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81894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义利之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哲学课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不过其明朗化和具体化则在春秋战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遭到重大破坏,人们往往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忘却社会礼法和道德义务。这种情况下,义为利本,见利思义的义利思想便应运而生。

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对义利之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孔子承认了嫌贫爱富的人性前提。一般来说,人人皆向往富贵的生活而厌弃贫贱的生活,这种欲望具有人性的合理性。甚至孔子自己也向往富贵的生活,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第二,孔子认为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获得利益一定要符合,即儒家所主张的社会伦理规范。当义利冲突时,要舍利取义。因此,《论语》中说子罕言利。孔子还将义利的不同取舍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成为君子,在行为准则上要以为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以人民之利为义,他强调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统治者因民之利而利之,这不仅符合安邦兴国的原则,也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和发扬者,在义利之辨上,孟子继承孔子的义利观,但也有一定的改革和扭曲。孟子认为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人心本善,追逐利益是人不能尽其才的表现。因此,孟子在人性规定上取消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并且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到了逐利的危害性。当梁惠王问他有什么利于魏国的建议时,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去利、非利以存仁义,仁义为人性所固有,是至高无上的原则,是必须遵守和实行的,当义利冲突时,自然要去利取义。为了义,连自身最大的利益生命都可以舍弃掉。孟子的义利观和孔子的义利观相比较,孔孟一致认为义利之中是第一位的,这对中国的君子人格、道德修养和民族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孟子舍生取义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义重如山、义薄云天的民族精英,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孔孟的不同之处在于,孔子承认追求利益的人性合理性,在追求至高的原则下义利调和;而孟子则从人性规定上取消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使义利趋向对立,这给董仲舒的义利之辨和宋儒的理欲之辨一定的启发,这种价值导向在历史上又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在宋明理学大力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同时,以陈亮、叶适等代表工商者利益的事功学派发出了反对的声音。陈亮提出道在物中”“因事做则不是独立于事物之外而存在的精神本体,而是事物内在的固有的规律,与民生日用等实事是分不开的。因此,陈亮注重做事取得的实际效果,而反对空谈义理。他认为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口之于味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肯定了人欲就是人性。由之,追求利益是符合人性的,也符合事功原则,关键在于人们的利欲满足要有处有辨。人欲是追求利益的人性前提,天理是追求利益的社会制约,要以为指导,要在中显现,义利双惠,天理人欲可并行。

材料二:

中国传统哲学历来重视的指导作用,主张义利矛盾时,舍利而取义。在对的态度上,则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义利关系也经历了义利相关、义利对立、义利双惠三个历史阶段。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有其闪光点,也有其谬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借鉴和发扬传统义利思想中的精华,克服和弥补其缺陷,根据时代要求,挖掘其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高度重视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对处理当前我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而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是必须符合,当义利冲突时,必须舍利取义;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冲突时,当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冲突时,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只有这样,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正义谋利,名道计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客观地讲,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性中的必然。存天理,灭人欲是违反和压抑人性的。因此,要敢于求利、求富。但是,要敢于求利、求富绝不是放于利而行,而是市场主体合理竞争、公平交易、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义为利本,甚至正其谊不谋其利对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传统儒家认为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条件和行为规范,是儒家伦理的崇高追求。他们反对唯利是图、自私堕落,提倡克己奉公、大公无私,这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相契合。

(节选自段红智,于爱英《儒家的义利之辨及其现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义利之辩”是随着井田制瓦解出现的哲学课题,明朗于春秋战国,可追溯到殷周时期。
B.孔子强调应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不但是安邦兴国之道,更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C.孔子和孟子的义利观给董仲舒的“义利之辩”和宋儒的理欲之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D.孟子否定追求利益的合理性,便义利对立,因此而产生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仁义是人性所固有,是必须遵守和实行的至高无土的原则,所以追逐利益只是人“不能尽其才”的表现。
B.与孟子不同,孔子认为在义利取舍时将“义”摆在第一位,这成为了君子的行为准则,也对中国的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
C.“舍利取义”是对“义利之辩”的一种回答,也是社会伦理规范,更对处理当下的关于“义利”的现实问题有重大意义。
D.中国传统哲学对义利关系的认识历经曲折,我们要根据时代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掘其现代价值。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两则材料中同有的“义利观”的一项是(     
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B.“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黄宗羲《原君》)
C.“性命道德,未有超然遗物而独立者也。”(叶适《进卷·大学》)
D.“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则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子·性恶》)
4.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解。
5.请根据材料一梳理“义利之辩”的发展过程。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一文中指出诗歌“在另一种意义上它是无限的”。

诗歌不会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尤其在当下,网络、多媒体信息已经紧密而深入地进入社会诸多领域,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力,用轻灵的文字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甚至可以改变读者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意识观念等。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是广义层面的。首先,诗人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时代的先驱者,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道义”者。其次,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深而又广,它决不局限于哪一个具体的方面。诗歌可以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可以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还可以起到交流、传承或延续文化的功能。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回归社会,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象是诗歌的社会使命。

对诗歌而言,社会担当出于自觉——文学意义上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既可以从时代和文化的视野出发,也可以持个人的身份去坚守;它不是强加给诗歌的包袱,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予我们的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无法提供的,它直指人的心灵。诗歌隐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的表现,是窃取灵魂秘密的钥匙,是生命精微的呈现,是灵魂坦诚的剖白。历代好诗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能,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缺少希望,一个抱持诗性情怀的人,他的精神不会委顿。

诗人仅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从艺术本源来看,诗歌首先是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受时空的阻隔,浓缩了“我”与“你”、“他者”、世界的关系;诗歌是未来时间里最美的存在方式,是逍遥的自在,是灵性之光。那些震铄古今的诗作均浸润着心灵的雨露,蕴藏着丰富的心灵材料。

写作、阅读、朗诵诗歌的过程是心灵受外物感动得以滋养的过程,缺失心灵的书写,不是好的诗作。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题思想等方面,好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豪斯曼曾在题为《诗的名称与实质》的讲演中说:一首好诗能够从它沿着人们的脊椎造成的战栗去判定。好诗,它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撼动心扉的精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饱含情感、见得到人性的光和影的诗歌必然会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从诸多世界经典诗篇中,我们会瞬息间读出心灵的悸动,感知到精神的压抑或敞亮、温暖或孤寂,好诗可以给予我们无穷的心力源泉。

  (摘编自孙晓娅《诗歌的三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社会,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因此诗歌虽然不会改变人的命运,但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
B.诗歌可以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这是由诗歌本身的文体特征性决定的。
C.诗歌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人们以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这种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提供的。
D.诗歌对社会的担当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以及用来交流、传承或者延续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根据孔子有关《诗》的论述和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中的观点,可以看出诗歌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B.诗歌对社会的担当不是谁强加给它的,完全是源于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的责任,因此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C.诗人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担负起社会责任,回归社会,用诗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象。
D.诗歌从艺术本源来看首先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需要时空概念,却浓缩了“我”与“你”、“他者”、世界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直指人的心灵,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作用,因此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必然没有希望,一个民族的未来要靠诗歌照亮。
B.诗人既要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如果不用心灵去创作,谁也写不出好的诗歌作品。
C.优秀的诗歌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体思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撼动心扉的精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
D.豪斯曼《诗的名称与实质》演讲词告诉我们,判断一首诗歌的好坏,关键要看这首诗歌是否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
2016-11-18更新 | 21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为我国汉字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直接史料,这是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中国不同地域文化中已萌生文字的雄形,其中既有与汉字有承续关系的,也有与汉字无关的。这些文字雏形被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因为它们还不能逐词地记录语言,因此也不能视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字。成熟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尽管甲骨文中还残留一些早期文字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但已经可以记录语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如“得”字像手持贝,表明古代的“贝”为宝物或用作货币;“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甲骨文虽是处于文字发展变化中,并未全部定型,但体现出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具备“六书”的结构规律。

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甲骨文构字采用简单的线条,概括传神,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不少甲骨文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布局形象表现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这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推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

不同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其他世界古文字,甲骨文代表的中国古文字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中国人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破解其他世界古文字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是世界文化库藏中的瑰宝。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取材于刘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最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文引发学界的研究热潮。1908年,罗振玉查证甲骨出土地在安阳小屯,他搜集了很多甲骨,确认安阳小屯正是《史记·项羽本纪》所记“洹水南般墟址”之“殷墟”。殷墟发现后,私人挖掘或盗增多,不少甲骨流失国外。1928年起,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科学挖掘殷墟遗址,坚持每年两次发掘,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而被迫停止。战乱中,殷墟遗址陷入无政府的盗掘状态,甲骨再一次流失海外。解放后,殷墟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多次组织甲骨发掘,般墟考古发掘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殷墟甲骨文提供了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内容涉及3000年前商朝的自然生态、王室宗法、占卜制度、外交征伐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状况。商朝是否存在的谜团被解开。

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甲骨文是证史的物质文化遗存,是追溯中华文明源流的根脉。

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以甲骨文为源头的汉字结构一直没有变。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今天,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无论方言口音、生活习俗如何迥异,,通过共同的文字,人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交流,这背后是积淀数千年的汉字文化基石。

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纽带,而且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文明发展进程。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周边国家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他们曾用汉字书写历史,各自的文字、习俗、价值观念等多受中华文化影响。时至今日,汉字已经成为世界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汉字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汉语热”风靡全球。

(取材于柴如瑾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历经120年,时代风云变幻,学者们始终守护着甲骨文研究,使这门学问从绝学冷门而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显学,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指出要确保甲骨文等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形势下,甲骨文研究正在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最近,“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发布,包括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和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这是甲骨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推进甲骨文研究的步伐已迈出。另外,“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已列为国家级重大课题,课题进展顺利,取得很多初步成果。

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起来,甲骨文在互联网时代焕发生机。首款甲骨文设计字库,活泼有趣的甲骨文创意表情包,将古老文字制作成动画,甚至做成嘻哈歌曲……清华大学的教授致力于数字化甲骨文设计研究与创作工作,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带动大量年轻人关注甲骨文。

推动甲文的社会传播,很多人都在努力。根据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研发甲骨文游戏字卡,推出甲骨文台历;被称为“汉字叔叔”的美国人斯瑞德建立了汉字字源网站……甲骨文从学术殿堂走进大众生活,这些普及工作是能为甲骨文学术研究提供多方面支持的。

(取材于王丁等人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文字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雏形萌生于新石器时代B.成熟文字约形成于夏商时
C.文字雏形是无意义的图画字D.成熟文字能逐词记录语言
2.根据材料理解,,对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的词汇丰富,可以自由记录汉语B.甲骨文常用字的基本结构一直没有变
C.甲骨文体现出汉字“六书”的结构规律D.甲骨文有朴素美,推动书法艺术形成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殷墟甲骨文发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懿荣是发现殷墟甲骨文的第一人
B.罗振玉确认殷墟,证明3000年前商朝存在
C.民国时期开启了甲骨文的科学挖掘
D.解放后,殷墟被重点保护,甲骨再无流失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甲骨文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具有外交价值
B.甲骨文具有文字研究价值
C.甲骨文具有史料价值
D.甲骨文具有文化研究价值
5.根据材料三,对甲骨文研究与传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研究已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
B.甲骨文研究可以依托课题研究来推进
C.甲骨文传播要致力于数字化设计研究
D.甲骨文传播能为甲骨文研究提供支持
6.有年轻人说:“现在要想交流,对着手机说句话就行,汉字没有大用处了,甲骨文更是古董。”请根据三则材料,帮助这样的年轻人端正对甲骨文、汉字的认识。
2020-01-10更新 | 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好生活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衡量指标。但美好生活离不开人类的劳动,这是认知美好生活真理性和现实性的关键点与前提基础。

美好生活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的总称,涵盖着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态、人性修养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美好。马克思在其劳动观念体系中,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为我们创建美好生活指明了努力方向。

自由而全面的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理想图景和环境保障。从精神理念和外部环境的保证上来说,只有自由而全面的劳动才能带来美好生活。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美好生活从空想逐步走向了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作为解答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还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自由而全面的劳动的前提条件下,劳动者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能在劳动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磨砺心志,提升人格,感受到真善美的意境,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与理想。

物质生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基本保障和持久动能。依据人的类本质的规定性原理,作为具有意识能动性的自为存在物而非自在存在物的人,其美好生活理想和需要的实现不是“被给予”,而是需要立足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也就是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

创造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撑。新时代条件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关注的生活需求不再集中于“量”上,而是集中于“质”上。要满足人民的多样化和深层次需求,就亟须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具备和激发创造潜能与智慧是人之为人的独特属性。马克思曾认为人的生产方式不同于动物简单机械的直观样式,人的生产活动是超越物种限制的能够积极运用智慧的创造性活动。新时代是崇尚创造和劳动的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技术革命支持下的创造性劳动为人类全方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浪潮中,人类自身的进步、发展及超越逐渐成为主体关注的焦点。在摆脱繁重劳动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既带来了劳动解放,亦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然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却又无法脱离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以科学技术为内核的创新性劳动使得绿水青山、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服饰等不再是梦想,创造性劳动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专业的产品,真正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最终能得以实现。

(摘编自陈慧、李芳《马克思劳动观的价值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如果繁荣富强了,其人民必然会过上美好的生活。
B.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给工人带来智慧,同时也给工人带来愚钝和痴呆。
C.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将获得最终的解放,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
D.人的劳动不是简单机械的直观样式,而是具有无限能力的创造性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用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开题,然后用“但”字转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第二段阐释了“美好生活”的内涵,并指出马克思在其劳动观念体系中给创建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
C.文章多次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深刻地阐释了马克思劳动观的价值意蕴。
D.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自由而全面的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创造性劳动”三个角度,逐层进行论述,层层递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纯充裕的物质生活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真正的美好生活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
B.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生活物资,也不再是使劳动者的身心受苦受累的事了。
C.美好生活不能靠谁来赐予人类,它需要体力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基本保障和持久动能。
D.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日益广泛的需要和向“质量型”转变,迫切需要人积极运用智慧进行创造性劳动。
2020-11-11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