的情境语境。在中国白话小说中,模拟情境自然是说书人为听众讲故事的情境。”梅维恒进一步指出:“模拟语境”指涉的是书面文学中的“口述性痕迹”,“特别指白话小说作者或编者为创造一个故事讲述的气氛而运用的词汇、技法。”这种在叙事文本中刻意模拟“说话”场合的“模拟语境”,是中国小说叙事传统中特有的一种修辞策略。王德威甚至认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很多重要特征都和“模拟语境”的营造息息相关:“在晚元时期的长篇小说中,作者将整部作品分割成一段段的章节,分别赋予其回目,以借此模仿说话场面若断若续的情境。”总而言之,唐代以后的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基本上都存在一个“模拟语境”,这个“模拟语境”就是一个刻意模拟“说话”场合的“叙述空间”。

当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模拟语境”并不都是模拟“面对面讲述的”说书场所,有些作家亦会在叙事文本中做出极富创造性的探索。与唐传奇中的“叙述空间”相比,《红楼梦》中的“叙述空间”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前者一般是纪实性的,后者则具有明显的虚构性;前者是对“说话”语境的叙述,后者则是对书写文本的传抄和批改;前者的“叙述空间”是一个单一的“说话”场所,后者的“叙述空间”则包括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无疑,这些变化都是曹雪芹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所作出的极富天才的突破和极具创造性的贡献,而所有这些最终都汇入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的川流之中,并成为这一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龙迪勇《叙述空间与中国小说叙事传统》)

材料二: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主潮实际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白话利于叙事、描写乃至抒情,可章回小说脱不掉说书人外衣,作家就只能拟想自己是在对着听众讲故事。即使只是拟想的,那么作家就只好讲故事,而且只能以说书人口吻连贯讲述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五四”作家自觉地把写作对象定为“读者”而不是“听众”。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朝脱稿而夕印行”,甚至下章还没动笔,上章已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书籍的大量印行,使作家不再谋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是直接迅速地跟读者对话。由拟想中讲故事到明确地写小说、这一转变使作家得以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可以容纳的各种技巧。说书人口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小说也不一定非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不可了。中国小说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从口头化到书面化、无疑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导言》)

材料三:

中国传统的故事结构模式,应主要归因于说书艺人的“说——听”模式,注重情节的渲染。五四时期,全国时局动荡不安,人们对民族危机、民族前途的关怀已超越了对消闲文艺的需要。“五四”作家很少考虑借曲折的情节吸引读者,也不善于编故事,却善于捕捉一种属于自己的时代特有的“情调”,这种情调是“五四”特有的,虽愤世嫉俗却不失赤子之心、虽略带夸张却不乏真诚的“凄冷”情调。“五四”作家强调文学应贴近日常生活、表现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作家们的平民意识摆脱了离奇情节的诱惑,因此情节不再是短篇小说的主角。同时,西方小说中“心理化”“诗化”等理论,促使着“五四”作家谈化小说情节,实现小说结构重心偏离于情节之外。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成功地采用了独白式的心理分析。之后,“独白”包括日记体、书信体小说几乎成了该时代作家最喜欢采用的小说形式。这种叙述方式,是对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小说叙事结构最强烈的冲击。

(摘编自许勤超《“五四”作家对中国短篇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话本”是在“话本”这一文学体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社会听众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小说类型。
B.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模拟语境”是说书人为听众讲故事的情境,也是为创造气氛而运用的词汇、技法。
C.白话利于叙事,所以更适合于进行小说创作,也使得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具有注重情节渲染的特点。
D.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形成或者转变,与传播方式、时代背景等因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借助“模拟语境”的概念,分析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的叙事传统及小说作家的创造性探索。
B.材料二认为只有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的各种技巧,才能明确地写小说而不是讲故事。
C.材料三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为例,强调了“五四”作家对以曲折情节取胜的古代小说的否定。
D.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论及“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与材料一之间构成总分的关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红楼梦》“创造性探索”的一项是(     
A.《红楼梦》虚构了女娲曾经炼石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这一“叙述空间”。
B.《红楼梦》先是石头的“回忆录”,后经空空道人“传抄”,最后由曹雪芹编纂而成。
C.《红楼梦》中的“说话”场所,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转变为了“悼红轩”。
D.《红楼梦》将整部小说分割成一段段的章节,分别赋予其回目,借此模仿说话的场面。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叙事传统。
5.中国小说叙事模式在“五四”时期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原因。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是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了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恳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之前需要有一些了解,关键还在欣赏形象本身,但人们对欣赏是有误解的。
B.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中来寻根究底,获取相关知识,这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
C.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不进入作品本身,就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
D.欣赏是依据文艺的普遍纪律来衡量所有作品,不符合普遍纪律的就是低俗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明确反对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辨证地论证了欣赏与考据、批评的关系。
B.文章具体分析了考据癖学者的两种错误,指出文学批评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考据。
C.文章在逐层深入论证基础上,得出考据与批评是真正进入文艺领域欣赏的结论。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论证时分不同角度展开,论证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但最要紧的是领略作品滋味。
B.印象派的文学批评十分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嗜好,也就更加容易得到美感体验。
C.把“我”放在作品之外评判,这种批评的态度不掺杂情感,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
D.欣赏或评价文学作品关键在个人的审美体验,根本就没有美丑好恶的道理可言。
2022-09-25更新 | 1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

曾繁仁

“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所谓“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意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许多哲学界与美学界的前辈学者就“生生”作了自己的探索。我国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明确将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为“生生”即“生命的创生”,而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贴生命的伟大。这种阐释形成“生生美学”的雏形。“生生美学”是一种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独具特色与魅力。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它们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这种“生生美学”也是鲜活的。

“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过去,我们认为“天人相和”是前现代的产物,所以没有勇气说这就是中国的生态美学,只说是生态审美智慧。但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天人合一”文化形态,决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在中国具有原生性特点。这种原生性的生态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学者生态观的形成。“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天人相和”所构成的人与自然亲和的“中和之美”,与古希腊强调科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是不同的。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

“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生生美学”是一种东方的生命之美。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特别可贵的是,《周易》揭示了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不仅是万物生长之道,而且是艺术创造之道。中国艺术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生命艺术,形成特有的艺术生命体。阴阳之道还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即凭借阴阳虚实的对比产生一种艺术生命力。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

“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

“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

(选自10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生生美学”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生美学”中的这一概念来自《周易》,而“生生”这一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是由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最先做了自己的探索。
B.“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现生命的伟大”,这一观点系统地阐释了“生生美学”的本质思想,直指我国古代艺术的核心。
C.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等,都体现了“生生美学”精神,一直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D.“生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相和的“中和之美”,形式上虽与古希腊的“和谐之美”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并无差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对“天人相和”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内涵的分析,说明了“天人相和”的生态观影响了古希腊“和谐之美”生态观的形成。
B.文章第三段论证了“生生美学”呈现出“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既揭示了世间万物生长的规律,也揭示了艺术创造的规律。
C.文章第四段列举例子,论证了“生生美学”具有意味无穷的含蓄之美,这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有所体现。
D.文章对“生生美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梳理,以此证明其作为原生性的中国美学,始终鲜活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生美学”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形态,彰显生命之美,崇尚人与自然的相亲相和,反对单纯表现自然之美。
B.在“生生美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曾经一度缺乏必要的自信,只能以“审美智慧”来定义,而不敢称其为中国的美学理论。
C.“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年画中常见的题材,表现的是寒凝大地、雪孕万物的美的形态,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D.齐白石画虾,寥寥数笔;活泼灵动,对水不着一墨,代之以大片空白,却使整幅画神韵充盈,凭借阴阳虚实对比而使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力。
2020-07-24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的忠字,但是并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君臣关系间的道德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起的,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私人间的关系。

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孟子·尽心上篇》有;桃应问,“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这是说舜做了皇帝,不能用对其他国民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父亲。孟子所回答的是这种冲突的理想解决法,他还是想两全,所以想出逃到海滨不受法律所及的地方去的办法。他这样回答是可以的,因为所问的也并非事实问题。另一个地方,孟子所遇到的问题,却更表现了道德标准的缺乏普遍性了。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孟子的回答是:“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材料二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道德感。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叫子,罚球。

……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我在前几篇杂话中已说过,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套已经使普通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当然,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在司法处去打官司的,正是那些乡间所认为“败类”的人物。依着现行法去判决(且把贪污那一套除外),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1.下列古诗文中,不符合材料一画线句表述观点的一项是(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B.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陶渊明《咏荆轲》
C.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魏徵《述怀》
D.同言而信,则信在言前;同令而行,则诚在令外。——吴兢《贞观政要》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君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是对君私人间的关系,所以古之忠臣,多只忠于一姓王朝。
B.舜不能用对其他国民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父亲和弟弟,因为君王也应先完成私人间的道德。
C.在差序格局中,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人伦而存在,说明传统道德认同“大义灭亲”这种行为。
D.乡土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关系”要素会影响人们对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的判断。
3.根据材料二阐述的理念,下列对乡土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犯了罪,他的父亲和老师难辞其咎,说明在古代社会中,“株连”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被认可。
B.乡村里负有调解责任的长老、乡绅拥有类似球场裁判的权力,他们做出的调解均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C.如果村中出现了丑闻,乡村里的长老、乡绅在调解时,可能会帮忙遮掩,力图息事宁人,避免事态扩大。
D.坏的行为可能合法,所以人们更喜欢依乡俗村规进行治理,对现代的司法制度、司法体系并不完全认同。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待贪污等违法问题,很多人会因涉事主体与自己关系的不同而持双重标准。
B.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无讼”是一种受到普遍认可的较为理想的状态。
C.为实现中国的法治现代化,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乡土社会原有的传统观念。
D.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代表新司法制度的司法处实际成了包庇作恶的机构。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在中国乡土社会中,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矛盾冲突中的适用情况。
2023-01-06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