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87220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一段时间,ChalGPTGPT全称为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预训练生成模型)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ChatGPT为什么突然如此吸引人呢原因在于ChatCPT与之前的AI聊天机器人相比更加真实、准确,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生成有效答案的水平都更上了一层楼,甚至有人觉得ChatGPT模拟人类助手的精确度令人害怕。其实,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从最初的聊天机器人鼻祖 Eliza,到微软小冰、谷歌 Siri、小度音箱等,再到 ChatGPT,这类基于AIGC技术的聊天机器人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ChatGPT的出现可以说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现象。ChalGPT能够如此成功,在技术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最主要是采用了Trausformer结构和“自回归+Prompting”的训练模式,使得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范式发展为预训练模式,并最终走向通用人工智能模式、Transformer结构的低层和中层存储了词性、句法等知识,中高层则广泛存储抽象语义类、事实概念类知识,其中,模型的总参数量高达1750亿,使得模型能够解锁许多大型语言模型的新能力。

ChatGPT模型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采用带有标准答案的人工标注高质量问题进行初步训练;随后,标注员对模型生成的多个答案的喜好程度进行排序打分、激励模型学习什么样的回答是真实、无害、有用的;最后,结合强化学习策略进一步训练模型生成高质量答案的能力。这一训练范式增强了语言模型理解人类命令的能力,而语言模型能理解人类命令的能力也正是模型善解人意的关键,才使得ChatGPT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摘编自尚俊杰《ChatGPT与高等教育变革:价值、影响及未来发展》)

材料二:

在《教育和技术的竞赛》一书中,凯兹曾详细分析了技术变革、教育和贫富差距三者之间存在的微妙“竞赛”关系:当教育走在技术前头,贫富差距会缩小;当教育落在技术后头,贫富差距就扩大、但在后工业社会中,这种带有工业化色彩的经济话语的解释,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这种解释背后所隐藏的假设仍是将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可能导致既误解教育的本质,也会遮蔽“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型。

在工业革命之前,教育与生产或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较为疏远,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完人或君子,而技术的进步主要掌握在熟练工匠手中。教育与技术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不属于同一个场域,也就不存在“竞赛”关系。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范式,由于工业经济存在特定技能偏好,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为满足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不得不从培养人转向培养才。其结果是学校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倾向于通过严格的筛选,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工业社会各部门提供适合的技能人才。在工业经济体系中,教育与技术以人力资本为纽带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相互竞赛或竞争。工业社会中的教育制度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工厂为典范完成了学校化的转型。在工厂化的学校里,教师是工人,教室是车间,教材是图纸,学生是产品,而学历和文凭则相当于“出厂合格证”。经过工业社会技术文化的规训、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受教育的目的也从成人转变为不断积累人力资本,以适应工作场所中对于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职场或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已经势不可挡。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意味管工业社会的“技术-经济范式”和社会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在一个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无工作或工作日益稀缺的世界里,教育不能再以就业为目的,不能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更不能再追求定向培养、学以致用、专业对口。教育改革需要改弦易辙、返璞归真、重归对于人的培养、对于人性之善的张扬。

当下技术的变革正在成为驱动教育转型的关键。面对技术变革,尤其是生成性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教育需要摆脱工业社会中对于筛选与竞争的迷思,放弃对高竞争等于更卓越地执迷、走出为就业而教的窠臼。从人才培养回归人的培养。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之为人的美好品质,而不是通过专业对口或学以致用为就业做准备。在工业社会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媒介:在后工业社会里,教育应以科目教学和专业教育为中心转向更加注重培养人的情感素养,以更充分、更适合的教育帮助每一个人更好地应对愈来愈不确定的未来。面对新智能技术的不断涌现,教育既要有危机意识,也要有文化自信。未来无论技术如何强大,我们仍然需要人之为人的美好品质,这是教育得以存在并生生不息的根本。教育不需要与技术竞赛,也无须一定成为竞赛中的赢家(在技术的层面上,教育不可能超过技术),但只要我们还有“成人”的需要,教育就不会消失(在人性的层面上、教育的优势在于让人成为人)。面对技术的变革,教育体制的挑战不是想方设法与技术竞赛,而是更深入地认识人性、培养人性,以避免技术创新可能会误入歧途,最终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摘编自王建华《技术变革驱动教育转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模拟人类助手非常精确,除了技术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外,也有从量变到质变的因素。
B.ChatGPT具有能够解锁许多大型语言模型的新能力,有赖于它可存储千亿级别的总数量的信息。
C.教育走在技术前头,可缩小贫富差距;反之,贫富差距扩大。这种解释在后工业社会具有局限性。
D.无论未来社会如何变化,技术如何强大,教育得以存在并生生不息的根本仍是培养人的美好品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哪种教育理念最符合后工业社会人才培养趋向(     
A.潘光旦提出教育分类分层理论和原则是“工读兼营”,即知识学习要与知识应用相结合,强调学习者应深入社会,体验实需。
B.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合格的公民”等等,强调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C.于漪认为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把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使其变得更具良好的个性,更具鲜明的特色。
D.魏元光认为“良善”的工业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应包括工业精神,譬如准确、守时、信用、有序等应有的国民素质。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之为人的美好品质”的理解。
5.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不同时期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述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理论指导,是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重大任务。

在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

(摘编自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材料二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意见》同时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有序安排学生集体劳动,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可以开放实践场所,工青妇、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可以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

在推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更应倡导创造性劳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锤炼,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就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就能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更能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

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广大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他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之美,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从而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摘编自吕文利《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

材料三

人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主动分担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参与社区治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丰富职业体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育人价值。

(摘编自陈云龙《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实劳动是就劳动性质而言的,它强调了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党和国家对此比对创造性劳动更加重视。
B.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由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
C.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校要起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可以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D.劳动者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的天地,就能树立肯学肯干肯钻研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并高度评价劳动者。
B.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才能改变人的本性,只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重点相一致,即强化和落实劳动教育。
D.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存在不足有关。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因此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B.“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C.“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D.“当劳动是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2023-02-24更新 | 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宋代历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段特别的记忆。随着不同时期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的不同,人们对宋代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②元朝对宋的盖棺之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程朱理学高度肯定,这与元统治者将朱熹学说定为“国是”一脉相承。其二,元朝史臣在论宋代“其有弊”时指出,“大概声容盛而武备衰,论建多而成效少”。这两个方面也影响了明清的认识。

③明朝统治者特别强调对宋朝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继承。重修《宋史》和重视研究宋史成为明代史学的一大特色。有明一代先后产生了123种宋史著述,现存62种。明人对宋文、宋诗、宋词、宋画的褒扬和批评,更是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

④19和20世纪之交,中西学者均将宋代历史指向中国近世的开端。1922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系统阐述了宋朝是中国近世开端的假说。内藤的假说是建立在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分期方法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学者提出中国近世的文化主流源头起自宋,与日本学界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是从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寅恪对赵宋文化的高度褒扬:“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⑤那么宋朝“积贫积弱”的帽子从何而来?其实,早在南宋后期,有识之士就说“民穷”“财匮”“兵弱”是当时的三大弊政,元明清人一致认为宋朝“武备不振”和“积弱”。20世纪50年代末漆侠先生在《王安石变法》一书中将“积贫积弱”连用来概括宋神宗实施变法的主要社会原因,1962年邓广铭先生将这一概括引入《中国史纲要》宋代历史部分的书写,遂使“积贫积弱”成为20世纪后半叶评价宋代历史的代名词。

⑥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积贫积弱”说呢?根据目前的研究,“积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正。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角度而言,宋仁宗朝形成的“财匮”延续到南宋,地方财政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财匮”之说是有充分根据的。而从“民穷”的角度来说,宋代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与魏晋隋唐相比,不论是法律身份地位、迁徙自由以及谋生手段,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加之宋朝的社会救济制度不仅汉唐难以企及,元明清也没有超过,而宋代大中城市里五万贯家财的富户人数众多,所以要辩证地看待宋朝的“积贫”。

⑦过去对宋朝积弱的认识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势弱,二是军事能力弱。对于后者虽有争论,但对于前者,大多数研究者都不能认同,因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不是辽、西夏、金、元所能比拟。

⑧进入21世纪,国际上开始重新认识明清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的地位,这也使得国内学者把宋代置于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下给予新的评价。目前,宋代经济革命说、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端、宋代是中国古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等观点散见于各类宋史论著。可预见的是,宋代历史的形象仍将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也是宋代历史的魅力。

(李华瑞《对宋朝历史为何有多样解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宋代的“积贫积弱”说,可溯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漆侠先生《王安石变法》。
B.明朝统治者对宋代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
C.元人对宋代“武备衰弱”“空言多实效少”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了明清两代。
D.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都认为宋是中国近世的开端,但研究方法有本质区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逐层深入从多层面探究了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力求客观公正。
B.文章从“积贫”“积弱”两个层面来评价宋朝“积贫积弱”这一说法。
C.文章第四段通过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了宋代是中国近代文化主流的源头。
D.《中国史纲要》引入漆侠先生“积贫积弱”一词概括评价宋代历史,影响深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认为,宋朝富户众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也更有保障,“积贫”说没有依据。
B.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结合宋代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给予宋代新的评价。
C.随着认识、研究的深入,宋代历史的形象还将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
D.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超辽、金、元,国势并不衰弱。
2020-09-08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单仁平:中国该如何让让公知高兴

新年之际,正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之时,互联网上也出现一些“新年献词”之类的帖子。它们有个人写的,也有“百名公知”的“新年寄语”总汇。它们表达了一些不满,或者用隐晦的春秋笔法,或者直接使用激烈的语言。它们的传播总体上不是很广,产生的影响有限。

无论公知们的“新年寄语”是否传播了开来,他们有不满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大体想说什么也不难猜到。中国社会上有部分公知持不同意见,怀有一些情绪,是社会多元化的标准表现之一。

时下公知享有的舆论空间与前两年相比有所缩小,他们很不高兴,自然有牢骚要发。然而前些年他们的主张可以尽情广播,对舆论产生巨大影响,但他们同样没有满意过。回想他们当时的“愤慨”,似乎一点不比今天少。

大部分公知都在中国社会里拥有正常职业,有些属教学科研领域的精英人士。如何赢得公知群体对国家路线的认同和支持,这是中国的一个长期难题。

如果能够将这个问题化解,再好不过了。不过即使化解不了,恐怕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有一种可能是,一个国家永远会有一些公知不高兴,让他们高兴起来在政治上就是不可为的。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国家路线的对错,与公知们给予什么评价关系很小。在有些时候,甚至与“民意”支持程度的高低也不是绝对对应关系。一个时代必须有所作为,取得国力增长和民生进步实实在在的成就,它的实绩比舆论场当时的氛围更重要,更能经得起历史的推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在思想上非常动荡。但那个时期恰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路线不断调整并形成最终轮廓的关键时期。那些年中国社会里弥漫了各种抱怨,然而回头看,国家路线在那个时期的坚持是何等重要!

一些人主张,知识分子的使命就应是批判。如果这个逻辑是有道理的,那么政府对待批评的态度中就必须有不惧批判、顶着批判工作的一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任何理论和任何国家的经验都不能成为标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道理我们永远不能忘。

由于有了互联网,表达意见变得极其容易,而且总体看,批评的成本和代价下降,似乎是个趋势。西方社会形成了批评很多、批评也很不值钱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国则是另外一种情况,批评受到了管理,但是批评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非常高。

中国究竟该如何管理各种意见,把意见表达放开到什么程度,至今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范式。中国可以说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在我国体制下的建设性密码,而且探索得相当努力。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明白,这样的探索过程注定充满争议,甚至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

和谐是中国这种超大社会的生命线,然而人们对和谐的理解却常常出现分歧。如果说很难给和谐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则是它最后的硬指标。当然了,它一定还有很多其他指标,而且我们衷心希望中国和谐的指标能尽可能占全。

(选自《环球时报·单仁平》2017.1.3.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作者“公知”的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公知们或用隐晦的春秋笔法,或直接使用激烈的语言,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但它们的传播不是很广,产生的影响也很有限。
B.中国中社会正处于社会多元化时期,这就使得有部分公知持不同意见,怀有一些情绪,这是社会多元化的标准表现之一。
C.大部分公知都在中国社会里拥有正常职业,有些甚至还属于教学科研领域的精英人士,如何赢得他们对国家路线的认同和支持是一个长期难题。
D.前些年公知们的主张可以尽情广播,对舆论产生巨大影响,相比之下,他们的牢骚更多,不满意程度更多,是因为他们享有的舆论空间有所缩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永远会有一些公知不高兴,让他们高兴起来在政治上就是不可为的,这个问题是永远化解不了的。
B.国家路线的对错与否,与公知们给予什么评价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其至与“民意”支持程度的高低也不是绝对对应关系.
C.一个时代必须有所作为,取得国力增长和民生进步实实在在的成就,这些比公知们的舆论要更能经得起推敲。
D.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管理公知们的各种舆论和意见,把意见表达放开到什么程度,但至今还没有多大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碗的一项是
A.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在思想上非常动荡时期,国家路线的坚持最终战胜了各种抱怨。
B.知识分子的使命是批判,因此,政府对待批评的态度中就必须有不惧批判、顶着批判工作的一面。
C.中西方的社会治理结构极为不同,西方社会批评很多却很不值钱,而在中国,批评受到了管理,但是批评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非常高。
D.人们对和谐的理解常常出现分歧。很难给和谐下一个最终的定义,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则应是最后的硬指标。
2017-08-18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