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外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8307943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采桑子画楼钟动君休唱

欧阳修

画楼钟动君休唱,往事无踪。聚散匆匆。今日欢娱几客同?

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明月清风。把酒何人忆谢公


【注】①欧阳修因革新派遭受旧派打击,为革新派上书分辩,因而被贬。②谢公:《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少年即有名声,年逾四十复出任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A.“画楼钟动”给人以欢娱的感觉,但“君休唱”又使情感发生了逆转。
B.“往事无踪”“聚散匆匆”是说“君休唱”的原因,令人顿生沧桑之感。
C.“绿鬓”指黑发,去年的“绿鬓”与今年的满头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明月清风”转而写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下文无人忆谢公的悲哀。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縠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直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结果,着意展现了醉而醒、醒而醉的求醉之举,表现出词人非饮酒无以寄情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中的“三更”说明词人回寓所的时间之晚,“仿佛”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恍恍惚惚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以夜为背景,通过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三种声音的巧妙对比,突出了夜的静谧和词人渐复平静后的超然了悟。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总免不了劳苦奔波,而达不到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2022-11-03更新 | 47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追思往事,痛不欲生,继而满腔恨意,喷薄而出,而“又”字写尽人情凄惨,隐含仍苟活,历尽磨折之意。
B.该词逆承上片“故国”句,细描过去奢华生活场景,结句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千愁恨,如泣如诉般,令人不堪卒读。
C.该词篇幅虽然不长,却能激发阅读者更强烈更广泛的情感共鸣,这一定程度上是缘于结句象征性的比喻和丰富的愁情。
D.该词综合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深刻地书写并传达了词人深厚强烈的真情实感,汹涌翻腾,动人肺腑。
2023-09-14更新 | 163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简要赏析《琵琶行》第一段。
2020-08-11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