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1873647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风格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

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要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达到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材料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天人相应。
B.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理想的境界。
D.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
B.传统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是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达到一最高人格。
D.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关键。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项是(     
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4.国画大师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中国画是如何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特点的。
5.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材料信息简要回答。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到考古,可能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群专家围在一堆骨头周围,通过简单拼凑、粗略测量,给我们提供关于遥远祖先的第一印象。但这只是表面的研究,即使是采用高分辨率的仪器对这些骨头进行扫描,研究人员也只能根据他们能看到的结构和形状来进行研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对古DNA的提取和测序之法,以惊人速度推动着考古发现的进展。数万年前乃至数十万年前的基因组可以被读取,这项成果曾帮我们证实了人类家谱的新成员——丹尼索瓦人的存在,并揭示了现代人类是如何与他们以及尼安德特人进行杂交繁殖的历史。但是,DNA是脆弱的,往往会因微生物污染和时间的推移而降解消失。即使是在理想的环境下,能留存下来的古DNA也不会超过100万年。如今,科学家发现,复杂折叠的蛋白质也可以应用于考古研究分析,它具有与骨骼化石一样历久弥坚的寿命,但比古DNA能保留更长的时间。因此,古蛋白质也成为我们解开过去秘密的一把钥匙。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曾试图通过鉴定蛋白质来确定木乃伊的血型,但收效甚微。几十年后,地球化学家发现构建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在化石中留存数百万年,但没有得到具体的应用。直到21世纪,古蛋白质组学才逐步确立了完整的研究领域。

2000年,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名叫质谱法的方法来识别化石中的蛋白质,可以更加容易且完整地分析出氨基酸序列,今天的大部分研究都使用了这种方法的改进版本。与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昂贵的古DNA研究不同,这种方法效率非常高,大约24小时就能出结果,成本也相对较低。

质谱法,就是将蛋白质降解、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在质谱法中,首先需要从面包屑大小的化石样品中提取出蛋白质,且将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氨基酸,然后检测这些氨基酸的构成,最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推测出蛋白质的结构,再与具体的物种联系起来。如今,质谱法已在蛋白质考古学中得到多次应用。例如,有的科学家利用该法,从一个有着12万年历史的巨型海狸头骨上测定出了其中的蛋白质;还有科学家利用此法对一些已灭绝的南美动物进行古蛋白质的测定,并将这些物种进行分类,解决了一直以来难以解释其归属的谜题。但质谱法并不完美,因为它在提取蛋白质时会破坏样品,这对珍贵的古生物遗骸来说是个硬伤。所以一般此法主要应用在那些本就已经碎片化的化石上。

那么有没有不会对样品造成损害的鉴定方法?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要介绍的这种方法在古蛋白质组学中也很有地位,像质谱法一样,这种名叫交叉免疫电泳法也是非常快速的,可在23天内得到结果,当然也比古DNA测序的成本更低。

2016年,由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考古学家艾普莉·诺埃尔领导的团队,使用该法分析了44件石器工具上的蛋白质残留物,这些工具发现于约旦东北部一处气候湿润的沼泽地遗址,有着25万年的历史。之所以选择对这些石器工具进行检测,是因为在沼泽地区很难找到骨骼化石的踪迹。尽管还没有确定是哪一种类的古人类曾经在此处生活,但研究发现,他们当时在这里宰杀了牛、马、鸭、犀牛和骆驼等动物。这种食物的多样性,表现出当时的人类已有相当的能力捕食不同的猎物了。

与质谱法不同的是,免疫电泳法不会对古生物化石或残留物造成破坏。研究人员只要使用富含抗体的血清(即免疫血清),就可针对特定的抗原(蛋白质)进行识别。比如只要我们知道犀牛身上的抗原,然后就可以利用相应的抗体去鉴定它,因为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遗憾的是,研究人员只能使用从现存物种中提取的免疫血清。如果一个物种没有留下任何后代,他们就无法通过这种方法鉴别它了。而且免疫电泳法也存在缺陷,因为蛋白质是由一系列氨基酸组成的,然后经过复杂的折叠才形成一个特定的蛋白质链。这种免疫学方法都是抗体通过氨基酸的折叠形状来识别蛋白质的。如果蛋白质的折叠结构被破坏,抗体就不能准确识别它们。

就像任何一个年轻的科学领域一样,蛋白质考古也有发展的阵痛期。使用质谱法的研究人员质疑免疫电泳法的准确性,而免疫电泳法的拥护者指出了质谱法的破坏性。不过,不同方法的支持者之间若能进行更大的合作将是所有人的胜利。在这个领域中,每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锤子,不管是质谱法还是免疫电泳法,甚至是古DNA测定法,总的来说,能够准确敲对钉子的就是好方法。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研究人员突破了古代蛋白质分析的极限,可能会出现比这些都更具优势的方法。总之,这是一个新领域,有着蓬勃向上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白昇《古蛋白质助力考古》)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DNA相较而言,古蛋白质在化石中保留的时间更长,能够帮助人类解开过去秘密。
B.“这对珍贵的古生物遗骸来说是个硬伤”中的“这”,指研究人员利用质谱法检测时会对研究样品造成破坏。
C.艾普莉·诺埃尔团队通过分析约旦东北部沼泽地区石器工具上的蛋白质残留物,明确了当地古人类的类别。
D.作者认为,未来科学家也许能发现比质谱法、免疫电泳法等更好的研究方法,从而推动考古学蓬勃发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研究人员使用高分辨率仪器,就能够掌握骨骼化石中蕴含的古基因组,从而了解化石中隐藏的信息。
B.古DNA容易降解消失,完全不适合用于考古研究分析,而古蛋白质组学的发现,则打破了这一困境。
C.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科学研究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研究人员持续的、长时间的努力。
D.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只要能揭开骨骼化石背后的历史,不管是质谱法,还是免疫电泳法,都可以任意选择。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考古人员在对三星堆出土的样品中用蛋白质组学检测到黄牛、野猪蛋白质成分,确认黄牛、野猪在当时被用作祭品。
B.考古学家在成都天回镇老官山一处汉墓发现了大量医学简牍,证实了2000多年前我国医学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C.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两艘沉船,船上文物数量巨大,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的历史事实。
D.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人员在湖北省郧西县西北部发现大量泥盆纪珊瑚化石,实证3.5亿年前秦岭是海洋。
4.根据原文内容和下面的表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鉴定方法化石类型具体做法时间成本不足之处
质谱法骨骼类化石将蛋白质降解、分离成小分子氨基酸24小时左右会对古生物化石或残留物造成破坏
交叉免疫电泳法骨骼类化石利用免疫血清对特定的抗原进行识别2~3天无法检测灭绝的生物
蛋白质的折叠结构必须完整
A.质谱法和交叉免疫电泳法都属于蛋白质考古,都能用于骨骼类化石研究,成本也都低于古DNA测序法。
B.质谱法通过将蛋白质降解、分离成小分子氨基酸来判断化石的种类,在蛋白质考古学中运用广泛。
C.交叉免疫电泳法需要2—3天才能得到结果,其效率虽低于质谱法,但高于古DNA测序法。
D.尽管质谱法会对化石样品造成破坏,但想要了解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这是唯一可以采用的方法。
5.科普文是科学客观地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既要科学严谨,也要生动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2024-06-19更新 | 1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中西小说比较的角度看,小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不能局限于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真实作者的意图伦理同样重要。中国古典小说真实作者现身的方式较为固定,且往往隐姓埋名,但都从伦理规范出发,表现出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西方小说真实作者现身方式较为多样,且一般用真名,有时因为社会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作者使用男性笔名,但都从各自的小说观念出发来理解道德问题,小说显示的是对具体的道德品性的理解,而不是道德规范的宣扬。

叙事主体指叙事作品中具体叙事活动的实施者,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真实作者指写作时的那个真人。对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20世纪之前大多数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来说,真实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伦理处境对小说会有直接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盛行考证之风、法国圣伯甫等人提倡传记批评,均与此有关。总体上看,由于二者研究路径的差异,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从作者出发,西方小说研究从文本出发,导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各有侧重: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并不意味着对小说文本中的主体意图漠不关心,相反,它往往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和小说文本的伦理表现结合起来,来探寻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伦理意图。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主要是受叙事学研究以文本为中心的影响,也没有完全忽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对真实作者的重视,似乎是天然的: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小说研究重视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史传春秋笔法对小说叙事的影响,让寻找故事背后的作者意图成为小说研究的应有之事。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首先需要考察的是真实作者的身份以及这一身份所可能有的伦理意图。古典小说的真实作者无论是否隐姓埋名,都有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在一般的作者看来,惩恶劝善这样的规范伦理是小说基本的伦理要求,所以像《梼杌闲评》这样虽然标榜惩恶而事实上以刻画人物复杂性为主的小说,真实作者索性隐身。

和中国古典小说的真实作者相比,西方小说的真实作者则体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其复杂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实作者现身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相对单一的序跋”“凡例以及小说结尾程式化的异史氏曰;二是重视作者身份,作者大都署上真实姓名,有时署笔名,不同于古典小说多数时候隐姓埋名,而且其署真实姓名或署笔名,其直接动机未必与伦理有关,更不是都与规范伦理有关,这也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隐姓埋名与规范伦理直接有关;三是真实作者的小说观念多种多样,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相对单一的劝善惩恶的伦理说教。

中西小说的真实作者在署名问题上的情况差异较大,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往往需要考证才能知晓,西方小说作者即使用笔名,其真实身份一般也无疑问;中国古典小说作者从事小说创作虽然动机各异,但都打着伦理说教的旗号,西方小说作者即使有伦理说教的动机,也只是在各自的小说观念中来理解道德问题,从而让说教成为一种道德品性的理解,而不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宣扬。

(摘编自江守义《中西小说真实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实作者作为小说叙事主体之一,其意图伦理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是最重要的。
B.与西方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不同,中国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
C.《梼杌闲评》是以刻画人物复杂性为主的小说,但作者受小说基本伦理要求的影响选择隐身。
D.西方小说作者署真实姓名或署笔名,其直接动机与伦理和规范伦理无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指出中国古典小说真实作者和西方小说真实作者在现身方式、是否使用真名和伦理说教方面的不同。
B.文章提出叙事主体包含三个层面后,重点讲述真实作者,并且举例论证真实作者对中西方小说有直接的影响。
C.文章列举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和史传“春秋笔法”,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重视真实作者似乎是天然的。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重点论证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小说有女性作者使用男性笔名的现象,可见西方社会并非没有性别歧视。
B.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盛行考证之风,法国圣伯甫等人提倡传记批评,这与真实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伦理处境影响小说创作相关。
C.中国古典小说往往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和小说文本的伦理表现结合起来,可见中国古典小说对这二者同样侧重。
D.中西方小说创作动机各异,西方小说作者也不乏伦理说教的动机,但不是让说教成为一种道德规范的宣扬。
2021-06-04更新 | 1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那么,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来理解。
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文明”是指人类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成果的总和。文明交流指的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的活动过程。任何民族的文明都不是完美的。由于遭遇外部环境的挑战不同,文化禀赋的不同,思维趣向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对这一过程的揭示,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短短几百年时间,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本来是相互隔绝的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有先秦诸子百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这些地区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雅斯贝尔斯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裂变”过程,即不同民族如何“分有”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在“裂变”之前,人类的精神虽然完整却蒙昧不明。“裂变”之后,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所谓的“相对真理”的困境。因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文明交流史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文化自我中心论”者。如19世纪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化也同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标准,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这种思想刚一提出就遭到“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曾在或者正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立足于现实梦想的差异、文明交流的直接原因在于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文明交流的深层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可以说就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活生生的画面。这些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发展与延续,主要是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的。今天,中西方的沟通既是关乎未来的梦想的沟通,又是历史与文化的沟通。
着眼于共同未来的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进行深度合作,在文明层面相互启发与借鉴。“自视者不幸,自见者不明”,除了对自身文明固有的傲慢和偏见,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的文明有着“路径依赖”,这注定了此类问题在同一文明内部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在文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才有可能形成应对未来的新思维。
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决定了文明交流的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如果缺失了兼容创新的动力,那么它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才能携手应对共同的未来!
(本文有删改)
1.关于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同民族呈现出的文明不同,而任何民族的文明都有缺陷,一个民族需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
B.历史中不同民族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相对真理”的困境,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
C.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使得文明需要交流,在交流中力求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
D.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文明的“路径依赖”,成为文明交流的障碍。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在未来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方案。
2.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各民族由于文明路向的不同,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才能创造本民族的灿烂文明。
B.在文明交流史上,一些西方学者曾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
C.人类共同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开展深度合作。
D.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B.“文化自我中心论”者的思想观点,遭到了“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C.人类历史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人类社会则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所构成的。这些文明形态能够发展延续,主要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
D.一个民族只有具有兼容创新的动力,才能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防止“一条道走到黑”。
2016-11-18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