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814212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②篠:细小的竹子。③裛:通“浥”,沾湿、滋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清幽的居住环境,并化用典故,以衬托出狂夫的清贫自足的形象。
B.颔联紧承上联写景,运用互文的手法,描绘了和风细雨中的“翠篠”“红蕖”。
C.颈联开始写人,描述了狂夫的生活境遇,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
D.尾联“疏放”“狂”写出狂夫饱经患难后的消极颓废,反映了狂夫思想的变化。
2.诗中的狂夫指谁?狂夫的“狂”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杜甫(712-770)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①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②跃马:化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当前时令写起,“催短景”写夜长昼短,给人时光荏苒、岁序逼人之感。
B.“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当此寒宵雪霁,诗人万千感慨不言自明。
C.战伐之声令人不安,但夷歌、渔樵声声给人慰藉,让诗人不禁兴发起归隐之意。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写阁夜所见所闻,并由此生发诸多感慨,怆然而有无穷之思。
2.前人赞扬这首诗第二联写得“伟丽”,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02-03更新 | 4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愁坐:含忧默坐。唐李白《酬崔五郎中》诗:“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B.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018-12-07更新 | 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今”“昔”二字之间有一段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简单地用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回味。
B.颔联承接首联的“水”字,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C.颈联写诗人被亲友无情地断绝来往,年老多病,飘流湖湘,前途茫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是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D.本诗运用了多样的表现手法,既叙述了诗人登临岳阳楼的缘由,又描绘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的图景,最后两句抒发了复杂的情感。
2.尾联“凭轩涕泗流”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全诗分析。
2021-06-25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