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长卿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7 题号:1882723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赠二小男

[唐]刘长卿

异乡流落频生子,几许悲欢并在身。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未知门户谁堪主,且免琴书别与人。

何幸暮年方有后,举家相对却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戏题”二字,表明此诗是诗人与儿子调侃之作,饱含父子情。
B.第四句中的“青春”,与“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之意相同。
C.看着嬉戏中的儿子,诗人似乎看到未来,就决定不再把琴书送给他人。
D.晚年得子,的确是人生之大幸,诗人全家喜极而泣也就合情合理了。
2.有人说“悲欢”是此诗的“诗眼”,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知识点】 刘长卿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②,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③,从今又几年?


【注】①至德三年(758)春,刘长卿因事被贬为南巴尉,身处异乡适逢第二年新年,有感而发作下此诗。②居人下:指遭贬。③长沙傅:指西汉贾谊曾为大臣嫉妒,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是作者借以自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新岁”照应标题中“新年”,“切”“独”二字奠定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诗人将自己与春作对比,春天已经先归来了而自己还未还乡,感叹春归人前。
C.颈联描绘了天畔荒山水乡的风光,“同”“共”二字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凄苦情状。
D.整首诗写景多于抒情,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情感哀切深至,感人至深。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2-06更新 | 24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贬南巴尉村。②长沙傅:贾谊,曾因谗被贬为长沙王大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年已至,诗人身在异乡,思乡之情、孤独之感更为强烈,不禁潸然泪下。
B.第三句写诗人因年老而遭贬,位居人下,饱含年华逝去和仕途失意的悲愤。
C.第四句中“先”字,既有对春天已经归来的羡慕,还有春归我未归的无奈。
D.尾联诗人以贾谊自比,表明自己与贾谊遭遇相似,寄托着深沉的迁谪之意。
2.《唐律消夏录》评价此诗说:“五、六两句以‘同’‘共’二字形容出‘独’字来,甚妙。”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3-09-02更新 | 8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李光宰〔注〕

刘长卿

生涯心事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

近北始知黄叶落,向南空见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


[注]①本诗写于肃宗上元二年(761)作者从贬地南巴(今广东电白)北归时。至德,唐县名,故址在今安徽池州东至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题目中的“北归”,交代了归途所走的路线,并点明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B.颔联“始知”与“空见”相对,“空”指天空,引发作者对南巴生活的回忆。
C.由南到北,景象在变,气候特点在变,诗人内心的感触也在发生着变化。
D.全诗即事感慨,因景抒情,语言直白浅近,意味深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风。
2.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020-11-11更新 | 3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