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6 题号:1819034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①参廖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
B.“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达诗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伤感之情。
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
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
2.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退”之忧。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黎眉州①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②,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③,好士今无六一④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时在密州任上,密州在胶西。黎罅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故称“黎眉州”。②西川:四川西部。苏轼的故乡眉山和诗中提及的瓦屋、峨眉两山都在西川。③春秋学:黎罅精研《春秋》,当时执政的王安石素不喜《春秋》。④六一: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曾以“文行苏洵,经术黎”向英宗推荐二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承前句“望西川”,描述西川景象,“应”表明“孤云落照”是作者合理推想的西川的景象,所以这是实写。
B.颔联通过想象描写瓦屋、峨眉的景象,这和《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写景角度相同。
C.颈联抒写作者的复杂感慨,既包含着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黎的同情,也表达了对乐于提携士人的欧阳修的怀念。
D.前四句侧重于描写景物,画面感极强;后四句侧重于抒发情怀,感情浓烈。写景与抒情密切关联,全诗章法井然。
2.诗的结尾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020-02-24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褰(qiān)衣:用手提起长袍。②香雪:指杏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旷达豪迈,既描写了春夜景色的清美绝俗,又抒发了诗人在杏花下置酒待客的殷切情意。
B.全诗紧扣诗题,不断变换笔墨,既写月与花,又写人与酒,物与人相衬,情与景相融,构思极为巧妙。
C.诗歌前两句开门见山,托出花与月:首句写花,点明了暮春时令;次句写月,交代了具体时间和地点。
D.诗歌虚实结合,有月夜赏花饮酒之实景,也有诗人想象的风卷残红之虚景,构思错落有致,变化自如。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人因物而情迁”,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请结合全诗,在“杏花”与“月”中任选一个意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024-02-09更新 | 5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注:①此诗为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65岁的苏轼得到朝廷诏书将从海南儋耳调任廉州(今广西合浦)时作。②崔嵬:山高大的样子。③一壑能专:《庄子·秋子》载坎井之蛙语:“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庄子讥井蛙之浅薄,后人却以“专
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表现“轻天下,如万物”的思想。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霹雳收威”一语双关,既是实指自然景象,也暗喻朝廷政局变化。
B.虹霓垂天,海风快意,颔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儋耳夏天雨后特有的景象。
C.诗人自称“野老”“逐臣”,表达在贬逐之地接到朝廷诏书后的复杂心情。
D.诗的末句借用典故,虽然略嫌消沉,但不影响全诗清雄慷慨的感情基调。
2.清人汪师韩评此诗:“崷崪雄姿,经挫折而不稍损抑。浩然之气,于此见其心声。”请结合全诗分析此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心声”。
2019-12-28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