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900772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分析其环境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而显示智能行为的系统。近来研究更趋向于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建立在现代算法基础上,以历史数据为支撑而形成的具有感知、推理、学习、决策等思维活动并能够按照一定目标完成相应行为的计算系统。目前众多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已广泛应用,如搜索引擎通过处理海量数据,将原本混乱的互联网以人类可理解的、可感知的形式呈现出来;无人驾驶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而实现转向、加速和制动。这些为增强与替代人类的活动和任务提供了变革潜力,逐渐提升了人类的感知、思考和对世界采取行动的能力。

人工智能具有以往技术无法企及的增强人类活动的特点,且在某种程度上以独立的、不可预测的方式通过采取精准行动而做出决策。一些学者认为,以大数据和算法匹配的人工智能正在不可逆转地重塑人类生活、工作和交往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公共安全风险、算法偏见问题、责任伦理问题等一系列的挑战。回溯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不管是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还是行为主义,其发展的核心是由数据驱动算法的不断升级和优化。数据是基本驱动力,而算法是一种有限、确定、有效并适合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技术底层逻辑来看,人工智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主要来源于数据与算法:其一是数据的不当收集和处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海量信息作支撑,各类数据信息采集覆盖于数字化空间中,如个人身份、网络行为等。如不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人类将面临隐私裸奔的尴尬局面,进而触发极大的伦理风险。其二是算法内在缺陷及其不当使用。在技术层面,算法就是一些复杂的电脑代码程式,并不具有情感或价值偏见,但是由于在编码、运用过程中离不开设计者和开发者的主观意志,有可能将个人情感、社会观、价值观嵌入技术中,造成如算法失算、算法歧视、算法黑箱、审查难等问题,从而导致人工智能的脱靶现象,即背离既定的正面目标而产生相反的破坏活动。像ChatGPT,其强大的信息检索和数据存储功能确实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了福祉,但如不对输出加以控制,可能生成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之类有偏见的内容或有害指令信息,扰乱社会公平和正义。

(摘编自刘丹鹤孙嘉悦《人工智能规制政策制定的风险与治理》)

材料二:

在人机互动中,人具有思想和情感,ChatGPT在涉及人类情感的细微之处或措辞的把握上并不准确,例如,男女之间的语言通常带有性别化表述特征,ChatGPT在互动问答中将形成普遍性的或非人非机双向训练的中性化融合式表述方式,主体的个性化语言特质在ChatGPT互动中试图链接理解它的普遍化特征,在语言主体间性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混合物将对其话语风格和语言伦理产生影响,这是从生活方式到表达方式的改变,语言的趋同化或同质化将被规训并固定。这一改变是语言伦理领域的改变,表达方式的改变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话语革命,但其不是语言伦理关于语言使用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性话语价值的体现。赵汀阳认为,不能过于注重人工智能的拟人化,拟人化并不意味着否定有用性,而是人工智能试图拥有人的情感、价值观。人并不完美,将人工智能拟人化是非常可怕且消极的事情。真正的主体性在无限的驯化中成为智能机器人的训练客体,这是主体客体化的一种变现。ChatGPT将人的主体性话语转化为客体的结果,即人的语言物化症候。

ChatGPT的训练和被训练会规制与被规训,更加实在地呈现效果,如同ChatGPT掌控受众想象力的空间或方式,成为技术异化后统治人类的一门艺术。法国学者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影响民众想像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如果让我表明看法的话,我会说,必须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它们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形象。掌握了影响群众想像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人的从众心理将转变为从智能机器人心理,在广泛的社会语境中被认为是个性化的叙事方式被人工智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语言的长期改变会渗透其情感认知、伦理行为和整体行为的走向,对人的价值信仰、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这既是值得关注的科技哲学问题,又是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正在接管学术界甚至世界,即使这一担忧不是主要的,却将长期存在。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快速复制已有学术文献,虽然其复制的文献没有出处,没有正确性的考证来源,但ChatGPT会不断产生其认为的客观答案,生成虚假的学术文本,其对学术道德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时仍需谨慎,ChatGPT被视为嘴替文替,数据的滥用或对知识的不完整性采用,将为错误信息的传播埋下风险和隐患。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中要遵循学术伦理,以确保学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人工智能被界定为在某一情境中采取最好可能行动的理性行动者,而不能在实践中走向道德理性的反面。在伦理规则方面,2021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出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吴沈括认为,在人工智能治理过程中,伦理和法律应在不同层次相互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处置过程中形成有效且广泛的保护网络。对于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中高风险,需要用法律划定行为红线,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程度。

(摘编自令小雄王鼎民袁健《ChatGPT爆火后关于科技伦理及学术伦理的冷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一种计算系统,它以现代算法为基础,以历史数据为支撑,具有人的某些思维活动。
B.人工智能在增强人类活动方面具有以往技术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采取精准行动做出决策。
C.人工智能是复杂的电脑代码程式,并不具有情感或价值偏见,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嵌入人的主观意志。
D.人工智能改变了个性化的叙事方式,这一改变会对人的价值信仰、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为增强与替代人类的活动和任务提供了变革潜力,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人类的活动将会被替代。
B.人工智能能够重塑人类生活、工作和交往的方式,它给人类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C.人机对话中主体的个性化语言特质与普遍化特征相链接,人的主体性话语转化为客体的结果,主体性随之消失。
D.在人工智能治理过程中,只要伦理和法律在不同层次相互配合,就能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形成有效广泛的保护网络。
3.近日,有关专家呼吁暂停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进一步研发。请结合材料,试分析这一做法的原因。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据传起源于山西中部的一个县城(陷汾地区翼城县)。它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历法,是黄河农耕文明的反映,是中原农业文明的产物。我们的祖先知道气候在变,他们根据天象、物象等的变化,来判断这个节气是什么样子。按照传统历法,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二节气,每节气三候,每候五日,共计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候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现象,最早的完整记载见于《逸周书·时训解》。

我们的祖先如何观察气候变化对农业农耕的影响?第一个是天时,就是我们所谓的天文。第二个是物候。七十二候所反映的那些物象,叫作物候,就是开花、结果、树木发芽、河水结冰等大自然现象。第三个是农业和气候变化的配合。古人的耕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要看太阳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思维,一个大的科学,并且和农业密切相关,并不是一个一个简单现象的描述与记载。这个大科学是和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的综合的观测结果,也是长期历史总结的结果。

(摘编自《这是大科学!听丁一汇院士给你讲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

材料二:

节气与物候的诸多说法——惊蛰、谷雨、小满、寒露、鸿雁、寒蝉,都是诗语,都可以直接入诗,而所有的传统节日,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元旦,到上元、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都浸透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历法对于天地的深情与深思,浸透了汉字的诗意诗韵。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每个节令的农谚不胜枚举。在所有的农谚中,我以为这两句最有代表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皆当传承,皆应发扬。

(摘编自徐立京、徐冬冬《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材料三:

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敛震宫;蛰虫坯户先为御,水始涸兮势向东;

寒露人言晚节佳,鸿雁来宾时不差;雀入大水化为蛤,争看篱菊有黄花;

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兽班时意;草木皆黄落叶天,蛰虫咸俯迎寒气;

谁看书来立冬信,水始成冰寒日进;地始冻兮折裂开,雉入大水潜为蜃;

逡巡小雪年华暮,虹藏不见知何处;天升地降两不交,闭塞成冬如禁锢;

纷飞大雪转凄迷,鹞旦不鸣马肯啼;虎始交后风生壑,荔挺出时霜满溪。

短日渐长冬至矣,蚯蚓结泉更不起;渐渐林间麋角解,水泉摇动温井底。

(摘自明·龚廷贤《十二月七十二候歌》)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三相关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A.秋分时分,雷声渐稀,小虫封洞,水量逐渐下降。
B.寒露时节,鸿雁南飞,尝蟹赏菊,秋冷而成寒露。
C.立冬到来,水泽始冰,土壤变硬,天地之气闭塞。
D.冬至时分,昼短夜长,蚯蚓缩团,气候愈发寒冷。
2.下面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我国历史上的历法,这种说法起源于《逸周书·时训解》,代表着祖先的智慧。
B.我们的祖先根据天时、物候来观察气候对农业农耕的影响,从而找到农业和气候变化的最完美结合。
C.我国古代对节气与物候、传统节日的描绘,都充满了诗意诗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历法的韵味。
D.农谚里所具有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代仍具有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二、三展开联想,中华灿烂的诗词文化中有很多包含节气或物候的诗词或谚语,请你找到一句,并分析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
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让人想到阳历九月初的白露节气与大体在十月份的中秋节,诗人借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暗含重视故土之意。
2022-12-28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成己:成就自我

①自先秦开始儒家便逐渐形成了为己之学。孔子对为己与为人作了区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形态,“今”则代表了当时的现实。孔子所谓为己,即自我的完善或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以“为己”否定“为人”,意味着将注重之点指向成就自我。为己指向自我的充实与提高,为人则是将自我降为他人的附庸,我仅仅迎合与认同外在标准,而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为己的最终的目标则是成己。克已是对自我的抑制,是成己的手段,这意味着道德修养并不仅是对自我的否定,更是一个自我造就的过程。

②成己以立志为前提。“志”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意念,与价值目标相通;立志即意味着价值目标的自我确立。通过立志而确立价值目标,自我才能真正由□□□□,转向□□□□,而为己、克己、成己的过程亦可由此获得内在的依归。

③志当己的如上关系,决定了若无必为圣人之志向,则往往难以有为己的切实功夫。立志(价值自标的确立)既构成了为己功夫具体落实的基本保证,又为以自我认同(成己)提供了根据。自我在世,总是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共在,也往往易导致个体的消失,如果个体在与人共存中完全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与“己”相对的人,那么,他常常便会丧失内在的自我。与之相对,立志意味着唤醒自我,超越世俗。通过立志以超越世俗,体现了内在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的外在形式,即是所谓豪杰。豪杰的人格的独立性,使他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依然保持真诚的德性和内在的操守。

④卓然不变的豪杰之士往往带有某种狂者气象,故又称狂者。狂者以真为尚,自信本心。没有任何矫饰,亦不为外在的毁誉所左右,他不仅拒绝沉沦世俗,而且敢于向世俗挑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狂者《大丈夫》作为独立的人格形象,已具有顶天立地的气概。当然,狂者或豪杰并不是终极意义上的人格境界,志所指向的终极目标是圣而非狂。不过,狂者气象虽然非成己过程的终点,但却可以成为走向内圣之境的中介。自我面对世俗社会,狂者的特点在于身处此境,仍然以崇高的志向自洁其身,不为世俗所同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狂者不断地迈向了圣人之境,对狂者之境的如上提升,同时亦蕴含着对个体自主品格的注重:卓然自立构成了成圣的内在环节。

⑤超越世俗,自主自立的前提是确认自我,离开此自我,成已的过程必然是无根的。圣人的境界并不是出于外在强加,也非形成于忘己逐物的过程,它更多地与内在潜能的展开过程相联系。

⑥豪杰气概和狂者胸怀着重从个体存在与世俗世界的关系上诞立自我各人皆有成圣的根据,但其才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人要随才成就。”才质不同,成的方式、途径亦往往各异。

⑦与成己方式的多样性相一致的,是人格模式的多样性。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格模式很难整齐划一。走向共同的自圣之境与成就多样的个体人格,并不矛盾。

⑧自我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人格境界,它总是具体化于现实的生命存在。自我身处社会之中,总是面临各种道德责任和义务,但不能因此而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尽道德义务不应导向否定个体的生命存在。这种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巧妙地解决了理性本质与生命存在的紧张关系。

1.请将第二段方框处的文字补充完整。
自我才能真正由□□□□,转向□□□□,
2.根据文意,填入第④段的诗分别应是(       
A.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B.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C.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D.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3.与文中第五段画线句意思最不接近的一项是(       
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B.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庄子《养生主》
4.结合本文画浪线句的内容,阅读以下选自《孟子》的文字,具体分析孟子的狂者形象。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2022-11-13更新 | 1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作品,完成小题。

清凉世界出手中

郭艺


       中国素有“制扇王国”之称,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扇子。从古至今,扇子一直备受国人喜爱,除了作为扇风引凉的器具,更与其雅致精巧、具备抒情寓意的艺术风韵分不开——于扇面上题字作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喜欢“题扇”“画扇”以抒个人雅趣,互赠扇子并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更成为丈人间的一种雅事。扇子不仅成了中国书画创作的重要载体,更凝聚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复杂的制扇技艺,也让人们领略到精细玲珑的扇子背后,制扇匠人在巧料、巧工、巧饰、巧色等技艺中累积的智慧和创造的文明,使人们更深刻地体悟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趣。
       江南地区的扇文化历史悠久。明清以来,杭扇和苏扇因其种类多样、制作精良广受好评,杭州的黑纸扇与苏州的白纸扇更是被并誉为“杭黑苏白”,成为折扇中的名品。1937年,为迎合市场需要,杭扇中出现了具有城市时尚的檀香拉花绢面女式扇。扇面描绘花卉和风景,色彩以淡柔为主,并有着极其雅致的名号“西泠”“玉带”“双峰”,把西子的温婉带入了扇的品性。除此以外,杭扇中还出现了书画扇、曲艺扇和舞蹈扇等一批创新产品。
       扇骨和扇面是扇子的主体。扇骨制作关键是精工与细作,南方多采用竹为扇骨材质,要经过选、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通过抛光、打磨技艺,体现材质光色之关,再经雕刻、镶嵌来美饰扇骨。除了竹以外,扇骨也采用如乌木、紫檀、白檀、楠木、鸡翅、黄杨、桃丝木等上等木材以及兽骨、玳瑁、牛角甚至金属等其他材质。明清时期,扇面制作愈发讲究。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如“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均创作过大量的扇面书画精品。由于文人雅士参与,在扇骨上雕刻书法、篆刻、图案等,不仅促进扇骨制作技艺,也提升了扇子的艺术价值——雕工的精微与细致,体现了扇子的雅致与品位,与扇面艺术相得益彰,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的黑纸扇,曾常被作为杭州特产进贡朝廷,深为宫廷贵族及文人墨客所青睐,故黑纸扇又有“贡扇”之称。“王星记”生产的黑纸扇为扇中一绝。黑纸扇分为“全本”和“全棕”两种。“全本”扇骨取材浙江安吉、绍兴等地的毛竹(又称玉竹),以六年以上竹龄、入冬后截取的竹为原料;“全棕”扇骨则以云南、广西野生棕竹为材,其料色泽乌黑、纹路自然。黑纸扇经过制骨、湖面、摺面、上色、研磨、整形等86道独特的工序,可使其雨淋不透、曝晒不翘、纸不破、色不褪,故而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美誉。其扇面装饰也极为讲究,有泥金、泥银、剪贴、绘画、书法等形式。
       近年,新一代艺人大胆创新,运用现代理念挖掘传统扇工艺精华,使中国传统名扇越老越显生机。以“王星记”扇厂为例,其手工艺人为响应新中国成立后多出高品位名牌产品的号召,对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檀香扇做了进一步改良,使其有了较大发展。另外,其书画扇亦不断推陈出新,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沙孟海、吴弗之、黄胄、程十发诸先生,都曾在扇子上题字作画……从最初的一把黑纸扇,到现在拥有15大类4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花色的“扇子王国”,“王星记”凝聚了历代制扇艺人的精思佳构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代代相传的技艺与样式基础上,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的传统手工艺知名品牌。
       多少年过往,一代代手工艺人用匠心与信念制扇,他们从材质、工艺、艺术形态上追寻高雅,精益求精,用精湛的技艺化解“物”的冷漠,开启“物”的灵性,使扇子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有了情感。这种对工艺品质和品格至善至关的追求,必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促进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振兴。

       (《人民日报》2018年08月12日,有删改)

1.简要分析第①段的行文思路。
2.围绕制扇,文章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本和你对扇子的了解,谈一谈扇子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
2018-09-10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