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写景抒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902441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元日

李世民

高轩暖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注:①恭己:恭谨以律己;②丹陛:宫殿的台阶;③穆:温和;熏风:和煦的风;④文:指周文王。

1.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与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都是正月初一春光融融的景象,万象更新。
B.“高轩”“邃阁”“彤庭”“丹陛”等词展现了皇家大院的富丽堂皇,气派非凡。
C.李世民虽平定八方,四海升平,却将森森“霜戟”排列在宫殿之下,随时保持戒备。
D.这首古体诗文辞简约,意境高远,庄正豪放而又理性,显示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2.本诗显示出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充满欢乐,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知识点】 写景抒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亭

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更”两字,在写景中带有议论色彩,秋窗在曙光中泛白,落叶更遭秋风摧残,使情感的沉郁之意更进一层。
B.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采用动静、远近、视听、正侧结合的方法,由“窗”引出所见之景,之后触景生情,引发诗人万千感慨。
C.“圣朝”一词,表面上是对朝廷的赞美,后接“老病”一句,实际是借自身的怀才不遇,表达对当朝黑暗政治的批判。
D.本诗在情感的表达方面,虽然有痛苦与悲切之意,却能做到沉郁顿挫、哀而不伤,在悲痛中显沉雄,在自伤里有浑厚。
2.本诗与杜甫《登高》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04-15更新 | 8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词人被贬黄州。作者有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是篇为“又作二首”之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回忆,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却不记得何时醒来;“风涛”自然引出后文的“雪”。
B.“但令”一句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有异曲同工之妙。
C.“翠袖”二句回忆与太守徐君宴饮席间歌姬的美丽娇艳,表达对醉生梦死的生活的批判。
D.尾句写词人呵着冰冷的手,摇着白胡须,塑造了一位忧思民间疾苦的贬谪官员的形象。
2.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雪晴江上麦千车”的妙处。
2022-10-22更新 | 7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
B.“数枝雪”,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又用雪来借代梅,突出梅之洁白。
C.“胜绝,愁亦绝”,这两句中的“绝”字重叠、就更加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
D.景愈美而愁愈甚,致使词种主人公“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更衬出了悲愁的深度。
2.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俞陛云认为最后三句“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最为擅胜(意蕴丰富,技法巧妙)。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2-02-19更新 | 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