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政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08 题号:1814048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能够反映社会存在。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还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不是靠穷兵黩武,也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国际对比来看,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除经济及军事外的第三方面实力,主要是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所以,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它既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又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的结果。

(选摘自王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节日热、文物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文化自信,简单地说就是对自身文化及其内在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主要表现为对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认知,对文化发展成就的崇敬自豪,对文化发展能力的科学把握,对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希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守正开新,气象万千。十年来,中国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人们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崇敬、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同时创新创造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让文化更具魅力,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摘编自姜圣瑜《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对国家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
B.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
C.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论证了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B.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国际对比两方面来阐述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C.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提升,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D.引用魏征名言,意在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为作者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看法的一项是(     
A.国风国潮纷纷兴起,北京冬奥会上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等文化展示,把中华文化和冰雪运动完美融合在一起。
B.银幕、荧幕、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长津湖》《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化作品叫好又叫座。
C.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文化类综艺节目频频出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文化厚度彰显精神高度,带来现象级流量。
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化自信,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党的思想路线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汉书》所言‘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相契合。”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政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之所以要服务人民、表现人民、歌颂人民,始终以人民为主题和主体,这不仅因为人民是生活的创造者、社会的变革者和时代前进的驭手与推手,而且还因为以人民为主体的现实生活,始终都是一切文艺创作的强大胚基与不竭源泉,同时也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主体和评判主体。由此而决定了文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主从关系,甚至我们完全可以笃定:只有人民,才是文艺的活力源与生命线。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为无本之木与无源之水,哪里还称得上什么充满活力与魅力的艺术生机和审美创造呢!

实际上,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从来就是基于和源于对人民的真切描写和崇高礼赞,并因此而获致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大众认可,进而转化成为社会变革与时代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像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就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时代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起到了激励和推动的积极作用,并为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人群树立了前进的路标,擎起了精神的旗旌,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范,特别是在深层次上氤氲出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

所有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人民性,并因此而深得人民的认同与接受。文艺家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选择主题、描画特定的生活情境、塑造具有历史特质和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且以艺术的形式将之作为审美对象而返还给人民大众,使之从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获致思想感召、艺术熏陶和道德的纯化与升华,从而孳衍出文明的社会因子与精神的不竭动力,用以推动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这便是文艺与人民之关系的内在机制与辩证法则,这同时也是文艺的生命核质和价值源泉。由此可见,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不仅是彼此相依的,而且是血肉交融的,在互有所恃、所倚、所凭、所契的前提下,文艺对人民的倚重则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这也就是说,文艺一旦离开人民,其生命之火便必熄灭,其艺术之花便必凋萎,其功能之效便必摧折,其审英之韵便必泯灭。当然了,人民也自然会随之而失却来自文艺的思想烛照与美学滋养,进而陷入文明的荒原与精神的凹地,乃致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矮化与生活窳陋。

显然,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中虽有主从之分和本末之序,但其在总体上、全局上和常态上,则是谁也离不开谁。只不过人民永远都是文艺的生命之源,而文艺始终只是人民的精神花朵与思想蓓蕾,并由此而决定了文艺对人民的无前提倚重与依赖。这种关系,就像鱼和水的相生相依、各得其所一样。鱼固然因为有水才能生存,而它同时也赋予了水以生机与活力。我们说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而人民则是生活的主人。任何瑰奇壮美、五彩斑斓的生活,既是由人创造的,又是由人维系的。一旦离开人,尤其是离开人的群体,即人民,一切所谓的社会生活便都必将化为乌有、不复存在。

(摘编自艾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以人民为主题和主体,主要原因是人民对生活、社会时代的巨大作用。
B.因为文艺作品具有生命力与感召力,所以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大众认可。
C.文艺家将从人民生活中汲取的内容以艺术的形式返还给人民,起到积极作用。
D.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在总体、全局、常态上,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没有主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分析了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的两个原因,并强调了第二个原因。
B.文章以《战争与和平》等中外作品为例,论证了文艺作品产生的积极作用。
C.第三段“生命之火”等四句话构成排比,使论证语言缜密有力、增强气势。
D.文章首尾呼应,都运用了类比论证和假设论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多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人民,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成为文艺的活力源与生命线,都无法使文艺作品充满生机和创造。
B.不同的作品,对社会和历史进行激励和推动的方式是不同的,影响的时代和人群也是完全不同的。
C.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彼此相依、血肉交融的,一旦文艺与人民脱离关系,二者将共同受到损失。
D.文艺对人民的无前提倚重与依赖就像鱼对水的倚重与依赖,离开了水,鱼必然将会化为乌有。
2021-01-31更新 | 1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全球化”是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不断超越国界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充分意识到贸易战的惨痛教训和“以邻为壑”保护主义政策的恶果,普遍存在恢复经济发展、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全球市场的需求。美国主导建立了由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构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重构战后全球治理体系。西欧国家通过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促使各国联合起来共同面对战后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些都促使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从而掀起了“全球化”浪潮。二战后全球的和平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各国的制度改革红利也为“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交通和通信成本的不断下降,跨国公司将生产价值链进行细分并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国际分工呈现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巨大的商业力量在各国经济自由化改革的迎合下使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组织与区域经济组织的经济协调作用日益凸显,使“全球化”进入高潮期。

尽管“全球化”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仍然遭到关注收入差距、环境生态、国家主权等问题的一些团体和组织的非议乃至攻击。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针对“全球化”的抗议示威活动达到了高峰。一些来自学生、劳工、环保、人权、宗教的团体和组织举行大规模集会、游行和抗议活动。这些团体与组织反对“全球化”,兴起“逆全球化”思潮,他们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大国、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富人们推动的市场与价值扩张,它侵犯了弱小国家的主权、经济和社会稳定以及传统价值,对社会弱势群体形成冲击,导致贫困和不平等、环境恶化、劳工标准降低、妇女权益受损和童工问题,等等。

“全球化”潮起潮落背后隐藏着规律:在经济繁荣高涨、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稳定有效、各方共享增长红利的条件下,“全球化”的发展往往具有强大的动力;而一旦遭遇经济严重衰退、收入与利益分配不均和社会出现结构性变化等突出问题时,“全球化”的发展动力有可能不足,“逆全球化”思潮就像幽灵一样游荡出来。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市场整合,优化资源与要素配置,提高专业化分工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但另一方面,它会对低技能劳动力、夕阳产业、特定利益集团以及传统价值观造成冲击。“逆全球化”思潮引发人们思考,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全球化”不能以市场为单一导向,而要以发展为导向,强调包容性增长,兼顾效率与公平。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

(摘编自盛斌、黎峰《“逆全球化”:思潮、原因与反思》)

材料二: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由经济衰退带来的社会阵痛至今未愈。为挽回经济败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获得利益而不惜逆社会潮流而动,使世界经济动荡、发展放缓,由此引发了一些地区的金融和政治危机。从现实情况看,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全球化”意味着与世界接轨,要承担竞争压力,在压力面前,他们对“全球化”产生了动摇,走向“逆全球化”之路。

“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主导的。为拓展世界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欠发达国家廉价劳动力,将大量制造业转移出国,造成国内经济结构失衡。为继续拓展海外业务攫取更大利润,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金融和信贷资本为武器,致使本国虚拟经济价值远超流动资金的可控范围。“全球化”曾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控全球市场的策略,但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降低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国家地位,触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不愿与世界各国分享利益,不愿承担责任,希望以搅局者身份重塑新规则,谋取更多利益。为维护自身利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始抛弃“全球化”,推进“逆全球化”政策,背弃国际公约,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打贸易战。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推行“逆全球化”政策,损害了美国与其他国家包括盟国之间的关系。

“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争已由暗流对抗演变为明面角力,给国际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震荡。美国实施“美国优先”战略,推行“逆全球化”政策,从地缘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打压中国,不惜挑起中美贸易战,以期实现谋取巨大经济利益、掌控世界的目标。“逆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挑战和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启示,现有的全球经贸体系存在问题,亟需构建更完善的国际经贸体系,“全球化”才能继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不断推出“亚太自贸区”“一带一路”等新举措,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通过合作赢得了众多国家的支持,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有担当、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得到广泛认可。

(摘编自高杨《“逆全球化”的实质与应对之策》)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西欧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且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这些举措为“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B.二战后全球的和平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各国的制度改革红利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范围开始超越国界。
C.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高潮期,国际分工呈现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
D.“全球化”会对低技能劳动力、夕阳产业、特定利益集团以及传统价值观造成冲击,而“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全球化”不可持续。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些团体与组织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大国、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富人们推动的市场与价值扩张,导致贫困和不平等一系列问题。
B.“全球化”可以促进市场整合,优化资源与要素配置,提高专业化分工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全球化”的发展始终具有强大的动力。
C.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为了自身利益。
D.美国实施“美国优先”战略,从地缘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打压中国;而中国推出新举措,通过合作赢得了众多国家的支持。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美国推行“逆全球化”政策的原因的一项是(       
A.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B.美国国内经济结构失衡
C.美国国家地位相对下降D.美国为了巩固和盟国的关系
4.“逆全球化”引发人们思考,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5.进入21世纪以来,“逆全球化”思潮兴起的表现有哪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1-12-01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参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胶中空”了。

(摘编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删改)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恩格斯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872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后来在多部著述和多封书信中,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丰富、发展了他和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在恩格斯的晚年,他在一系列书信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的重大观点:“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关于未来新社会的特征和原则,他深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曾经对恩格斯的这些重要思想给予高度赞扬:“恩格斯在谈到他本人和他那位著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经典性的论点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学习恩格斯,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摘编自任晓山《今天我们应该向恩格斯学习什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做工作必须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不能单凭热情去做事。
B.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和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它是不断发展且开放的。
C.任何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且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D.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教条主义,因此我们不应该死记硬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顶是(     
A.毛泽东认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从横向上指出,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
B.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其中包括习近平等人的思想。
C.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共产党宣言》中部分言论虽然不合时宜,但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依旧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D.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优越。
3.下列说法中可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B.《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C.《周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D.《礼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两则材料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上有何侧重?请结合当下中国实际分析其内在联系。
2022-02-05更新 | 5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