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24 题号:190760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主流媒体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主战场、主平台,在深度融合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同频共振。

智媒时代,万物互联,众多文化生产机构移步互联网。主流媒体肩负着意识形态宣传、舆论引导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等多种职责,是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主体。

作为时代发展与变革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以报社、电视台等为主的主流媒体拥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如《西南联大》《国家宝藏》等深受公众喜爱的高质量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文化再创作和文化再生产的素材,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互联互通。经过合法授权后,可由其他文化生产机构进行二次创作,拓展公众文化消费新场景,使文化资源的数据价值得到更大发挥,文化在再创造和再生产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作为文化资源的连接者,主流媒体亦能依托档案馆、纪念馆等保存的珍贵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节目制作的内容和形式,推出更多数字文化精品,使中华文化起来。《唐宫夜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破圈传播,便是很好的经验借鉴。正如费孝通所说:文化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这种种子保留在里面。文化既要在新的条件下发展,又要适合新的需要,这样,生命才会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流传。

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需要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有线电视网络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文化专网是宣传文化界的新基建,是主流媒体尤其是广电主流媒体需要积极建设的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

主流媒体可以利用VR、AR、全息成像等技术制作沉浸式视频、互动视频等新兴文化样态,以云视听”“云体验为抓手连接公众的指尖文化感知,实现广电媒体从二维屏幕立体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应用。善用技术有利于主流媒体在文化数字化中成为枢纽中心,连接文化,使文化资源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更加具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文化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一出群像戏而非独角戏。深度融合中的主流媒体是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排头兵。在文化数字化的进程中,主流媒体应该顺势而为,建立文化传播网和文化传播治理网。一方面,打通原始文化资源数据、用户数据、智库数据以及政务数据,将各层级媒体资源库的数据孤岛联通,通过数据增值为文化内容赋能。另一方面,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互联网平台、学校、城市广场、农家书屋等场景连接中提高文化数据供需匹配度。这既能发挥文化数字化的社会价值,又能通过数字资源变现,从而给媒体产业带来新的经济价值。

综上,主流媒体赋能文化数字化,以高质量文化数字内容丰富中华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依托自身传播能力以及传播体系的现代化转型,能够在观念创新、技术善用、内容生产等维度为文化数字化添加新动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

(摘编自陈笑春、孙海龙《主流媒体赋能文化数字化》)

材料二:

20225月,国家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一份关乎国家文化数字化全局的战略部署。

以阶段性来说,《意见》立足前后相续,步步为营。其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要着力实现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上新台阶和形成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等五项近期目标;到2035年,则要实现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明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和中华文化数字化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等中长期任务。

就整体性而言,《意见》强调综合施策,全程发力。其涵盖了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领域,意在供给侧发力,激活各类文化资源且贯通各部门各行业,贯穿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从关联性上看,《意见》注重内外打通,彼此赋能。世界文明因互鉴而多姿多彩,文化数据因关联而增值赋能。以往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即各部门诸单位都藏金砖,却不能聚成金山,缺乏有机深度的关联融合。2021年,文旅部发布实施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文化赋能。具体到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就应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打通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从而构建起一套由国家主导的文化大数据体系,新为旧所融,旧因新而活,实现彼此所蕴含价值的极大化、再发现乃至聚合效应。

有学者认为,该战略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为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提供文化与科技动力。

(摘编自王学斌《文化数字化任重而道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智媒时代,主流媒体要发挥公共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作用,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B.主流媒体拥有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其他文化生产机构可自由利用其素材进行文化再创作,这样可以使其数据价值最大化。
C.主流媒体要善于利用VR、AR、全息成像等技术,连接“文化”与“人”,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获得“沉浸式”的参与感。
D.《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不仅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为创新推进国际传播等提供了文化与科技动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宫夜宴》的成功“破圈”充分表明:文化既需要以珍贵的文化资源为种子,也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发展,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B.文化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流媒体应联通各层级媒体资源库的“数据孤岛”,匹配各种应用场景,突出文化数字化的经济价值。
C.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坚持前后相续、步步为营的原则,国家在“十四五”时期以及2035年分别设置了中期目标和最终目标,科学合理。
D.《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文化赋能”,强调要打通各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使其能有机深度的关联融合,进而实现聚合效应。
3.下列选项,不属于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一项是(     
A.2022年曲江新区推动西安城墙与腾讯云产业强强联合,建立“长安IN”文旅数字平台,以创新文旅附加产业的应用方式,实现区块链技术为线下景区赋能。
B.广州大剧院携手华为打造“5G智慧剧院”,利用“5G+云+AI”等科技手段赋能传统舞台艺术,使传统舞台艺术拥抱“云演艺”,让观众享受沉浸式体验。
C.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提出“102项工程”,提出推进国家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D.浙江南浔古镇完成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景区5G、Wi—Fi信号、视频监控无死角和全覆盖,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建有7个智能急救站,游客满意度达100%。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文化数字化,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5.请根据材料一概括主流媒体赋能文化数字化需要着力于哪些方面?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光辉的节日来之不易。一百多年前,处在受压迫、被剥削地位的工人阶级高唱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最终获得了工人阶级具有伟大象征意义的胜利。如今的世界,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世界;如今的中国,更大大不同于百年前的中国。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斗转星移间,劳动这一人类独有的改变世界的社会活动,也在发生着乍看浑然不觉、细看非同小可的变化。然而,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无论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劳动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劳动者的创造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③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就业难、失业率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种种难题,更需要依靠广大劳动者的艰苦努力。

④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后,便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求独立、求解放的战争年代,在谋幸福、谋富强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的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以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当前,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无论经济社会面貌如何改变,无论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何种程度,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如果说过去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推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赢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那么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奉献与奋斗,更关系到国家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亿万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⑤回首过去,中国几千年来就是靠劳动书写辉煌,改革开放也是靠劳动拼出来的;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着眼当下,在新常态下更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继续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为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⑥时代在这里回响,中国梦世界梦在这里交汇。铭记历史,为了开创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将一起携手,共同缔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新时代。

(摘编自辛俭强《见证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力量》)

材料二:

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②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经济学家科斯曾感叹: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正是这样的勤奋,使中国取得了天翻地覆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的美好未来不会从天而降。脱贫攻坚、深化改革的实践,绿色中国、制造强国的愿景,都得靠劳动的双手来托举。

③社会进步,靠劳动驱动。工厂车间里毫米、微米级的精细打磨,基层岗位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实验室里更高更快更精的刻苦攻坚,无不是劳模精神的现实写照。石油精神、红旗渠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动者为中国人点亮了灵魂的灯塔。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从城乡面貌,到衣食住行,知识与创新将成为臂非加长而见者远”“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的重要力量。精神为劳动注入灵魂,知识为劳动提高品质,劳动者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脚步将愈发从容坚定。

④个体的梦想,靠劳动实现。时下,有人把躺着挣钱”“天上掉馅饼当作人生愿望。殊不知,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更没有经济增长与财富积累;而脱离了劳动的人,只会失去活力,失去与社会的联系。有人说,幸福不是唾手可得,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而劳动的汗水,是浇灌出幸福硕果的必要前提。

⑤当然,号召辛勤劳动,不等于容忍无所顾忌地加班;鼓励奋斗拼搏,不等于容许肆无忌惮地侵犯休息、健康权益。维护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让劳动者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劳动的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时下的我们,使命在肩,心怀梦想,唯有以劳动作为人生的基调,方能唱响新时代的壮丽乐曲。

(摘编自田卜拉《中国奇迹,靠劳动抒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百多年前,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并取得胜利,这个胜利为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奠定了基础。
B.人类所有的进步成果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国工人阶级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都是主力军,书写了时代的传奇。
D.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劳动者创造了中国奇迹,为人类历史书写了当今世界上最为传奇的篇章。
B.劳模的精益求精、刻苦攻坚、奉献牺牲的精神,是中国前进的灯塔,也是动力。
C.将个体的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个体的劳动更具价值,个体的梦想更具意义。
D.号召辛勤劳动,鼓励奋斗拼搏,不是要求劳动者无私奉献,而是将利益最大化。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劳动创造历史”观点的一项是(     
A.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B.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
C.1957年,安东机械厂是一个小修理厂,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工人们土法上马,失败一次再试一次,终于成功研制30马力单缸轮式拖拉机。
D.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用自身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奋斗史,智力劳动创造精神文明,体力劳动创造物质文明。一旦停止劳动,人类文明将被终结。
4.把下面的事例作为材料二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金融扶贫帮助老区百姓致富的李二国,深耕计量检定领域30多年、专利超百项的黄金娟,与挤揉刮甩的抹灰工艺较劲、技冠全国的许纪平,他们之所以受到表彰,就是因为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以劳动定义人生的坐标。

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2-03-04更新 | 1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奏响了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凝聚起“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各地奥运健儿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撒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激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一起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舞台上,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张开热情的臂膀,展现出更为开放自信的风采。赛场内外,有全力比拼,更有温暖互动,书写了一幕幕动人篇章。

与团结和友谊同行

与奥林匹克同行,感受赛场精彩的同时,也是在感受团结和友谊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我们应该牢记奥林匹克运动初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我们应该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赛场内竞争激烈,彼此激励;赛场外拥抱祝福,互相尊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时,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对梦想的追求,鼓舞着每名运动员追求卓越的雄心;比赛中全力拼搏,赛场外的友谊之花更为鲜艳。

体育的语言超越国界,真挚的交流打动人心。速度滑冰赛场,中国队小将阿合娜尔·阿达克冲过终点线后,向同组出发的49岁德国老将佩希施泰因伸手表达敬意。

冬奥赛场上,各国各地区运动员书写的冰雪故事超越胜负,带给人们更多感触。“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努力拼搏,才站上冬奥会的赛场,所有的运动员都应该彼此尊重。”尼斯卡宁说。

一个个感人时刻,搭建起团结友谊的舞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交的桥梁,“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熠熠闪光。

中国文化展现独特魅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好!”红彤彤的问候,出现在冬奥会开幕式晶莹的冰面上,这是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传递的友谊。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冬奥舞台上与世界共享。中国民俗、中国文字、中国熊猫、中国美食……中国文化带来不同凡响的体验与惊喜,以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赢得了四海宾朋的喜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世界打开了又一扇观察中国的窗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弹奏出一曲和谐动听的旋律。

奥林匹克之光与古老深厚的中华文化交相辉映,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更多色彩,也给百年变局中的世界注入了更多前行动力。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次如期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见证了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的新标杆,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饱满热情和不懈努力。

虎年新春,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老虎象征着力量强大、生气勃勃、勇气十足、坚韧不拔、果敢无畏。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面对前所未有之挑战所需要的品质。”

冰雪激情与中国元素和谐相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中国风格与奥运风采美美与共……一个从容自信的中国正阔步前行,以开放、包容、共享、合作的姿态,表达“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美好瞩望。

命运与共,一起向未来

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相聚“双奥之城”,虽然语言、文化、信仰不尽相同,但胸怀同样的梦想在赛场拼搏,为奥运史册留下全新的传奇故事。北京冬奥盛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重要力量。

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重要时刻,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说:“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所以我们提出了‘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口号。”

一起向未来,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展开了全新的华彩篇章。这是北京冬奥会奉献给全世界的礼物,带着对友谊与和平的祝愿,带着对梦想和希望的追求,长留记忆,生生不息。

(选自2022年4月人民日报《奏响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

材料二: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追求。回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绝伦的体育比赛与优异的运动成绩,也不仅仅是城市在物质层面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对人自身全面发展、对社会和谐进步、对世界和平等更高层次理想的关注与实践。

早在古希腊奥运会时人的和谐发展便成为奥运会发展的主题,形成了以“和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人体健美”和“奋进”为主要内容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吸收了这些古奥运思想,摒弃了古奥运会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排外特征,使奥运会成为包容、开放的和平友谊盛会。他明确提出了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最基本的目标;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他还说,体育竞技的目标不是要造出健壮的“人形动物”,而是培养和造就像古希腊人那样身心协调发展的、完整而健康的现代人格。

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顾拜旦从古奥运会遗产中得出了体育竞技应是身心和谐发展的结论,从而彻底否定了世俗所认为的体育竞技只是“身”的一元文化的观念,确定了新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正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奥林匹克圣火下,参加体育竞技不仅是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竞技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因此,通过竞技运动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核心内涵所在。

奥林匹克运动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集中体现为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奥林匹克竞技是以竞争为前提的,但竞争不是无序的和盲目的,所有竞争都有严格的制度,所有参加者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项竞赛都有细致而严格的评判标准,对场地、器材有统一的要求,使双方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技术、战术、体能、智慧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这些方面均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人文价值。

促进不同国家、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是奥林匹克运动国际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并不仅限于促进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它还对人类总体社会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进行着更积极的思考。

《奥林匹克宪章》说:“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不需要翻译、解释,人们便可以自由地交流。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分肤色、种族、贫富、宗教信仰,在统一的规则下,紧张激烈而又公正友好地竞争,这种大规模的群众互相接触,互相了解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理解与沟通环境。

(摘编自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有激烈竞争、全力拼搏、追求梦想又有彼此尊重、互相鼓励,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B.奥林匹克运动是包容、开放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融入诸多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观察中国,让东西文明交流互鉴。
C.奥林匹克运动从古希腊时就追求精彩的运动与优异的成绩,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展现了公平、开放、包容的精神。
D.奥林匹克运动的前提是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是有序的、有制度保证的,是双方在公平条件下进行的综合较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及开幕式展现出来的很多品质是我们今天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所需要的品质,如坚忍不拔、果敢无畏等。
B.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奏响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这比激烈竞争更能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办初衷。
C.现代奥运完全摆脱了古奥运会崇尚的体育竞技只是“身”的一元文化观念,强调通过竞技运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现代奥运能够促进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但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建设公平和谐社会、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奥运人文价值的一项是(       
A.北京2022年冬奥会设立了“和平之光”休战壁画,供各国参赛运动员签名。
B.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备了超高速摄像机、电子眼裁判,让比赛更公平公正。
C.北京冬奥村中的送餐机器人与可控制升降电动床等高科技产品令人惊喜不已。
D.五战冬奥的老将说: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拥有夺冠的雄心,就一定能够做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依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北京冬奥会在体现奥运人文价值方面所做出的中国贡献。
2022-06-18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展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其中二十四节气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是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中国的传统节日还与月亮的运行有关,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望日即每月十五,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中国人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表达了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追求。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反映了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方式,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人们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例如,“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等。

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在现实中却有着巨大的文化反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名存实亡。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中秋节就是月饼,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当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其文化内涵被掏空,节日氛围也将日益稀释,那么,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就变得单薄苍白了。

与传统节日式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当然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围。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洋节”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要的。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惯性地以“法”和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在缺乏文化自觉的状态下复兴传统节日,“法定”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

(《尴尬的传统节日》仲富兰,有删改)

材料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方法,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出席本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选自《科技日报》记者 游雪晴)

材料三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的第三句说的是惊蛰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自此,大地开始变得有声有色。唐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必不可少的是一些民俗活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崇奉惊蛰的节气神“雷神”。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雷神的招贴画,摆上供品,或者去庙里燃香祭拜。有的地方还会出门擂鼓,因为鼓声与雷声很相似,这也是对“祭雷神”的一种呼应,核心意义还是祈求吉祥。在浙江宁波,农户在这天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的仪式。此外,各地也有“炒虫”习俗,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如今,农耕方式的改变,节气基本名存实亡,将来节气很可能会变为文化遗产存于书面记载之中。

(取材于“惊蛰”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B.二十四节气在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体现了在农耕文明中生产与劳作的重要性。
C.中秋节、元宵节是与月亮有关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定在望日,表达了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
D.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数字相叠,读起来顺口,便于人们思维与记忆。
2.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赤壁赋》中写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七月既望”,点明苏轼游赤壁是在农历七月十六日。
B.当文化内涵被掏空,只剩下“吃”的文化时,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自然变得单薄苍白,说明人们的追求已经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C.“洋节”日益火爆,离不开媒体和商家的推波助澜,因而民众只要联合起来,一致抵制媒体和商家的炒作,就可以从根源上拯救传统节日。
D.从文化渊源角度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与之相比,在缺乏对西方文化认知的中国,所谓的“洋节”应该处于劣势。
3.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遗名录B.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C.农业气候历——二十四节气D.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
4.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惊蛰”节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歌》的第三句说的是“惊蛰”节气,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它和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同属春天节气。
B.“惊蛰”为每年阳历的3月5日或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的“二月节”是指农历,二者在时间上并不矛盾。
C.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为此创作了很多谚语和诗歌,这些创作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D.“惊蛰”这一天,各地的民俗活动,无论是“祭雷神”,还是“炒虫”,都表达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灭虫除害的美好愿望。
5.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节日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并从角度出发,在上述材料提到的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惊蛰节气除外),谈谈如何对该节日加以传承。
2023-05-08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