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886791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注】①徽宗时期奸臣当道,汪藻为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谪,官场失意。②闲却:空闲。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会饮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中“搔首”二字与“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表达的情感及引发的原因皆相同。
B.“梅影横窗瘦”句以梅花点明时节,以“梅瘦”表现词人愁情满怀、品格高洁,为抒发归隐之志铺垫。
C.“霜天”正是推杯换盏的时候,下阕以“好个霜天”作为上阕写景的收束,又引出下文的抒情。
D.下阕“闲却传杯手”句说酒兴阑珊,“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句则告知读者酒兴阑珊的原因。
2.南宋吴曾将“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句改为“晓鸦啼后,归梦浓于酒”。前人评曰:“凭虚撰一事实,殊乖本义。”请结合词作内容说明改诗为什么“殊乖本义”。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的即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自己高洁忠贞的情怀,又隐隐透露出被贬谪的悲凉。
B.“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两句中以玉比喻月光皎洁明亮,也点明过洞庭的方式,紧扣题目。
C.“肝肺皆冰雪”,比喻心地像冰雪般纯洁,与上片“表里俱澄澈”虚实相映,人景内外一片澄明。
D.结尾两句化用苏轼的诗文,将词人的意兴抒发到极致,表达了作者心旷神怡、物我两忘的情感。
2.有人评价张孝祥的词“豪迈不输苏轼”,试分析在本词中,其豪迈词风是如何体现的。
2023-07-07更新 | 14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陆游

南郑归来二十霜,背人岁月去堂堂。

破裘不补知寒早,倦枕无憀厌夜长。

年少若为评宿士?狂生曾是说高皇。

慨然此夕江湖梦,犹绕天山古战场。


[注]①南郑归来:这里指从战场上回来。②无憀:无所依赖,空闲而烦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将叙述与议论、抒情相融,能够做到情由事出,情至论随,流畅自然。
B.“二十霜”指时间二十年,“背人岁月”写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C.“破裘不补”“厌夜长”体现了诗人十分“无憀”的心绪,真切动人。
D.颈联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从而写出了诗人对少不更事、狂妄无知的后悔。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1-26更新 | 12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

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②,

纷纷射杀五单于③。


[注]①擘(bò):分开。②白羽:箭。③五单于:原指西汉后期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这里比喻骚扰唐朝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行》(其一)第三句中的“意气”内涵丰富,包括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
B.《少年行》(其一)第四句“系马高楼垂柳边”,通过马、高楼、垂柳等意象,从正面直接表现了少年游侠的豪纵气派和意气风发。
C.《少年行》(其三)借助四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从“技”“胆”“姿”“绩”等方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风凛凛、驰骋沙场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D.《少年行》(其三)中,一个“偏”字,神气活现地写出了少年因武艺高强而视战斗如游戏,虽临大敌,但毫不畏惧,潇洒自如,耀武扬威。
2.同样为少年形象,王维《少年行》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1-03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