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代文化常识
题型:文言小题-选择类 难度:0.85 引用次数:95 题号:18619458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芹意:见《列子杨朱》。古时有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蛰于口,惨于腹”。意思就是这东西不起眼,我自己尝了感觉不错,就是不知道您感觉什么样。这句话是谦辞,形容自己送给您的东西不好,请对方多包涵。后来就用“献芹”“芹意”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B.大比、春闱:“闱”指考场,明清科举制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取的为“生员”,第二级为乡试,考取的为“举人”,第三级是会试,考取的为“贡士”。乡试、会试均三年一科,也称大比。乡试在春天称为“春闱”,会试在秋天称为“秋闱”。
C.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为自上命下之词,南北朝以前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之后则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D.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三国时孙权所建,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皆建都金陵。

相似题推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所说的“四立”,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C.男子到二十岁时,要束发加冠,行笄礼。从这天起,男子可以拥有自己的名字。女子到十五岁时,可以及笄,意味着成年,可以进行婚配。
D.谥号是对死去的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2022-07-21更新 | 173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中的“乘”指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B.古代军队的编制有师有旅,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C.庠序,中国古代的中央直属的学校,后泛指学校。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
D.“冠者五六人”中的“冠者”指的是成年男子。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2022-04-14更新 | 98次组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为“四书”之一。
B.“四端”,指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C.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他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D.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儒家强调等级差别,而墨家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2023-08-02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