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2 题号:1898216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千里迢迢,远涉重洋来到这北美胜地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给我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我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欣慰和感激。

我师事马林诺斯基教授为时不久,只有两年。我就教于他的门下实有内在的原因,首先是我学习社会人类学的动机。我在《乡土中国》导言中有过一段自白。当时作为一个30年代的中国青年,处于民族和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很容易意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密切关系,而觉悟到不解决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就谈不到个人的出路,当时像我一样的青年人,开始认识到必须对中国社会有清楚的理解,因而要求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我早年所追求的就是用社会科学知识来改造人类社会,就是跑出书斋,甚至抛开书本,走入农村、城镇等社区,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来了解中国社会。但是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得到的许多资料怎样去整理、分析、解释以达到认识中国社会的目的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找到了马林诺斯基救授的门上。在他的指导下,我把去英国前在家多一个农村里所记下的调查资料,整理和编写成《中国农民生活》这本书。

人民中国建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怎样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我于是投身到民族的研究工作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放后,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民族平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要有各民族的代表,民族聚居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可以使用各自的语言文字,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也受到合理的尊重……要落实这些措施,许多具体的情况必须要搞清楚。比如,中国究竟有哪些民族?各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地方?另外,我所参与的研究工作是跟人民的要求和政府工作的开展相适应的。各民族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和文化,要求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而这些改革必须从他们当时的发展阶段出发,由他们本民族人民自愿进行。这里就需要这一种科学研究——如实地分析各民族的社会当时已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我们研究各民族的社会历史,目的是帮助各民族发展起来,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比较社会学的知识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作为我们分析具体社会的工具。我们是为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提供科学的事实根据和符合当地人民利益的意见。这可以说是一种应用的人类学。

我常常想到解放前在农村里调查时遇到的苦恼,那就是被调查者不理解我为什么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解放后,我做调查工作时就感觉到温暖和亲切。这其实没什么窍门,只不过是因为被调查者是明白并相信调查者是为他们服务的,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实现他们的愿望。从这种切身体会中,我似乎见到了社会科学的新境界,就是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完全可以帮助人类摆脱改造社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进入科学性和主动性。

这段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科学的对人民有用的社会调查研究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说真正的应用人类学必须是为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人类学。这就是我在题目中所说的“人民的人类学”的涵义。

(摘编自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

文本二:

围绕着社会学源流的“本土化”之争,深层次上是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属性的冲突:社会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理论应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具有科学性的知识,而不能是只适用于特定地域的、本土的、带有人文性的知识。科学性讲究调查实证、定量,强调方法。因此我国不少社会学人实际上把诞生于西方的社会学当作了社会学的全部,潜意识中将“科学”与“人文”相对立。

费孝通先生晚年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学应当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命题,大声疾呼“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他特别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格物致知”就是一种直觉认知方式,“含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特殊的方法论的意义,它是通过人的深层心灵的感知和觉悟,直接获得某些认识,这种认知方式,我们的祖先实践了几千年”。费先生“双重性格论”为奠定社会学的中国特色指出了方向,他强调“将心比心”的田野调查,注重“解剖麻雀”式典型个案研究,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有机融合,实现“双重性格”的优势互补。这里有严谨严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石英《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编者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早期开展学术研究时遇到的困难,一是如何从掌握的资料中认识中国社会,二是在调查时常常遭受到被调查者的冷遇。
B.社会学源流的“本土化”之争,主要表现为科学性知识和人文性知识的争论,是深层次上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对立。
C.认识到个人出路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联,进而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是费孝通投身马林诺斯基门下的主要原因。
D.费孝通认为,社会学既要保持传统上强调的科学属性,又要与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相一致,提出了新的社会学方法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学科学性和主动性的新境界,摆脱了,盲目被动局面,更符合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B.相较于在书斋里拿着书本思考,理解社会状况更好的方式,是实地观察和体验生活。
C.费孝通的社会学研究关注直觉认知方式,他在《乡土中国》中常用这一方法理解问题。
D.“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格物致知” 重视心灵的感知与觉悟,也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符合“人民的人类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为完善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而开展的研究
B.为提升全民普法教育的现状而开展的研究
C.为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而开展的研究
D.为提升藏羚羊的生存远景而开展的研究
4.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身上有哪两种特质?
5.文本二阐述了费孝通关于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下面是从《乡土中国》中选取的两则材料,请结合观点对下列材料进行简析:

材料一: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

材料二: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我调查得知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摘编 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则)

材料二:

对于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叶嘉莹先生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称:“‘有我之境’指的是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时之境界。”所谓对立之利害关系,即充分肯定我的存在,以我为主体,天地万物是对立的客体,因为天地万物是自然存在的,但不同的人观看就能够看出不同的精彩,如同一棵树,有的人观看重点在树干,而有的人观看重点在树叶,即便同观树叶,其所思所感亦不同,故而观世间万物,皆著我之色彩。是以在文学作品中,带入了作者的感情,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作者情感鲜明,喜怒哀乐读之即感,即是有我之境。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在描写景物或者事情的时候,人心随景物变化而变化,从而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诗文中,并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就是“有我”。

王国维先生称:“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对此叶嘉莹先生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中称:“而‘无我之境’则是指当吾人已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利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泯灭了自我的意志,也就是说作者在诗文中已经把自我拿掉,将作者的心境完全融入到淡远静穆的客观景物之中,从而不存在自我的意志,只留下纯然的事物,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就是在无利害关系相对立时,对外物静观从而产生“物”与“我”浑然一体之境,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完全融入到所观照的外在世界中,自我的精神意识与外界的事物,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相处状态,此时的我与物都已经淡到不可分清的浑化程度。这要求作者的内心精神意志与外界事物的接触中,必须要把个人的自我去掉,才能够达到与外在事物空前的吻合,使外界的一切物象与作者的精神意志没有任何的冲突。“无我”在道家的哲学当中,是一种超越社会现实,超越“自我”“小我”至“大我”“超我”的精神境界,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够达到将心灵与天地自然交游,而不被现世的一切所束缚,从而达到与天地的齐我为一,是以“无我之境”所追求的境界其实就是“万物与我齐一”的超越境界。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者之间虽境界有大小之别,但于诗文之中却并无高下之分,更无优劣之论。在好的诗文当中不管是“泪眼问花”的小我,还是“与物同体”的大我,或者是“以物观物”的无我,皆是王先生所言之境界,是对审美不同方向的追求,不能强求“无我之境”而轻视“有我之境”。亦如叶嘉莹先生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言:“静安先生对于‘有我’‘无我’二种境界并没有什么轩轾之意,这我们只要看一看他对那些属于‘有我’一类的作品及作者,如小说中之《红楼梦》,词人中之李后主的倾倒喜爱,便可证明他决不是一个偏重‘无我’之境而轻视‘有我’之境的人。”

(摘编自《张浩然“有无之境”浅谈》)

材料三:

王国维先生又于第四则中补充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王国维指出 “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物”“我”都带有“我”的主观色彩。西方“移情说”理论把“我”的情感移植于天地外物,使天地外物也获得像人一样的生命与情感。“无我之境”忘记了自我,用物去看待物,所以不知道自身是什么,也不知道外物是什么。“无我之境”的创作特点是主体“隐”在客体中,“客观”描写,从作品外表看不出主体的身影,但却达到了高度的“物我同一”。

王国维在《叔本华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中谈道:“今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而不厌者,谓之曰优美之感情。若其物直接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唯由知识冥想其理念者,谓之曰壮美之感情。”而这里关于“优美”“壮美”的论述则与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优美”与“崇高”概念相对应。“有我之境”创造于作者由心潮澎湃转为平静之后,诞生于“欲望的压迫”与“和平的静观”两者的“相互交替”与“对立”之中,故曰宏壮。古人所创作品大多是作者在此情形下创作而出。“无我之境”于作者心思宁静时所得,“物”与“我”之间无利害对立之关系,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优美。“有我之境”易得,但“无我之境”得之者稀,诗人对宇宙人生,既要能入乎其内,还须做到出乎其外,才能向更高的境界靠拢。

(摘编自焦韵晗《论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理解,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是一致的。
B.叶嘉莹认为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依据是看“我”与“外物”是否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
C.西方“移情说”理论与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要追求“物我同一”的高度。
D.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分别对应作者创作时的“壮美”和“优美”之情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嘉莹所说“我”与外物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是指“我”为主体,外物是对立的客体,而非“我”与“外物”有功利意义上的对立、利害冲突。
B.“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于诗文之中无高下之分,更无优劣之论,只是二者境界有大小之别。
C.创造于“欲望的压迫”与“和平的静观”两者的“相互交替”与“对立”之中的“有我之境”,不等同于诗词中的壮美之景物。
D.“无我之境”即完全没有“我”的境界,景就是客观的景,不掺杂“我”的情感和思维,从作品外表看不出主体的身影。
3.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我之境”的一项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B.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C.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有人认为“无我之境”优于“有我之境”,请结合材料加以反驳。
5.在品鉴诗词时,怎样辨析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6-04更新 | 1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档案资源既以物质形态存在,也以精神文化形式体现,是国家记忆和集体记忆。档案管理部门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

数字人文背景下,在红色资源的深度开发过程中可以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实现红色档案数字转化,更好地为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提供载体和条件。档案管理部门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深刻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通过数字转化,以更贴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红色文化。通过满足社会公众的怀旧心理,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红色经典故事,也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公众对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的理解。数字人文视域下,在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化加工过程中要满足社会公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需求,找到与社会公众的契合点,这样才能够盘活档案管理部门的红色档案资源,才能够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教育意义,才能够实现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要充分利用数字人文技术的优势,打破红色文化的时空传播界限,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

档案管理部门本身就承担着宣传爱国主义和教育青少年的重任。档案馆在红色档案资源挖掘过程中应从档案馆本身的职能定位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的育人价值。数字人文非常注重人文服务和人文精神传播。数字人文与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能够为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流价值宣传提供丰富的红色档案素材。数字人文多元开放特征使其成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部分档案馆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就是红色档案资源与数字人文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数字人文视域下,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智能工具,使社会公众在网络空间就可以接受红色教育,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激发社会公众的红色血脉,进而提升红色教育效果。

(摘编自李仁海《数字人文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深度融合》)

材料二:

红色文献知识库架构图

(摘编自陈海玉《红色基因传承下馆藏红色文献知识库构建探究》)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礼记·礼运》就提出了大同理想。接着孔子以此为依据,提出大同社会是三代圣王政治的境界,或者说是那时社会政治景象的再现,并非虚幻的空想,可以通过推行德政”“礼制来实现的观点。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影响后世极大,也是历代中国人的政治追求。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红线:每一个王朝末期的农民起义所使用的口号,都把天下大同当作唤起民众、凝聚人心的口号,不管是东汉的黄巾起义、宋朝的王李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还是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皆是如此。这个美好的期待虽未成功,但周而复始地出现、往复不息地循环,逐渐沉淀成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广泛的社会心理。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红色基因之所以在很短的时期为中国人所接受,正是因为它的社会进化目标亦为大同,这就给全体中国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值得提醒的是,红色基因所展示出来的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并非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简单重复,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上的、对人类历史规律的科学总结,有着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的内在逻辑。这样的价值观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鲜明特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经世致用的基本特征,擅长立足实践辩证地思考问题,在通古今之变中寻求解决矛盾之道。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易经》《洪范》开始就充满了辩证法的意蕴,《道德经》《孙子兵法》更是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芒。一些辩证法成语妇孺皆知,如阴阳互补、分久必合、福祸相依等,这为中国人接受唯物辩证法奠定了哲学基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只是朴素唯物主义。红色基因中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它科学地指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深化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候,更多的是以中国传统话语表达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

红色基因的首要特征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红色基因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除了拥有信仰力量之外,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风骨。这种风骨使他们在困境中乐观,在逆境中坚韧,甚至面对死亡时也英勇就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烈士写下的战斗口号。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不就是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精神吗?

(摘编自袁娇娇《浅析红色基因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档案资源是国家记忆和集体记忆,具有文化价值。
B.数字人文具有多元开放及人文服务和人文精神传播的特征。
C.红色基因为国人所接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天下大同。
D.找到与社会公众的契合点就能实现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点论证了档案馆开发红色资源的方式、方法及产生的效果。
B.材料二中的数据存储层承担着红色文献数据整合、保存和管理的任务。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红色资源的整合及利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D.材料三重点论证的是红色基因的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
3.下列选项是某档案馆推出的各种活动,不能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A.通过微视频形式讲述历代仁人志士的红色经典故事,再现革命时代的峥嵘岁月。
B.建立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定期推出馆藏的红色资源。
C.邀请本地老英雄到馆内为青年学生讲述革命事迹,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D.选取“学习强国”App中的优秀资源,通过“云端课堂”组织党、团员定期学习。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材料三分析黄文秀事迹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
生命虽短暂,光华却璀璨。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5.结合材料二,分析数据存储层、知识组织层和知识服务层各自在“红色文献知识库”中的作用。
2023-02-18更新 | 1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石涛一段画跋中的话,日后却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奉为圭臬的一种艺术观,以及倡导艺术创新的至理名言。然而,笔墨如何随时代?随什么样的时代?这“笔墨”是指狭义的中国画技法与形式,还是泛指中国画的精神与内涵?不同的解读使得中国画的面貌与走向居然大相径庭。我这里当然不是要谈中国画,而是想把石涛的绘画观念移植到当下的文学批评中来。

文学与时代是极其复杂的存在,但文学与时代在思想与精神上并不是一种同构与同质的关系。文学既有可能与时代同步,也可能走在时代的前面,还有可能是落后甚至悖谬于时代。文学有先进与堕落之分,时代亦有光明与黑暗之别。在这种意义上,我觉得不能把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简单地理解为“跟随”时代,介入时代、表现时代以至于引领时代或许更接近石涛之本义。因此,文学批评在面对文学与时代的时候,既不能脱离文学而在时代精神上凌空蹈虚,亦不能够囿于文学而置时代精神于不顾,文学批评的艰难与复杂状态由此而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我不敢妄下断言,但我感觉很多批评家是食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而不化,导致与文学创作不同程度的错位。换言之,很多批评没有真正有效地参与到中国文学创作的进程中来。我理解的文学批评是独立于文学理论与文学史的一种更富于文学本体意味的文体,它的位置是在文学创作的最前沿,它的价值在于直接参与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潮的进程,当然,它会给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提供最具现实意义的依据与互动的动力。20世纪西方文论与批评方法所达到的高度是应当承认的,但一些批评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的生搬硬套,一定程度上让近20余年的许多中国文学创作没能真正吸收它的非凡成果。这样讲并不是排斥对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研究与借鉴,而是说,生搬硬套的结果只能使一些当代文学批评者在缺乏作家关注、没有读者参与的情况下自我狂欢或自娱自乐。亦可谓,批评未随时代。

石涛的另一句话是“夫画者,从于心者也”。进一步延伸说,思想、精神和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文学批评置作家鲜活的创作与时代的发展于不顾,而是囿于学术体制与学术规范,或沉浸在某一套理论批评体系与话语中不能自拔,这样的批评如何称得上“随时代”?

哈罗德·布鲁姆说,“想象性的文学处于真理和意义之间”,这就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所谓“文学批评当随时代”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引领作家与文学,积极参与文华创作与时代精神的建构,在与创作的互动中建构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的理想与精神。文学批评如果不能够与所处的时代相融合,不能够用自己的思想与精神参与时代精神与理想的建构,这样的文学批评肯定不是好的文学批评,更遑论伟大的文学批评。

(摘编自傅逸尘《“新笔记体批评”:“中式评论”的想象与建构》)

材料二:

文学批评必须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状况发言,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文学批评区别于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之所在。这一功能在文学批评的诸多维度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将它称为文学批评的“核心”或“基石”也不为过。

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几乎可以作为时代的文化、文学、思想、心理、社会发展风向标,有时甚至担当着塑造时代思潮范式和精神模型的功能,引领着时代美学的发展。对20世纪80年代批评家来说,“现实/时代的‘吸引’”是他们学术研究的直接动因,“而他们的研究,也成为对现实/时代的话语介入”。朦胧诗的批评实践在这一诗歌潮流的成型中起着重要作用,谢冕、孙绍振、徐敬亚不仅对诗歌美学逐层阐解,也敏锐地把握住了诗歌文本中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的变化;现代派文学的美学观是在批评探讨中逐渐成熟的,在黄子平、许子东、李劼、李洁非的批评文本中,现代主义、现代意识、当代城市青年的精神轨迹被一一勾勒出来;先锋文学则在文学批评中棋逢对手,获得了比文本表层更为丰富和有深度的阐解,作家与批评家共同以智性和才华创造了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也铭刻下了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时代特征。这些批评实践在不同的精神维度和升降处进行了标本式的勘察与处理,为我们提供了那个时代的面相。

但是,在当下,我们却离文学批评的这一重要功能越来越远。我们今天面临的精神状况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当今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经济、文化、体制等方面急剧转型的“大时代”。这个时代的触角全面地影响了社会和文化生产机制,文学批评却反向地呈现出了失语的状态,或者至少没有达到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有效性和深入性。这个“失语”不是不发声--当下的批评生态可以说是多元的、活跃的、热闹的,而是指现在的批评实践无法为我们提供了解时代精神状况的经验性和复杂性的途径。那么,文学批评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回应这个丰盛的“大时代”,折射和提取出时代的精神肖像呢?

(摘编自曹霞《文学批评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复杂的,文学批评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文学批评既要立足于作家、作品本身,也要彰显出时代精神。
B.文学批评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既可以引领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也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C.成功的文学批评,往往融入了作者对于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能够引领文学思潮,促进文学发展,丰富文学的美学内涵。
D.文学批评处在文学创作最前沿,并直接参与文学创作进程,因而就传达时代精神而言,文学批评比文学创作更容易被人接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作用,但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文学批评的现实问题不尽相同。
B.文学批评既能影响作家对文学的理解以及个人文学作品的创作,又能影响到文学社会功能的发挥以及读者对文学的鉴赏。
C.时代精神的日趋复杂化,以及不断显现的文学批评生态的多元化、活跃性等,导致文学批评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
D.文学批评者传递、弘扬时代精神,一方面要关注现实,把握时代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融入作品,挖掘其先进精神因子。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高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大旗,倡导“新乐府运动”,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引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
B.胡适曾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比如先秦时期的代表是诸子散文,唐宋时期代表则是唐诗宋词,明清时期却是小说戏曲。
C.鲁迅先生主张的“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的思想,成为当时进步文艺青年的座右铭,其作品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启蒙。
D.别林斯基在《致果戈理的信》中,批评果戈理的错误立场,抨击沙俄时代的黑暗现实,致使果戈理将其《死魂灵》第二部付之一炬。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如何让文学批评彰显或引领时代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1-24更新 | 5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