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86419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

当我们搬新家时,首先会通过参观游览的方式来熟悉这个新的空间,进而熟悉整个大楼、小区乃至周边街区的空间构成。在这个过程中,家、大楼、社区经由无数神经元的编码,在脑中形成一幅幅认知地图。这种空间记忆的神经机制,是神经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发现的,他因此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空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读一本书,也常常始于一次空间探索。比如很多读者习惯先浏览目录,然后再粗略翻阅,在这个过程中,这本书就在你的脑子里初步建立了一幅认知地图。接下来的正式阅读,有的读者会从头读到尾,有的则会拣自己最感兴趣的先睹为快,但不论哪种阅读方式,在读完整本书之后,会很自然地理顺各篇文章的编排顺序,不会因为自己最先读了其中哪一篇,或对哪一篇印象最深刻,就在日后回忆时误以为它是全书的第一篇文章。

建立该认知地图的台前英雄自然非视觉莫属,早在半个世纪前,教育心理学家罗特科普夫已经发现,我们是以定位的方式来回忆书中一段段文字的。你或许很容易想起《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那一段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的什么位置,就如同你很容易想起某家小吃店位于你从家到学校途中的什么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视觉起到了帮助定位的主导作用。

幕后英雄则包括触觉和运动觉。当你手捧书读时,你左右两只手不仅拿捏的书页厚度会发生定量变化,而且会感受到书两侧的重量也发生了定量变化,这些经由皮肤和肌肉感知到的物理变化,连同双眼可见的各种物理信息,构成了你定位本文在书中所处位置的线索。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阅读一个篇幅约三十页的故事,纸质书阅读的受试者较之于通过电子书阅读的受试者,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排列整个故事中主要情节的先后顺序,而且能够更准确地回忆起具体细节出现在三十页书的哪一部分。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阅读纸质书时,双手感知到的物理变化是与故事进程相伴着发生的,而在阅读电子书时,却不存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线索来辅助我们记忆故事内容。

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这个修辞也只适用于纸质书。回忆一本纸质书时,我们会在脑海里依照这本书的物理模样重塑其内容结构,需要调用书中某些具体内容时,很容易在脑海里按图索骥,而对于一本电子书,它就如同一卷卫生纸完全展开之后的样子,没有厚度,长度也不确定,读者把握不了全局,也就难以构建认知地图,无法形成空间记忆,它所承载的内容自然不易提取。你能想象你走在一个所有建筑都长得一模一样而且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城市里的情形吗?这对应的正是电子书的情况:我们使用的是同一部电子阅读器或同款阅读软件,所有电子书的字体、字号乃至排版格式都是系统统一设定的,除了长度不同,它们不存在外观上的差异。

(摘编自喻柏雅《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有删改)

材料二:

提起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想起网上那个泡面盖子的戏称。这个戏称半开玩笑地点出了时髦的电子阅读似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这一事实。《文学报》刊登的一项针对英国2000名成年人开展的研究显示,大多数读者(将近三分之二)更喜欢阅读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其中46%的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喜欢翻页的感觉,而42%的人则认为书在手中的感觉让他们更能沉浸到阅读之中。16%的人指出,纸质书让他们回忆起在图书馆的岁月。也有一些喜欢纸质书的读者们给出了十分有趣的理由——纸质书能够放在书架上作装饰,在疫情期间频繁使用视频对话软件时,可以很自然地将书架作为背景,既不杂乱,也体现个人的品位。

人们更喜欢阅读实体书,可能是因为与数字格式相比,真实书籍有一种更‘持久’的感觉,心理学家图罗尼博士表示,而我们误以为阅读仅仅是一场脑力的活动。实际上,阅读的身体经验对读者十分关键。如果在看到文字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书本在手中的重量,闻到纸页的味道,就会同时用到多种感官和多个脑区,处理信息也会更快更高效。而电子阅读器却消除你阅读时所有的身体感官记忆——封面的图案、书的大小、形状、字体,它们都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以及对书本内容本身的记忆。

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的载体与内容或许同样重要。比如,书本纸页印刷中不同位置的留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许多诗人会利用行与行、字与字的间距的调整来变化情感表达的强度,以及给予读者更多的回味与想象空间。此外,页面边距的变化也影响着注释形式的变化。例如下边距的大面积留白为脚注提供了空间,而脚注本身则使得线性的阅读过程被中断,人们在阅读完一页文字后,会进入脚注的内容中而不是匆匆阅读下一页。

不过,电子媒介亦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电子书籍往往内置检索链接,可以即刻查找不懂的字词。同时,读者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更便捷地同步到云端,进入到更大的范围内与其他读者共享。电子媒介作为知识网络节点的这一特性,也被学者称作一种知识边界的扩充,它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形态,让知识成为一个在协作中生产、共享、创造的生成物,而不是一种被垄断的固定形态。

此外,电子书籍便于携带的特点,也很适合通勤阅读。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最畅销的电子书类型是浪漫、犯罪、科幻、惊悚等小说。

(改编自《新京报》《相比于电子书,人们更爱纸质书吗》)

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从神经科学角度对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了解释。
B.视觉、触觉和运动觉协同运作,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认知地图,回忆相关阅读内容。
C.阅读纸质书时,读者构建认知地图须遵循浏览目录、粗略翻阅、正式阅读的顺序。
D.大多数被调查的英国读者更喜欢纸质书的理由是与他们本人的阅读体验感相关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书能同步云端实现共享,让知识的生产、创造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功能纸质书难以实现。
B.畅销的电子书类型是浪漫、犯罪、科幻、惊悚等小说,可见电子书的受众没有纸质书的受众有品位。
C.阅读纸质书下边距的留白处的“脚注”,会让原本的线性阅读被打断,而电子书就不存在这一缺点。
D.如果纸质书的篇幅不超过三十页,读者能调动物理信息帮助记忆书本内容的效果就明显优于电子书。
3.根据材料,下列对“一本书如同一座建筑”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阅一本新的纸质书,就像探索一个新建筑的内部空间。
B.回忆读过的纸质书,会按照它的物理模样重塑内容结构。
C.调取纸质书的内容,像在一座建筑里按着地图找到目标。
D.整齐堆放在书架上的纸质书,就像建筑群一样可供欣赏。
4.Kindle阅读器被吐槽为“泡面盖子”,倘若你是某电子阅读器研发负责人,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电子阅读器应朝着哪些方向去研发。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不强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柏拉图的三元论与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有所不同,前者认为人性的“三元”是理智、激情和欲望,后者则认为人性的“三元”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B.作者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二元对立。如正义与非正义的对立,健康与不健康的对立,和谐与分裂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
C.弗洛伊德认为,在处理不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态。这时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
D.根据柏拉图的三元论,我们要努力让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灵魂就能主宰自己,它就是正义和健康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
B.告子主张“性无善恶论”,对人性不太在意。道家美学主张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应是“齐物论”思想的体现。这仍是人性一元论。
C.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 “恶”的差别只是一种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
D.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主张人性一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美学的人性三元论使他们认识到人性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他们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B.人们后天形成的关于“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原始本性的实质,因为后天的努力与所处的环境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C.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就可能会导致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我们应该追求人性的和谐、正义、健康,重视后天教育,加强修养,完善道德。
D.本文把西方美学和中国智慧美学二者对人性论的见解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二者本质上的区别,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给人以启示。
2017-12-06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出现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山水城市并不是简单地指有山有水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其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居环境,山水之景与城市的关系处理,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隐、喻、融。

隐可以是顺其自然,如山应保留山形固有之势,加强林木绿化,形成植被群落,繁荣林中生物,进而形成“自然而然”的平衡的生态圈;水亦要因势而导,保持和发扬其原有之魅力。如以武汉为例,因各湖区周边环境和所处位置差异,可分别形成自己的个性风貌。如东湖的秀、梁子湖的帅、南湖的雅、月湖的韵等,在景观建设中稍加修饰即可。 也可因景而造, 将人工环境巧妙地隐含于自然环境之中,隐人工显自然。

喻的本质在于为单纯的生态环境注入浓郁的人文气息, 使二者相得益彰,互相映衬。自然形态的山水经艺术的描绘方能展示出深蕴之美,使许多不为人知的山水因文人墨客的游览、题咏而千古传颂,魅力独具。 如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不仅描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更是烘托出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气势。相对于对历史上文化艺术的传承,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同当地自然环境的长期磨合之中,人性与自然性相互渗透、影响,逐步形成了“人——景”互喻互指的文化个体,即地域特色文化。这种地域特色文化的建立与强化,可增以强市民的归属感,对于其他文化形成强烈的吸引,进而促进相互的交流与发展

融即融合,包含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人与环境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整体表现为一种和谐,这种和谐可以是对比的和谐,也可以是韵律、节奏的和谐。法国巴黎城区德方斯新区的建设,则是利用一条河流将该区与旧城区进行划分,河两岸新旧对比的建筑景观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碰撞的思考。 环境设计对于人来说,应该是尽可能地弱化二者之间的陌生感,加强环境于人的可参与性。如在城市的广场修建宜种树,而不宜种草。草地进行光合作用和吸收二氧化碳增加氧气的能力,只占同等面积树木功用的十分之一;草地的高成本维护费用往往限制了人漫步、嬉戏。而树的种植不仅可以遮阳挡风,使人休憩于其中,而且更大程度地完善了所处小环境的生态。

自城市出现以来,对城市和自然平衡的追求就成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部分,“显山露水”的本质依旧在于思考如何使城市更好地融入自然,实现人生精神的本真状态。提出了“隐、喻、融”等原则,力求回归一种人与天地万物欣合和畅、息息相通的诗意境界。

(摘编自张健《论城市景观建设中的“显山露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城市是个新的概念,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B.武汉因景而造,形成东湖的秀、梁子湖的帅、南湖的雅等不同的个性风貌,隐人工显自然。
C.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题咏,增加了人文气息后,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山水得以传颂。
D.利用一条河将巴黎德方斯新区与旧城区划分开来,形成新旧对比的建筑景观,和谐而美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助“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出并论证了城市景观建设中应遵循“隐、喻、融”的原则.
B.文章通过分析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对山水城市作出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列举城市景观建设的实例,阐释了如何处理山水景观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D.文章整体呈现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主体部分则采用并列式结构,条理分明,层次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主流.这表明人们追求和向往居住环境的诗意境界。
B.地域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造就了特定的文化,可见城市建设与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C.城市广场种上草,人们难以漫步其中,降低了人们对环境的参与性,导致人为环境所累。
D.要使现代化城市更充满生机、彰显魅力,就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添加更多的自然生态元素。
2018-11-11更新 | 18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清朝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节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下列理解中,不能说明两汉基本上可以视为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
A.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B.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与西汉变化不大,仍需武力讨伐和出使西域。
C.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D.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生存。
B.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但没有罪恶感,所以不需要举行宗教式的仪式。
C.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说明东汉的整体实力强于西汉。
C.东汉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由于东汉法律只重刑法,没有民法的支持,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社会产生各种复杂问题时,政府在技能上就无力处理。
2016-11-18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