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禹锡(772-84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1902242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刘禹锡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漾石。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注】①刘禹锡在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春被召回到洛阳(唐代的东都),同年六月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这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②金马门,汉代官门名。学士待诏之处。③铜驼陌,古时洛阳有铜驼街,冠盖云集,繁荣豪华。据说有二铜驼在官外四叉路口,夹路相对,故当时称为铜驼陌。后遂以铜驼陌比喻最繁华的街道。古代有俗语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少年。④省闼,宫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马门”这里以汉代唐,指朝廷,“籍通金马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B.“家在铜驼陌”一句,从注释看,“铜驼陌”可能是虚指,意思是诗人家在洛阳。
C.洛阳的宫中即使是白天,也没有半点尘土,极言宫中冷清,无事可做。
D.“荒街”指街上没有人,只有荒芜的杂草,写出了洛阳城的破败景象。
2.尾联“含蓄蕴藉”,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作①二首(其二)

刘禹锡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②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注]①偶作:题虽为偶作,实为作者在贬谪期间所作。②燕石: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指不足珍贵之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缘物述理,书籍如此之多之乱,唯有专门学识的人方能谙识其中精义。
B.颔联两句譬理深刻,喻指不论路途多么艰险,只要勇于实践,总是能被人征服。
C.“养生”两句,另辟蹊径,别立新意,强调依靠自己而不要事事假手于人或物。
D.本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思,具有哲人的睿智和作者的挚情,极富艺术张力。
2.本诗最后两句意蕴深远。请简要分析其蕴含的情感与哲思。
2023-09-14更新 | 6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①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写了这首《醉赠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②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是典型的酬赠之作,面对被贬多年的朋友,白居易有感而发作赠诗,刘禹锡为此唱和一诗,谓之“酬唱”。
B.白诗颔联诗人感叹自己诗才堪称国手,才华横溢、名重当时,但命运却让人无可奈何,抒发怀才不遇之意。
C.刘诗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况,言明自己虽然屡遭贬谪,境遇堪忧,但时代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
D.白诗语言大胆直白,敢于直言问题,针砭弊病;刘诗语言沉郁中见豪放,用典精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古人酬唱佳作,往往呈现出内容上互相照应,情感上紧密关联的特点,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2023-04-14更新 | 19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

刘禹锡

分忧余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

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

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

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注:①窦员外为窦常,于唐元和七年冬任朗州刺史,次年兼节度判官佐平蛮之略;张十一即张署;元九即元稹。当时,张署初罢澧州郡守;元稹贬为江陵(原楚国都“郢”)府士曹参军;刘禹锡任朗州司马,为窦常属僚。“命柘枝”,指窦常宴客时命艺人跳拓枝舞。②渚宫:春秋时楚国宫名。③甘棠:木名,象征善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窦常为国分忧,处理政事游刃有余,还参加了平蛮的军事斗争。
B.颔联中的“矜”“彩笔”“倚马”“惊鸿”都直接表现了窦员外的才能。
C.颈联写元稹、张署,元稹被贬但前途美好,张署罢郡澧浦但留下惠政。
D.尾联“寒”“落”从触觉、视觉角度再现居所环境,暗示诗人仕途挫折。
2.本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酬和诗,都不失豪放之风。但诗人抒发豪迈之情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本诗内容简要分析。
2022-11-30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