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9 题号:190202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5年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斩获世界性科幻大奖——雨果奖。由这部小说拍摄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于2023年1月15日在央视热播。借助刘慈欣和《三体》的东风,中国科幻小说热潮扩散到了中国科幻圈外,吸引了相当多非科幻迷。书迷们津津乐道的更多是《三体》的具体故事情节和书中人物的魅力。

自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以来,关于人物形象的争论可谓是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扁平人物”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平衡故事主线和支线以及与“圆形人物”相互辉映衬托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其价值。虽然有人认为刘慈欣塑造的“人物形象单薄”,甚至因《三体》中不为多的三个女性角色都“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而被斥责为用他的男权思维给《三体》留下了疤痕。不过在刘慈欣看来,《三体》中构建的人物虽然没有严格依照这个准则,但是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比如,《三体》中称之为“博爱”的女性角色在原稿中本来是男性,但考虑小说后期发展之需,最终改为女性。作者坦言自己“只是考虑她作为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应该承担的功能”。可见,《三体》中人物的性别设定上是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的,因而在人物形象上实际上更多的是“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区分,而非男女之别。

事实上,《三体》三部曲当中,《三体Ⅰ:地球往事》和《三体Ⅱ:黑暗森林》中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共同撑起了全本的故事情节。具体表现为:通过一众扁平人物推动情节发展,酝酿情节发展的条件,一个“圆形人物”的主人公紧扣一个概念核心,这类似于多根伞骨和一根伞柄的结构。以第一部《地球往事》的人物塑造为例,主人公叶文洁前半生历经坎坷,在这苦难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才发生转变,认为“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能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可见在叶文洁的人物形象上,能够看到其性格上的发展,随后的转折点——叶文洁思想信念的改变成为了后续情节发展中叶文洁在关键时间节点上作出判断选择的依据。第二部《黑暗森林》的叶文洁有了性格乃至信念上的第一次转变,在期望破灭后,情节又推动着她再一次改变立场,并作为“叛离者”再度归队,这些行为的选择都是与她发展中的观念和性格有相当大联系的。这点,从“我们没办法轻易记住她,因为她不断盈缺,而且像个真人一样有不同的侧面”皆可以得知。有趣的是,《三体Ⅱ:死神永生》中的托马斯·维德则是一个典型的扁平人物。作为一个极端的目标至上主义者,维德为了推进“阶梯计划”不惜使下属患上癌症,为了当选执剑人不惜射杀程心(虽然未成功),为了加速对光速飞船的研究,他不惜在各大太空城安插自杀式袭击人员以威胁政府。虽然维德的形象高度二元,但是作为一个书中人物,他也因这种极端的性格吸引了大批读者的拥趸,因为他个性鲜明,又容易被读者牢记。

可以说,《三体》中“扁平人物”围绕核心的“圆形人物”展开的人物形象设定与科幻小说这一类型小说的特点是相当适应的。“扁平人物”不仅有其推动情节发展的功用,还具备文本篇幅限制下存在的必要性。边缘人物的“扁平化”能够为核心人物的复杂化“贡献”出足够的篇幅,确保小说不会结构失衡,因背景的科技设定弱化从本来的硬科幻沦为软科幻,抑或让介绍性文字挤垮故事框架,变成略带故事性的类科普文。

应该看到,《三体》事实上仍然是一篇关于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故事新编”,仍然如好莱坞科幻片一般,展示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技术细节,设置了较为有效的悬念,并给出了一个充满光明的结局。它在塑造形象、整体视野和故事表达方面仍然可圈可点。

(摘自何霭茜《科幻小说如何让“故事新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三体》获得了“雨果奖”,并且同名电视剧在央视热播,因此中国科幻小说热潮扩散到了中国科幻圈外,吸引了相当多的非科幻迷。
B.自“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出现以来,人们多数认为“扁平人物”在诸多方面展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C.《三体》三部曲中“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关系类似于伞骨和伞柄的关系。
D.《三体》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是“扁平人物”围绕“圆形人物”展开的人物形象设定,这一特点与科幻小说这一类型小说的特点非常适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地球往事》中叶文洁形象的塑造为例,论证了以下观点:“圆形人物”的主人公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类似于“伞柄”。
B.作者使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对叶文洁和托马斯·维德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何为“圆形人物”何为“扁平人物”。
C.文章对“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优点和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论述类文本的辩证态度。
D.全文围绕《三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地论证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相映生辉的特点,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给予肯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对小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圆形人物”复杂多变使小说更加真实,“扁平人物”往往个性鲜明使读者过目不忘。
B.《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典型的“扁平人物”,作者围绕一个思想和特质来塑造形象,突出表现她的精明强干和能言善辩。
C.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是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小说展现了他“忍”和“狠”的形象特征。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典型的“扁平人物”,作者将其塑造成“漫画式人物”,突出了他性格的某一方面,其他性格基本没有呈现。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语出汉代荀悦撰写的《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一》,原文为“是以圣王在上,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其字面意思是“所以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治理国家,整顿百姓,严明有关制度。后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引用了这句话,强调严明的制度在治理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可见,“有制”才能“有治”,“善制”方能“善治”,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根本。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

“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礼记·礼运篇》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大同社会理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心理指向,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就是其在近代的发展形态。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结出胜利果实,这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广大人民价值观念融会贯通的结果。基于此,我们党创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人就是要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使阶级、国家权力和政党很自然地归于消灭,使人类进到大同境域。

“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管子·霸言篇》中有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这是关于“以人为本”的最早描述。从先秦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秦汉的“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到唐朝的舟水之论、宋代的先天仁德,到明清的“民主君客”,再到近现代的“三民主义”,可谓民本思想一脉相传、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为中心等民本理念,密切联系群众,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修齐治平”的德治追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两千多年来,儒家道德规范体系长期居于社会主导地位。儒家主张以“道德原则”规划社会政治,约束政治行为,以自身修养为基点.,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忠于家国为核心,提出以仁、德为核心,“以德配天”“为政以德”等政治准则。强调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归本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进入新千年,我们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以德治国,全民素质大幅攀升,德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以德治国再出发的动员令。

古人说:“纵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要牢固树立制度意识,扎实推进“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安排”“制度完善”“制度保障”。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更加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王杰《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强调:“有制”才能“有治”,“善制”方能“善治”。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根本。
B.我国在历史演进中形成许多有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天下为公”。
C.我们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而推进以德治国的措施等延续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D.我们只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就能让中国将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更加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中心论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定国安邦之根本。
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历史的总结,也有对当下我国制度建设的分析。
C.文章引用古人和古代典籍中的经典语句,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D.文章论证民本思想时,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历史传承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充满自信,是因为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B.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广大人民价值观念融会贯通,为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于中国大地提供了沃土。
C.“我们要高度重视我们的制度建设,当前需要增强制度执行力这一环节”这与文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D.我国农村的精准扶贫政策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的内涵。
2021-03-12更新 | 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理想往往让人激动、憧憬和期待。文学具有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智的意义和作用。文学就应该表达和书写阳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从而让读者在这种文学的阅读中,获得精神动力。然而,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有些文学的表达逐渐变得模糊、含混,甚至颓废无力。基于这样的文学现实,文学应理性地表达和书写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人们实现“中国梦”的豪情和壮志,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表征。

理想是神圣的、美好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的精神品格。文学在表达理想时,往往会受到时代语境影响。因此,我们有责任对文学的理想表达问题进行自觉的批判性思考,这种哲学反思有利于“理想的追求”得以升华,也有利于阻止激情的理想主义蜕变为价值虚无主义。文学在表达理想时,应该持审慎和理性的态度,不仅关注作为“目的”的理想,而且还应该关注表达理想的途径和方式。

社会理论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基本的特质就是“理性化”和由这种“理性化”所导致的“世界的祛魅”( 世界被祛除了神秘性)。现代人指涉的“理性”很大程度上是“计算理性”和“工具理性”,这种“理性”的本质是“理智化”,它所关注的是为了达到某种实际的目标而寻求最有效的手段。而文学对理想的表达不是理智化的过程,只注重“目的”而忽视“手段”的过程性,时常会使文学滑向“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危险境地。美好而纯粹的理想,被任性的“手段”搞得支离破碎、不堪入目,甚至是黑色书写,这些现象在青春写作和儿童文学创作中表现得最为充分。网络文学中的言情、悬疑,甚至是黑色书写,也明显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学要表达理想,就应该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有利于熔铸崇高而阳光的理想,让理想真正成为照亮人类前行的灯塔的光芒。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学表达和书写进行必要的哲学反思,从而保证理想的真诚与纯洁。

面对现代社会特殊的价值处境,现代人不可避免地进行不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如何将这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文学的方式表达成崇高的理想,还需要思考两个前提性问题,即“责任伦理”与“社会正义” 。“责任伦理”与“社会正义”是文学理性表达理想的基石。

“责任伦理”实际上是我们现代人在特定价值处境中的价值立场,也是我们现代人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彰显的基石。“责任伦理”意味着对自我命运的担当精神,意味着敢于直面“时代肃杀的面容”。“责任伦理”要求我们以一种入世的热忱展现出世的情怀,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超越的精神恪尽职守。“责任伦理”最根本的题旨是让人们在这个“祛魅”化的现代社会中,确立独立的、具有尊严的“人格意识”。文学所表达的理想,应该以这样的“责任伦理”为前提性基础,否则理想就会因缺乏真正的内涵而显得空洞、无意义。

“社会正义”也是文学表达理想的前提性基础,社会正义的宗旨是人的自由和解放。“自由”和“解放”是理想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的理想如槁木一般,是缺乏生气的,是不能够表征人类时代精神内涵的。我们时代的主旨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学表达理想就应该契合这一时代主题。而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协调好自由与平等、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就应该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自由的权利。哈耶克认为,程序正义是社会正义观的核心思想,市场分配是社会正义的分配方式,个人自由是社会正义观的价值目标。这些都应该成为文学理性表达理想的思维内涵。正是从这些层面出发,文学所表达的理想才是阳光的、丰盈的,才是灌注生命活力和充满生命激情的,才是既接“天气”“人气”,又接“地气”的。

总之,文学表达理想的时候,应该采取审慎而理性的态度。文学关于理想的表达既要合乎“目的”,也要保证过程性“手段”的正确和有效,更要以“责任伦理”与“社会正义”为前提。这样的理想才能契合时代精神,才能生成理想的磁场,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表征。

(摘编自韩伟《文学应该理性地表达“理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能够通过书写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让读者获得精神动力,而当下的文学丧失了此功能。
B.现代人指涉的的“理性”往往具有功利性,它更多关注的是用最有效的手段实现某种实际的目标。
C.相对于“社会正义”,“责任伦理”更强调理性的价值,对文学中理想的理性表达更有指导意义。
D.文学所表达的理想是接“地气”的,因此个人自由等内容成为文学理性表达理想的思维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观点,然后深入分析,最后总结全文。
B.文章引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化”“世界的祛魅”等概念,旨在论证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C.文章第三段列举了文学创作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强调我们应反思写作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D.文章第六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自由”和“解放”对文学表达理想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个“祛魅”化的现代社会中,文学应该最大限度地吸纳“计算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特点,从而更理性地表达和书写理想。
B.协调好自由与平等、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自由的权利,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C.我们在对文学的理想表达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时,不仅要关注作为“目的”的理想,还要关注文学表达理想时所采用的途径和方式。
D.如果文学创作者在特定价值处境中缺乏价值立场,那么他们在文学中所表达的理想就会因缺乏真正的内涵而显得空洞、无意义。
2022-11-10更新 | 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乡镇之外不仅有流动的江湖,还有山林。既称作山林,便是山重水复、层林密草的自然,这片人迹罕至的清净之地,是归隐修行的好居所,也是佛寺道观的藏身处,所谓名山大川或洞天福地,都是“非社会”的区域所在。

不过,士与大夫、野与朝堂也不是截然二分的。历史上有很多隐士常常以在野之名务在朝之实,而那些身居朝堂的官僚们也并非一味实干,内心里的山林世界也是挥之不去的。因此,中国城市总是遍布着仿效山林的园林美景,总要梦想出一个别离的世界来。这意味着,“中国文化之最高理想,与其最高精神,乃在通天人一内外”,即“人文与自然之和合成体,即人文之自然化,自然之人文化”。看似与日常社会毫无关涉的世界,却将一种恒久的精神力和神圣性注入人的心灵之中,成为道统的依存之所。

秦汉之变对中国传统政治结构的影响至深至远,而经由魏晋到唐宋形成的长时段文化变革,真正开启了山林的时代,士人们将道统的原则转化为可具体开展的自我修为及可完整呈现的世界观和宇宙论,并以此作用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宗教混融、民族糅合、社会流动性极强的时期:一方面,西来的佛教已深入内地,士人甚至皇家贵族的心灵深受洗涤;另一方面,滨海地域天师道教也逐渐兴起。士大夫一改两汉时期的传统形象,开始在自然与名教之间出处进退。一时间,“避世”“清谈”“格义”之风盛行,前有“竹林七贤”,后有“江左名士”,在“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的世俗政治中,创造了一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的独特风范,开辟了一片“崇尚自然、避世不仕”的自在天地。

佛道二教对于士人精神的培植启发了一个崭新的精神时代,即将“隐逸”和“山水”的思想纳入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心性之中。随着汉帝国儒教意识形态的瓦解,经学繁琐僵滞的学风亦受到士大夫的质疑。对于东西两晋南北朝的士大夫而言,因释道二教的流布和融汇,其人格心性之养成强化了“物己融合”“反心内观”的维度。由此,“宗教的传播,亦多倚艺术为资用”,中国的文化史由此进入一个以诗文书画为载体而传承、守持和弘扬道统的时代。

六朝以来,士人精神的内向发展创造性地将孔子思想中的隐逸观与老庄哲学中的自然观结合起来,同时又融汇了从佛教的因缘和轮回概念中演化而成的心性论,从而超越了以往通过祭祀礼仪和神仙信仰而达成的天人关系,开始将山水天地的自然运化置于人性内在的生动气韵之中,为社会文化的神圣性赋予了新的意涵。其中,陶渊明是一位决定性的“范式转换者”。陶渊明的新自然说,要旨在“委运任化”,自然的运化之理乃是一种清醒的意识:既然己身亦为自然的一部分,因而随顺自然,合于自然,而非像玄学家那样服食求长生,或像名教论者那样惜生以立名,才是“神之所以殊贵于形影”之处。这一运化的思想便在调和自然与名教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人性孕生、表达和实现的方式。

由陶渊明开启的士大夫由自然而内观的哲学探索,随后在南朝颇具反思性的文化气氛中逐渐理论化了。道之所存,往往呈现于文学艺术的生发和研习活动中,也体现在随顺于自然造化的生活方式中。在文明史的意义上,新自然说在名教与玄学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这种崭新的自然观和人生境界,使得士大夫阶层不再通过依附传统的贵族身份而获得文化上的地位,也不再通过寄托于外在的神祇和物质来获得超越生命的力量,而是从内心、日常入手,去探寻自然造化与人性深度之间的关联。此种意义上的政道关系当然与西方长达千年的政教关系不同:从人之本身出发,从人参乎天地、寄情山水的角度出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才是中国文明构建自身神圣性的基础。

魏晋至隋唐时期,诗文书画的空前合流,开始孕育出“文人”的概念。文人观的开创者非王维莫属。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或张彦远强调“书画同体”“书画同道”,都旨在说明人文之自然化或自然之人文化过程于表现意义上的同源性。自然,亦为心性,天地造化融会于一心,再呈现出一个恒久的世界来,便成了一种道统的依傍。

然而,山林及山林中的逸民隐士也往往会引来成见和误解:一是认为惟有人踪皆灭的山林才是士人的隐居之地,这是一种自然主义上的避世论;二是认为只有彻底规避社会,断绝与所有人的交往,才能做到一尘不染,顺乎悠游自在的天性,这是一种伦理学上的绝世论。其实,孔子也早就做过这样的提醒。虽然天下无道之时,君子当“卷而怀之”,但之所以要这样做,恰恰是为了改变社会!从这个角度说,世上从来就没有独存的山林,也没有单一的道统。出世和入世、山林与社会总是相伴而生的;士人于乱世中归隐,目的并不在于自我保全,对“人世间”或“人间事”也非闭目塞听。

(摘编自渠敬东《山林与社会》)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林作为“非社会”的区域所在,将一种恒久的精神力和神圣性注入人的心灵之中,成为道统的依存之所。
B.那些身居朝堂的官僚们也并非一味实干,内心里的山林世界也是挥之不去的,因此,中国城市总是遍布着仿效山林的园林美景。
C.秦汉之变和经由魏晋到唐宋形成的文化变革,真正开启了山林的时代,道统的原则转化为世界观和宇宙论,作用于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D.陶渊明的新自然说,使得士大夫阶层从依附传统的贵族身份和寄托于外在的神祇、物质转向从内心、日常入手,去探寻自然造化与人性深度之间的关联。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朝以来,士人精神的内向发展创造性地将儒释道三者融汇结合,为社会文化的神圣性赋予了新的意涵。
B.孔子的提醒意在告诫君子在天下无道之时,当“卷而怀之”,彻底规避社会,避世归隐以求自保。
C.山林文化不是避世和绝世,它与社会总是相伴而生,不能独存。
D.中国的文化史从东西两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一个以诗文书画为载体而传承、守持和弘扬道统的时代。
3.下列选项,与陶渊明新自然说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B.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C.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D.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山林”有哪些内涵。
5.“中国文化之最高理想,与其最高精神,乃在通天人一内外。”请结合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自然情怀”中的任一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3-11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