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李煜(937-978)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18165471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占汴京,宋徽、钦二帝被俘,朱敦儒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作。②簪缨:指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③倩:请。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词上阕中“又”字表明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情景多次出现,内心苦痛更难忍受。
B.朱词上阕词人登上城楼,远眺萧条秋景,眼前的深秋暮景让他联想到国家的命运。
C.两首词在写景上都带有主观色彩,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D.两首词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语凝练生动,情感抒发强烈而充沛。
2.两首词都有浓厚的亡国之痛,但具体抒发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请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知识点】 李煜(937-978)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线题。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砌下:即台阶下。
1.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          
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胜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
C.结句以春草为喻,贴切而生动地描摹出离恨之绵远、浩渺。
D.全词语言委婉深沉,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给人审美感受。
3.3.这首词抒写离情颇具特色,请结合画线句加以赏析。
2016-05-09更新 | 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本令人欣喜,但词人却问“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B.“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明此情此景是第二次出现,“东风”此处指秋风,所引发的这种对故国的思念让人难以忍受。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指故国的山河仍在,“朱颜改”是指宫中妃嫔已经容颜老去,暗含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D.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2.请自主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21-01-22更新 | 3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作者是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是指南唐故都金陵。
B.一个“又”字,将词人的万端愁情与春花秋月联系起来,国破家亡的苦痛未尽,历尽折磨。
C.词分上下片,“虞美人”是本词的题目,词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D.词人写出了沦为阶下囚的苦痛哀思,将伶工之词转为士大夫之词,将愁绪写得意脉相连,无尽无休。
2.《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021-03-10更新 | 3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