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
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要“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达到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材料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天人相应。 |
B.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
C.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理想的境界。 |
D.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 |
B.传统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
C.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是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达到一最高人格。 |
D.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关键。 |
A.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
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
5.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材料信息简要回答。
相似题推荐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到考古,可能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群专家围在一堆骨头周围,通过简单拼凑、粗略测量,给我们提供关于遥远祖先的第一印象。但这只是表面的研究,即使是采用高分辨率的仪器对这些骨头进行扫描,研究人员也只能根据他们能看到的结构和形状来进行研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对古DNA的提取和测序之法,以惊人速度推动着考古发现的进展。数万年前乃至数十万年前的基因组可以被读取,这项成果曾帮我们证实了人类家谱的新成员——丹尼索瓦人的存在,并揭示了现代人类是如何与他们以及尼安德特人进行杂交繁殖的历史。但是,DNA是脆弱的,往往会因微生物污染和时间的推移而降解消失。即使是在理想的环境下,能留存下来的古DNA也不会超过100万年。如今,科学家发现,复杂折叠的蛋白质也可以应用于考古研究分析,它具有与骨骼化石一样历久弥坚的寿命,但比古DNA能保留更长的时间。因此,古蛋白质也成为我们解开过去秘密的一把钥匙。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曾试图通过鉴定蛋白质来确定木乃伊的血型,但收效甚微。几十年后,地球化学家发现构建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在化石中留存数百万年,但没有得到具体的应用。直到21世纪,古蛋白质组学才逐步确立了完整的研究领域。
2000年,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名叫质谱法的方法来识别化石中的蛋白质,可以更加容易且完整地分析出氨基酸序列,今天的大部分研究都使用了这种方法的改进版本。与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昂贵的古DNA研究不同,这种方法效率非常高,大约24小时就能出结果,成本也相对较低。
质谱法,就是将蛋白质降解、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在质谱法中,首先需要从面包屑大小的化石样品中提取出蛋白质,且将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氨基酸,然后检测这些氨基酸的构成,最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推测出蛋白质的结构,再与具体的物种联系起来。如今,质谱法已在蛋白质考古学中得到多次应用。例如,有的科学家利用该法,从一个有着12万年历史的巨型海狸头骨上测定出了其中的蛋白质;还有科学家利用此法对一些已灭绝的南美动物进行古蛋白质的测定,并将这些物种进行分类,解决了一直以来难以解释其归属的谜题。但质谱法并不完美,因为它在提取蛋白质时会破坏样品,这对珍贵的古生物遗骸来说是个硬伤。所以一般此法主要应用在那些本就已经碎片化的化石上。
那么有没有不会对样品造成损害的鉴定方法?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要介绍的这种方法在古蛋白质组学中也很有地位,像质谱法一样,这种名叫交叉免疫电泳法也是非常快速的,可在2到3天内得到结果,当然也比古DNA测序的成本更低。
2016年,由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考古学家艾普莉·诺埃尔领导的团队,使用该法分析了44件石器工具上的蛋白质残留物,这些工具发现于约旦东北部一处气候湿润的沼泽地遗址,有着25万年的历史。之所以选择对这些石器工具进行检测,是因为在沼泽地区很难找到骨骼化石的踪迹。尽管还没有确定是哪一种类的古人类曾经在此处生活,但研究发现,他们当时在这里宰杀了牛、马、鸭、犀牛和骆驼等动物。这种食物的多样性,表现出当时的人类已有相当的能力捕食不同的猎物了。
与质谱法不同的是,免疫电泳法不会对古生物化石或残留物造成破坏。研究人员只要使用富含抗体的血清(即免疫血清),就可针对特定的抗原(蛋白质)进行识别。比如只要我们知道犀牛身上的抗原,然后就可以利用相应的抗体去鉴定它,因为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
遗憾的是,研究人员只能使用从现存物种中提取的免疫血清。如果一个物种没有留下任何后代,他们就无法通过这种方法鉴别它了。而且免疫电泳法也存在缺陷,因为蛋白质是由一系列氨基酸组成的,然后经过复杂的折叠才形成一个特定的蛋白质链。这种免疫学方法都是抗体通过氨基酸的折叠形状来识别蛋白质的。如果蛋白质的折叠结构被破坏,抗体就不能准确识别它们。
就像任何一个年轻的科学领域一样,蛋白质考古也有发展的“阵痛期”。使用质谱法的研究人员质疑免疫电泳法的准确性,而免疫电泳法的拥护者指出了质谱法的破坏性。不过,不同方法的支持者之间若能进行更大的合作将是所有人的胜利。在这个领域中,每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锤子”,不管是质谱法还是免疫电泳法,甚至是古DNA测定法,总的来说,能够准确敲对钉子的就是好方法。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研究人员突破了古代蛋白质分析的极限,可能会出现比这些都更具优势的方法。总之,这是一个新领域,有着蓬勃向上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白昇《古蛋白质助力考古》)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DNA相较而言,古蛋白质在化石中保留的时间更长,能够帮助人类解开过去秘密。 |
B.“这对珍贵的古生物遗骸来说是个硬伤”中的“这”,指研究人员利用质谱法检测时会对研究样品造成破坏。 |
C.艾普莉·诺埃尔团队通过分析约旦东北部沼泽地区石器工具上的蛋白质残留物,明确了当地古人类的类别。 |
D.作者认为,未来科学家也许能发现比质谱法、免疫电泳法等更好的研究方法,从而推动考古学蓬勃发展。 |
A.考古研究人员使用高分辨率仪器,就能够掌握骨骼化石中蕴含的古基因组,从而了解化石中隐藏的信息。 |
B.古DNA容易降解消失,完全不适合用于考古研究分析,而古蛋白质组学的发现,则打破了这一困境。 |
C.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科学研究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研究人员持续的、长时间的努力。 |
D.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只要能揭开骨骼化石背后的历史,不管是质谱法,还是免疫电泳法,都可以任意选择。 |
A.考古人员在对三星堆出土的样品中用蛋白质组学检测到黄牛、野猪蛋白质成分,确认黄牛、野猪在当时被用作祭品。 |
B.考古学家在成都天回镇老官山一处汉墓发现了大量医学简牍,证实了2000多年前我国医学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
C.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两艘沉船,船上文物数量巨大,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的历史事实。 |
D.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人员在湖北省郧西县西北部发现大量泥盆纪珊瑚化石,实证3.5亿年前秦岭是海洋。 |
鉴定方法 | 化石类型 | 具体做法 | 时间 | 成本 | 不足之处 |
质谱法 | 骨骼类化石 | 将蛋白质降解、分离成小分子氨基酸 | 24小时左右 | 低 | 会对古生物化石或残留物造成破坏 |
交叉免疫电泳法 | 骨骼类化石 | 利用免疫血清对特定的抗原进行识别 | 2~3天 | 低 | 无法检测灭绝的生物 蛋白质的折叠结构必须完整 |
A.质谱法和交叉免疫电泳法都属于蛋白质考古,都能用于骨骼类化石研究,成本也都低于古DNA测序法。 |
B.质谱法通过将蛋白质降解、分离成小分子氨基酸来判断化石的种类,在蛋白质考古学中运用广泛。 |
C.交叉免疫电泳法需要2—3天才能得到结果,其效率虽低于质谱法,但高于古DNA测序法。 |
D.尽管质谱法会对化石样品造成破坏,但想要了解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这是唯一可以采用的方法。 |
从中西小说比较的角度看,小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不能局限于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真实作者的意图伦理同样重要。中国古典小说真实作者现身的方式较为固定,且往往隐姓埋名,但都从伦理规范出发,表现出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西方小说真实作者现身方式较为多样,且一般用真名,有时因为社会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作者使用男性笔名,但都从各自的小说观念出发来理解道德问题,小说显示的是对具体的道德品性的理解,而不是道德规范的宣扬。
叙事主体指叙事作品中具体叙事活动的实施者,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真实作者指写作时的那个真人。对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20世纪之前大多数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来说,真实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伦理处境对小说会有直接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盛行考证之风、法国圣伯甫等人提倡传记批评,均与此有关。总体上看,由于二者研究路径的差异,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从作者出发,西方小说研究从文本出发,导致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各有侧重: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并不意味着对小说文本中的主体意图漠不关心,相反,它往往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和小说文本的伦理表现结合起来,来探寻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伦理意图。西方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主要是受叙事学研究以文本为中心的影响,也没有完全忽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对真实作者的重视,似乎是天然的: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小说研究重视作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史传“春秋笔法”对小说叙事的影响,让寻找故事背后的作者意图成为小说研究的应有之事。叙事主体的意图伦理首先需要考察的是真实作者的身份以及这一身份所可能有的伦理意图。古典小说的真实作者无论是否隐姓埋名,都有强烈的伦理说教意图。在一般的作者看来,惩恶劝善这样的规范伦理是小说基本的伦理要求,所以像《梼杌闲评》这样虽然标榜“惩恶”而事实上以刻画人物复杂性为主的小说,真实作者索性隐身。
和中国古典小说的真实作者相比,西方小说的真实作者则体现出较为复杂的面貌。其复杂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实作者现身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相对单一的“序跋”“凡例”以及小说结尾程式化的“异史氏曰”;二是重视作者身份,作者大都署上真实姓名,有时署笔名,不同于古典小说多数时候隐姓埋名,而且其署真实姓名或署笔名,其直接动机未必与伦理有关,更不是都与规范伦理有关,这也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隐姓埋名与规范伦理直接有关;三是真实作者的小说观念多种多样,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相对单一的劝善惩恶的伦理说教。
中西小说的真实作者在署名问题上的情况差异较大,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往往需要考证才能知晓,西方小说作者即使用笔名,其真实身份一般也无疑问;中国古典小说作者从事小说创作虽然动机各异,但都打着伦理说教的旗号,西方小说作者即使有伦理说教的动机,也只是在各自的小说观念中来理解道德问题,从而让说教成为一种道德品性的理解,而不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宣扬。
(摘编自江守义《中西小说真实作者意图伦理之比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实作者作为小说叙事主体之一,其意图伦理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是最重要的。 |
B.与西方侧重对真实作者伦理意图的把握不同,中国侧重对文本所体现的伦理意图的解读。 |
C.《梼杌闲评》是以刻画人物复杂性为主的小说,但作者受小说基本伦理要求的影响选择隐身。 |
D.西方小说作者署真实姓名或署笔名,其直接动机与伦理和规范伦理无关。 |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指出中国古典小说真实作者和西方小说真实作者在现身方式、是否使用真名和伦理说教方面的不同。 |
B.文章提出叙事主体包含三个层面后,重点讲述真实作者,并且举例论证真实作者对中西方小说有直接的影响。 |
C.文章列举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和史传“春秋笔法”,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重视真实作者似乎是天然的。 |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重点论证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叙述者意图伦理的不同。 |
A.西方小说有女性作者使用男性笔名的现象,可见西方社会并非没有性别歧视。 |
B.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盛行考证之风,法国圣伯甫等人提倡传记批评,这与真实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伦理处境影响小说创作相关。 |
C.中国古典小说往往将真实作者的伦理意图和小说文本的伦理表现结合起来,可见中国古典小说对这二者同样侧重。 |
D.中西方小说创作动机各异,西方小说作者也不乏伦理说教的动机,但不是让说教成为一种道德规范的宣扬。 |
文明之间为什么需要交流互鉴
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离不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那么,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来理解。
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文明”是指人类在应对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成果的总和。文明交流指的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的活动过程。任何民族的文明都不是完美的。由于遭遇外部环境的挑战不同,文化禀赋的不同,思维趣向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对这一过程的揭示,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短短几百年时间,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本来是相互隔绝的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如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有先秦诸子百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这些地区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雅斯贝尔斯实际上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裂变”过程,即不同民族如何“分有”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在“裂变”之前,人类的精神虽然完整却蒙昧不明。“裂变”之后,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所谓的“相对真理”的困境。因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文明交流史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文化自我中心论”者。如19世纪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化也同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标准,不同文化之间是可以比较的,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这种思想刚一提出就遭到“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曾在或者正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立足于现实梦想的差异、文明交流的直接原因在于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文明交流的深层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可以说就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活生生的画面。这些文明形态之所以能够发展与延续,主要是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的。今天,中西方的沟通既是关乎未来的梦想的沟通,又是历史与文化的沟通。
着眼于共同未来的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所有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进行深度合作,在文明层面相互启发与借鉴。“自视者不幸,自见者不明”,除了对自身文明固有的傲慢和偏见,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的文明有着“路径依赖”,这注定了此类问题在同一文明内部是无法解决的。所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在文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才有可能形成应对未来的新思维。
人的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决定了文明交流的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一个民族如果缺失了兼容创新的动力,那么它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才能携手应对共同的未来!
(本文有删改)
1.关于文明为什么需要交流,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同民族呈现出的文明不同,而任何民族的文明都有缺陷,一个民族需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民族。 |
B.历史中不同民族沿着自己的路向发展,却难免走向偏执,陷入“相对真理”的困境,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甚至整合就变得尤为重要。 |
C.现实中不同民族梦想的差异性、甚至排斥性,使得文明需要交流,在交流中力求通过历史的沟通达成对现实的理解、和解。 |
D.人们又天然地对已有文明的“路径依赖”,成为文明交流的障碍。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在未来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方案。 |
A.各民族由于文明路向的不同,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才能创造本民族的灿烂文明。 |
B.在文明交流史上,一些西方学者曾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高级和低级之分。 |
C.人类共同应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问题、气候环境的异常问题等等,都需要打破地域与民族的局限性开展深度合作。 |
D.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无限可能性,两种异质文明既可以和谐相处,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 |
A.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自己的伟大精神导师,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后来各自迥异的文化形态,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路向。 |
B.“文化自我中心论”者的思想观点,遭到了“文化多元论”者的激烈反对,后者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
C.人类历史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而构成的,人类社会则是由众多的文明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所构成的。这些文明形态能够发展延续,主要由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支撑。 |
D.一个民族只有具有兼容创新的动力,才能在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中知己知彼,扬彼之所长补己之所短,防止“一条道走到黑”。 |
“遗产经济学”的文化后患
①一向受到冷落的传统文化,仿佛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
②从一个“牛郎织女”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到一个“梁祝故里”传说,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直至如今山西两地对“帝尧故里”的文化攻势。近年来,文化遗产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高潮迭出。
③遗憾的是,这并不能代表可喜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在志在必得的“文化激情”背后,是利益驱动下“遗产经济学”的精细打算——“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④将文化遗产,视为地方经济的“摇钱树”,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现实注脚。我们在册的世界文化遗产,十分之一由于“过度开发”受到警告便是明证。不少已经夺得文化遗产“归属权”的地方,以创收为核心,将文化演变为商业,大张旗鼓地进行着杀鸡取卵式的经营。
⑤这当然不是传统文化的“利好”,而是历史文化的灾难。
⑥当三江并流、都江堰、武当古刹等文化古迹传出“过度开发”的消息,当几乎每一种有魅力的文化都必有浩浩荡荡却毫无魅力的新建“伪文化”,甚至每一部古典文化名著,都演化为一座荒唐可笑的娱乐场时,不仅观众失去了文化的共鸣,历史文化也在被切割、破坏和颠覆。
⑦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来,“遗产经济学”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许多愈演愈烈的文化名人争夺战中,人们频繁看到当地政府的身影。
⑧今年上半年短短6个月里,一些政府参与的公祭活动席卷南北——陕西黄陵、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
⑨由于地方政府的高调介入与认同,一些耗资巨大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应运而起。“帝尧故里”争夺战中,临汾修建了“中华民族文明之门”的华门,这座出手不凡的大制作从规模到设计处处“天下第一”。在此之前,长达21公里的“华夏第一祖龙”,高达近40米的刘邦铜像,在河南两地被轰轰烈烈地打造。
⑩政府参与社会事业的文化构建,本没有错。但问题是,这样的建设应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面对此起彼伏的“争夺战”与“伪文化”浪潮,政府本应做正确的引导,为何却成了推波助澜的主导?
11实际上,逐步升格的“崇古活动”与不断新建“文化标记”,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新一轮面子工程的集体亮相,甚至有些国家级贫困县也卷入其中。在光大传统、发展文化的口号之下,一些官员的心中,不仅有对经济效益的图谋,更有对“政绩收益”的盘算。他们用行政拨款下注,看能否博取更大的利益,创造经济——文化——政治的多赢。
12让经济利用,被政治挟持,结果是,以文化为名义的文化行动,非但没有为社会繁荣带来推力,没有增强我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反而推助了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加剧了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官场恶习,留下了沉重的文化欠债和社会成本。
13这恐怕是“遗产经济学”更大的后患!
1.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具有怎样的表现特征?
2.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文化遗产争夺战”与“伪文化”建设浪潮?地方政府在社会文化事业构建中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3.本文所说的“遗产经济学”具有哪些文化后患?
物流业触网打造“最后一公里”服务
在学校、单位等快递比较密集的地区,快递在地上杂乱无章堆放,影响市容和交通。快递员最大的烦恼是等着用户来取,影响投递效率、影响收入;用户担心隐私泄露,以及送货上门的安全性。这些都成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目前,友宝、汉凌达等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快件箱提升了最后一公里的用户体验。所谓智能快件箱,就是可以暂时存放快递包裹的密码柜,一般安装在学校、住宅等人群密集场所,在快递员把包裹投放到快件箱的同时,用户收到物流信息系统发出的随机密码,选择时间自取。
智能快件箱是改善和提升快件投递“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顺应了国家对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截至今年5月,我国50大城市已经安装了3.1万组智能快件箱,格口118万多个,在50个城市通过智能箱投递的快件量达到了1.13亿。
快件箱投递逐步成为城市末端投递的一个重要补充方式,这种模式可以为公众提供24小时服务,满足了特定区域和人群的收件要求,提高了服务效率,保护了个人隐私。在智能快件箱、菜鸟驿站等末端网点大量出现以前,有很多包裹都是送到写字楼等单位地址,下班再带回去,人们下班后还要抱着包裹回去,这是另外一种辛劳。
据国外邮政测算,一个快递员加一台智能快件箱相当于完成10个快递员的工作量。中通速递华北区副总经理司立垚说,快件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快递员的投递效率。在国内,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物理距离很近,但是整个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商业模式之路并不平坦。
国邮智库专家杨世忠分析,现实当中,由于快递企业、第三方运营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造成快件一旦进入智能快件箱就处于失联状态,寄件人、收件人和企业均无法明确知道快件投入快件箱之后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从未来利益和发展战略考虑,快递企业、电商企业不愿意与第三方智能快件箱实现信息对接,难以实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近日,丰巢、顺丰联合快递“两通一达”和普洛斯宣布成立丰巢公司,高调宣布丰巢的智能快件箱进入市场。业内预测,快件箱完全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入口,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将来,快件箱还可以实现寄件服务;可以用大屏幕提供电子货架,用户扫码就可以下单支付,下班后取货即可;还可能装载冰箱,需要冷冻保鲜的商品实现完美配送。这样一来,快件箱就是无人值守的快递网点,再叠加上其他功能,是很丰富的一个互联网终端。
(节选自《新华网》)
1.下列关于“智能快件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能快件箱是指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的、可以暂时存放快递包裹的密码柜。 |
B.智能快件箱一般会安装在学校、住宅等人群密集场所,可以满足特定区域和人群的收件需求。 |
C.智能快件箱在收到快递员投放的包裹的同时,会让收件者收到快递员发出的取件随机密码。 |
D.智能快件箱为公众提供了24小时服务,可以保证收件用户选择任意的时间前来提取包裹。 |
A.智能快件箱出现之前,大量的快件总是在地上无序堆放,给城市的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 |
B.智能快件箱对原有的快件投递经常面临的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痛点起到了改善作用,并且能够提升投递效率,符合国家在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想法。 |
C.我国已经开始在全国50个大城市安装了三万多智能快件箱,为用户提供了一百一十多万个储存包裹的格口,投递了一亿多件包裹。 |
D.智能快件箱已经逐步成为城市末端投递的一个重要补充方式,智能快件箱和菜鸟驿站等末端网点也的确缓解了收件用户在单位接收包裹下班带回的辛苦。 |
A.原有的投递方式致使快递员经常等待收件用户,如果开通智能快件箱,那么一个快递员和一台智能快件箱的工作效率要高于原有模式下九个快递员的投递效率。 |
B.现实中,要想实现智能快件箱的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就一定要协调好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和第三方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的信息对接,这样收件人也能得到便利。 |
C.由快递公司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共同创建的丰巢智能快件箱近日已经高调进入市场,独树一帜地开创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智能商业模式。 |
D.物流业触网后出现的智能快件箱还将可以形成一个丰富的互联网终端,既能完成包裹投递,又能实现电子货架扫码购物下班取货,还能实现冷冻保鲜商品的配送。 |
材料一
今年6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247所高校的713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1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毕业典礼不可缺少。这份调查中,79.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毕业典礼是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是告别大学、步入社会的象征”,62.21%的受访者认为“毕业典礼能给人心理暗示和鼓励,赋予毕业生一种力量”,56.3%的受访者认为“能从毕业典礼中收获自豪感和荣誉感”。
“毕业典礼不是可有可无的简单仪式,它更深层的作用体现在大学精神和价值观的传递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表示,毕业典礼集中展示了一所学校的风格和情怀,看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程度,看得清学校所倡导的成长成才导向。他建议,毕业典礼仪式既要体现国际经验,也要有中国特色,以增强庄重感和严肃性。
(摘编自陈鹏《在追忆中告别过去 在憧憬中拥抱未来——2017届大学毕业典礼透视》)
材料二
起源于西方中世纪大学的毕业礼,绝不仅仅是圈外人看来的一场“热闹”,而是其经久以来附着的那种厚重的、隐含着丰富价值取向的仪式感,使身处这一温馨感人场景中的学子们,有泪水也有欢笑,有离弃也有不舍,有悔恨也有感恩,有释怀也有震撼,有回忆也有憧憬。对学校来讲,它是送给学子们的“最后一课”,是重温校园生活、感悟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最集中的一堂课;对广大学子来讲,它是以他们为主角的并与老师、同学和母校彼此建立心灵链接的一个重要契机。而对其中任何一名学生来说,毕业礼都是他们人生的一次不同凡响的节点,不仅是对一个阶段学业成就的公开肯定和确认,也是对其几年来累积的酸甜苦辣情绪的释放和了结。与此同时,毕业礼也是他们进一步成长的加油站,更是他们接受思想洗礼、打点行装、走向下一人生阶梯的驿站。
几年的校园生活,不能只像一辆急匆匆穿过一片美丽景区的观光巴士,而是奔着收获而来,带着收获而去。几年来,我们收获了知识、涵养和能力,收获了恩情、友情和爱情,但最重要的收获,应该是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奉献。因为,毕业礼不只是对一段岁月的告别,也应是学业完成后承担责任的开始。自大学在中国诞生以来,毕业礼的主题也自然离不开责任与奉献,许许多多毕业生都认为自己应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担当。新中国成立以后,毕业生更有一种做大事的“舍我其谁”的气度与抱负。作为生活在这个伟大新时代的莘莘学子,作为祖国事业发展的未来中坚,我们肩负着更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摘编自罗志敏《毕业季,承担责任的开始》)
材料三
“一次毕业,也可以理解为一次振翅膀。”清华附小高段段长薛晨说。6月初,她和全年级的学生一起到江西进行这次研学活动。这只是清华附小2017届毕业修远课程中的一项内容。
在清华附小,高年级学习生活的教学楼叫修远楼,取自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寓意六年级的毕业不是终点,而是走向更高、更远的学习目标。因此,他们把毕业课程定名为“成志毕业修远课程”。
“毕业,也是一个不断升温的过程,学校的人、事成为不断加深的印象,学生成为不断成长和感恩的个体,那些温暖的画面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记忆。”清华附小学生张剑韬的妈妈说。
(摘编自靳晓燕《毕业,不单是一场典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大学毕业,还是小学毕业,在学校学习期间的那些温暖的画面都将成为学子们一生的美好记忆。 |
B.毕业典礼是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是告别大学、步入社会的象征,这一观点得到了近80%的受访大学生的认可。 |
C.一所学校的风格和情怀,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学校所倡导的成长成才导向,都可通过毕业典礼这面镜子看到。 |
D.毕业典礼是学子们在学校所上的“最后一课”,这一课让学子们重温校园生活、感悟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
A.毕业典礼能给毕业生心理暗示和鼓励,赋予毕业生一种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毕业典礼不是可有可无的简单仪式。 |
B.大学学习期间,每个同学都收获了知识、涵养和能力,收获了恩情、友情和爱情,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奉献。 |
C.既能体现国际经验,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庄重、严肃,这样的大学毕业典礼在当今的中国还很难找到。 |
D.毕业典礼是对一个阶段学业成就的公开肯定和确认,也是对其几年来累积的酸甜苦辣情绪的释放和了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